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一個真正改變大清歷史的女人,你知道她是誰嗎?

一個真正改變大清歷史的女人,你知道她是誰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61年,年僅31歲的咸豐帝,帶着遺憾離開了人世。面對滿目瘡痍的江山,想到即將繼位的兒子只有六歲,咸豐帝臨死時,特令肅順等八人爲顧命大臣,輔佐幼主處理政務。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但在咸豐帝病逝後不久,慈禧便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宮廷事變,奪取政權,自此開啓了“垂簾聽政”的時代。而在這簾帳之後,除了慈禧太后外,還有一個人卻鮮爲人知,她就是東宮太后慈安。這時,雖然是東西兩宮太后共同垂簾聽政,但執掌權力的卻是慈安太后。

受封皇后

一個真正改變大清歷史的女人,你知道她是誰嗎?

由於慈禧在晚清的政壇中過於耀眼,在部分影視作品中,慈安太后雖然忠厚老實,但卻是一個缺乏政治眼光、懦弱無能的傀儡太后,可事實並非如此。

慈安太后,是滿清鑲黃旗鈕祜祿氏,世代皇族貴胄。咸豐帝還是皇子的時候,慈安就開始侍奉他。等到咸豐繼位後的第二年二月被封爲貞嬪,五月便晉封爲貴妃,六月就立爲皇后。

慈安太后生前沒有子嗣,但卻能夠憑藉咸豐的喜愛與信任,在四個月內由嬪連升四級成爲皇后,堪稱太清歷史上晉封速度最快的皇后。

據史料記載,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咸豐帝就帶着後宮的嬪妃跑到了熱河行宮避難。面對外國侵略者的欺侮,咸豐帝在熱河行宮裏的脾氣非常差,經常拿宮女太監出氣。而且還自暴自棄的,給自己提了一塊匾“且樂道人”。

熱河行宮

看到皇帝如此泄氣,大臣們都紛紛前來勸解,但又都被罵了回去。只有慈安,聽聞此事後前來勸解咸豐,才把匾摘了下來,情緒也變得慢慢的穩定下來,不再責罵宮女太監。原文記載“妃嬪偶遭譴責,皆以中宮調停,旋蒙恩眷”。

可見,慈安太后在咸豐帝的心中有多重要。

臨危受命

咸豐去世的時候,由於慈安膝下無子,不得不立慈禧的兒子載淳爲太子。但爲了大清的基業不至落於他人之手,咸豐在臨死前對自己的妻子慈安,做了重要的安排。

這從他當時,所做的三項人事安排裏,可以看出:第一件,立皇長子載淳爲皇太子;第二件,命御前大臣載垣、肅順等人爲顧命大臣;第三件,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代表母儀天下的權利。朝中重要諭旨,都要蓋有慈安太后“御賞”印章和皇太子載淳“同道堂”印章,才能生效。

這等同於,咸豐帝是把皇太子載淳託付給了自己的妻子慈安太后。

改變政局

咸豐帝駕崩後,太子載淳繼位,年號同治。這時,二十五歲的皇后鈕祜祿氏被封爲母后皇太后,徽號慈安,而皇帝的生母懿貴妃被封爲聖母皇太后,徽號慈禧。

按照咸豐帝的安排,幼主登基後,八大臣盡心輔佐,慈安太后可掌管後宮並監理朝政。這樣的安排本是極爲妥當的,但八大臣自視位高權重,對年僅六歲的皇帝和兩個二十多歲的太后,不放在眼裏,時常做出狂悖之事。

這對於熱衷於權勢的慈禧來說,卻是個機會。慈禧痛哭流涕的跑到慈安太后面前,控訴八大臣的罪狀,並希望慈安太后出面主持大局,扳倒八位輔政大臣。

聽到慈禧的話後,慈安太后有些猶豫。這對於久居深宮,從不過問朝政的慈安太后來說,一時間竟不知道如何處理。但想到咸豐臨死前的託付,爲了不讓大權旁落,慈安太后同意了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宮廷事變的建議,一舉拿下了八位輔政大臣。

從此,東西兩宮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史書上記載:“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這樣兩宮太后的配合下,清朝後期出現了一個政治穩定的時期,史稱“同治中興”。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光緒七年,慈安太后爆崩於鍾粹宮中。從此兩宮太后共同聽政的局面宣告結束,慈禧太后逐漸將權力聚於自己一人之手。

慈安太后比慈禧厲害的地方在於,她纔是先皇咸豐欽定的託孤之人。如果沒有慈安太后的幫助,慈禧是不可能走上晚清的政治舞臺的。或許即使走上去,也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歷史了。但由於慈禧太后的光芒太過耀眼,反而卻很少有人提起慈安太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