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胡善祥因賢而得頌,爲什麼會被廢黜?

胡善祥因賢而得頌,爲什麼會被廢黜?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是個盛產奇葩帝王的時代,也是個擁有四位廢后的時代。明宣宗的原配皇后胡善祥就是明代一位廢后,她曾多次引得天下譁然。那麼,這樣一位因賢而得頌的皇后,爲何成爲了這樣的一位“不幸者”呢?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一 、以賢聞名的一代皇后

永樂十五年(1417),皇太孫朱瞻基達到了適婚之齡。婚姻本就是人生大事,更別說將來還極有可能成爲帝王的皇太孫之婚。故而在一番精挑細選之後,擺在朱瞻基面前的選項還是有兩個:一個是年紀輕輕就以賢聞名的濟寧胡榮之女胡善祥,一個是早就被接到仁宗張皇后身邊並由其親自教養的河南永城孫忠之女孫氏。且相比於胡善祥,孫氏還有過人的美貌。

胡善祥因賢而得頌,爲什麼會被廢黜?

因爲張皇后十分喜愛孫氏,且孫氏又有令朱瞻基心動的容顏,一開始不少人都更看好孫氏。但皇太孫之妃的位置最終落到了胡氏頭上。對此,不僅孫氏的家人哼哼唧唧地表達不滿,民間也頗有不解。因而後來爲解釋胡氏的當選,民間還有了類似“胡氏所居的小樓每早上都有紅白氣煙的繚繞”,“司天奏星氣見奎婁,當在濟河間求之”等帶有神祕色彩的說法。

這些奇妙的說法大抵不太靠譜。但縱觀明代擇後,我們不難發現“賢”這一點是被放在“豔”之上的。譬如《明史》稱頌馬皇后其“賢,同於唐長孫皇后”,徐皇后“賢德”,吳皇后“賢淑”。因而以賢聞名的胡氏成了皇太孫妃,孫氏成了皇太孫嬪,應當並非源於什麼神異,而是明代有“選賢不選豔”的傳統。

永樂二十二年(1424),明仁宗朱高熾繼位,胡氏成爲皇太子妃。次年,即洪熙元年(1425),明宣宗即位,胡氏即升爲皇后。但胡氏身份地位的上升也伴隨着她與朱瞻基感情的淡化。這爲後來她成爲明代第一位廢后埋下了伏筆

胡善祥因賢而得頌,爲什麼會被廢黜? 第2張

二、胡氏被廢與孫氏新立

前文提到,相比於胡氏,孫氏是美豔之人。且她爲人還非常圓滑,擅長逢迎,十分討朱瞻基喜歡。因而當風流成性的朱瞻基對結髮妻子胡氏逐漸失去興趣之後,在孫氏的挑撥下,毫不知情亦毫無過錯的胡氏一下子就走到了被廢的邊緣。

朱瞻基也清楚要廢除並無過錯的賢后胡氏不容易。所以在廢后前,他先向太后提出要給已爲貴妃的孫氏破例授予本屬於皇后的金寶。念在是兒子親自求情,孫氏又頗如自己心意,張太后欣然同意授予金寶。孫氏遂成爲明代第一個擁有金寶的貴妃。

隨後,覺得時機差不多的孫氏再給廢后一事添上一把火 ,攛掇明宣宗以胡氏“未有子,又善病”爲由將其廢黜。用“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作例證,這個廢后的理由乍一看好像沒問題。可實際上,胡氏並非沒有生育能力。在被廢黜前,她已爲皇家添了兩位後代,只不過都是公主。反觀孫氏,她在胡氏被廢前也只生下了一位公主。但爲了徹底扳倒胡氏,孫氏暗中抱走了一位宮人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

所以當明宣宗決意以此理由廢黜胡氏後,不僅張輔、蹇義 、楊榮、楊士奇等朝臣力爭不可,民間也再次爆發如當年胡氏被立爲正妻時的疑惑,“天下聞而憐之”。可宣宗心意已決,胡氏又是個無慾無求的大度性格。因而胡氏最終無奈自請遜位,成爲明代第一位廢后。而孫氏在不久後就成爲新後,並穩坐此位直至去世。

胡善祥因賢而得頌,爲什麼會被廢黜? 第3張

三、被廢之後的青燈生涯

在孫氏以新後身份耀武揚威之時,孤身一人的胡氏顯然是無法自保的。但她意外地得到了張太后的保護。對此我們也難以定性張太后到底是真心疼毫無過錯卻被廢的賢惠胡氏 ,還是在爲自己向來偏愛的孫氏彌補過錯。總之,胡氏得到了張太后的保護。甚至每逢朝廷宴席,胡氏的座位都被張太后安排在已爲皇后的孫氏之上。

對於廢后胡氏的地位,孫氏自然是十分惱怒的。可保護胡氏的又是張太后,孫氏也是敢怒不敢言。直到正統七年(1442)張太后去世,胡氏亦於次年去世後,孫氏才“報了仇”:脅迫羣臣以嬪禮安葬胡氏,而非後禮,並諡“靜慈仙師”。直到明英宗在得知孫氏並非自己的生母,且胡氏是被孫氏算計而無辜被廢后,胡氏才恢復了該有的皇后位份,並被追諡“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

從遠近聞名的一代賢后,到無辜被廢,枯守青燈的靜慈仙師,即便最後平冤昭雪,頂着“明代第一廢后”之頭銜的胡氏恐怕心裏也還是有着鬱結。但淡然如她,不爲皇后或許也是一個好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