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歷史上的劉娥真的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嗎?唐宋之間的臨朝稱制有什麼差異?

歷史上的劉娥真的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嗎?唐宋之間的臨朝稱制有什麼差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劉娥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提到劉娥,可能大家有些陌生,但是提到“狸貓換太子”這個典故中,那個拿了剝皮狸貓換了李宸妃所生嬰兒的劉妃,很多人想必恍然大悟:噢!原來是她!

那些年我們聽過的《狸貓換太子》故事

《狸貓換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背景是發生在宋真宗後宮中劉妃爲了爭奪後位,用剝皮狸貓換掉了李妃所生的男嬰。劉妃後來生了個男嬰,登上後位,而李妃因生下妖孽被打入冷宮,後被宮人救出宮。多年後,劉皇后所生孩子夭折,真宗無子,立了他八皇兄之子(實爲當年被換走的皇子)爲太子,即後來的宋仁宗趙禎。

流落民間的李妃遇上了包拯,在包拯的徹查之下,當年狸貓換太子的真相大白,李妃與仁宗相認,而劉妃陰謀敗露自盡身亡。包拯在這案中立了大功,仁宗任命他爲宰相。

歷史上的劉娥皇后真如故事中一般嗎?

歷史上的劉娥真的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嗎?唐宋之間的臨朝稱制有什麼差異?

小說裏的劉娥狠心、不折手段,那麼歷史上的她又是怎麼樣的呢?

劉娥的祖父是後晉、後漢時期的大將軍,父親是太祖時期的嘉州刺史,只可惜父母早亡,劉娥成了孤女寄人籬下。長大後,她成爲了一名歌女。

在認識趙恆之前,劉娥早早地嫁給一個銀匠龔美爲妻。後來因故被推薦給了還是韓王的趙恆。趙恆十分喜愛劉娥,但宋太祖不滿劉娥的出身,將劉娥趕出了王府,另外爲趙恆賜婚。趙恆將劉娥“金屋藏嬌”,安置在一處,不時前往私會。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趙恆(真宗)即位,劉娥被接進宮,公元1004年,冊爲四品美人,之後接連晉封至德妃。

公元1007年,真宗原配郭皇后去世,仁宗欲立劉娥爲後,遭到羣臣反對:

劉娥出身微賤,不可以爲一國之母。

除了這個原因,還因爲劉娥受寵多年,未能誕下子嗣,這也使得仁宗沒有說服羣臣的好理由。公元1010年,真宗寵幸了劉娥宮中的宮女李氏,懷上了真宗唯一的皇子,對外,這個孩子算在劉娥的名下。憑藉這個孩子,羣臣再無力阻撓真宗立後,公元1012年,劉娥被冊立爲後。

這是歷史上真實的“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原型,只不過歷史上的李妃並未被打入冷宮,而是又生了一個女兒,憑藉着兩個孩子,以及爲真宗冊立劉娥爲後做出的貢獻,李氏被晉封爲婉儀,在仁宗即位後,劉太后晉李婉儀爲順容,遷往真宗永定陵守陵。

歷史上的劉娥對待仁宗是視如己出,也未曾對李氏下毒手,相反,作爲真宗一生最信任和寵愛之人,她在李氏後面的晉封之路上,也沒少出力。即使李氏去世後,她給予哀榮依然很高,臨終前將其冊封爲宸妃下葬,更是用水銀保養其屍身,帽子和衣服和皇太后一樣,足見安排之人的用心。

劉娥:宋朝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主

歷史上的劉娥真的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嗎?唐宋之間的臨朝稱制有什麼差異? 第2張

公元1022年,宋真宗駕崩,此時的太子趙禎年僅12歲,因其年幼尚不能理政,故尊遺詔:“軍國重事 權取皇太后處分。”劉娥就成爲了宋朝開國以來,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主。

翻閱一些史料,我們會發現,這個我們不太熟悉的劉娥太后,竟與呂后、武后並稱:

“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這個評價可以說非常高了,那麼劉娥臨朝誠摯期間做了什麼,能留下這麼不錯的評價?

1、結束了“天書運動”。“天書運動”簡單說來,就是宋真宗自導自演的一場,與士大夫共同“粉飾太平”的戲碼。這場長達十餘年的事件,導致了北宋朝政混亂,無心革新。劉娥臨朝稱制後,將這場近乎病態的“文化狂歡”結束掉。

2、結束黨爭。劉娥自己也是從黨爭之中波爬滾打上位掌權的,所以她深知黨爭的利弊。故令人收集信息,清楚朝中人脈關係網,平衡各黨派的勢力關係,避免了朝臣們結黨營私,影響朝政。

3、主持發行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是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有利於商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一些有利於民生的事,劉太后也做了不少,在她臨朝稱制時期,爲後來的“仁宗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劉娥臨朝稱制看唐宋女主臨朝稱制的差異

歷史上的劉娥真的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嗎?唐宋之間的臨朝稱制有什麼差異? 第3張

臨朝稱制由西漢呂后所開闢,而我們比較熟悉的女主臨朝稱制有西漢王政君王太后、東漢鄧綏鄧太后、唐朝武則天武后等等,尤其是唐朝武則天留下的影響,讓後來的宋朝對女主幹政、臨朝稱制防範得更加嚴格。

但由於特殊情況,宋朝依然出現了女主臨朝稱制的情況,從劉娥開始,北宋一朝出現了好幾位女主幹政、臨朝稱制的情況,比如英宗的皇后高氏、哲宗的皇后向氏,都曾臨朝稱制,但其中的原因各不相同:

比如劉娥臨朝稱制,因爲真宗崩逝時,仁宗趙禎才12歲,真宗留下遺詔令劉娥:軍國重事“權取”皇太后處分;宋神宗皇后向氏,因迎立端王趙佶(即宋徽宗)爲帝,故宋徽宗主動要求向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宋仁宗皇后曹氏因英宗身體不佳,無法料理朝政,曹太后垂簾聽政直到英宗身體康復後撤簾。

雖然原因各不相同,可我們縱觀下來看到,北宋女主幹政、臨朝稱制的人數不在少數,卻沒有出現像唐朝武則天那樣直接稱帝,或者像韋后那樣鬧得滿庭風雨的地步,唐、宋之間的臨朝稱制究竟有什麼差異呢?

歷史上的劉娥真的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嗎?唐宋之間的臨朝稱制有什麼差異? 第4張

1、宋朝從建國以來,採取的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方式,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后妃臨朝的權力。宋朝重文輕武,賦予士大夫的權力也較高,而這些士大夫有時候連皇帝的面子都不給,何況是臨朝干政的后妃,只要他們覺得你有不軌企圖,怕是冒死進諫。而且皇帝一旦成年,若是臨朝稱制的太后眷戀權力,不肯還政,他們會形成一股壓迫性勢力,迫使母后撤簾歸政。

2、唐朝的后妃們,出身高門世家的比比皆是,前朝後宮關聯甚密;而宋朝的后妃們,普遍家世都不高,大多數是中小世家出身,甚至也有平民出身,比如咱們前面的主角劉娥,孤女出身,直到被冊封爲德妃後,才認了她疑似“前夫”的銀匠龔美爲哥哥;神宗的向皇后,曾祖父雖是宰相,但她的父親只是青州知府。

3、限制外戚勢力。唐朝時期,外戚勢力往往能與后妃相呼應,這樣一來,內外勾結,極爲容易讓兩股勢力擰成威脅皇權的威脅。宋朝在這方面就與唐朝不同,對外戚勢力的防範可謂十分嚴格:禁止朝臣外戚進入後宮,同樣的后妃也不能隨意出宮會見外戚,這樣一來,將雙方溝通的橋樑切斷。同時對外戚的官位權力限制也頗多,不能擔任重要職位,不能掌握兵權,尤其不能擔任二府(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宋朝中央決策機構)要職。

權力是個好東西,一旦沾染上都很難避免的會眷戀不捨,包括劉娥在內的宋朝後妃們也不例外。但若是能很好的在其他方面做好規範和限制,讓后妃干政、臨朝進入到一個良性的軌道中,那會讓更多有才能的女性走到臺前,做出一番良好的政績,成爲皇權和朝代發展的助力,未嘗不是好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