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北宋有哪六位皇后臨朝聽政?如何防止外戚專權?

北宋有哪六位皇后臨朝聽政?如何防止外戚專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北宋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自秦以來,外戚專權西漢有呂后專權,漢昭帝漢宣帝時期霍光專權,西漢末期王政君在位61年,直接導致外戚王莽專權,代漢建新。到了東漢時期,外戚專權越演愈烈,外戚專權與宦官爭權貫穿了大半個東漢歷史,漢安帝時期的鄧太后,漢靈帝時期竇太后,漢少帝時期何太后,每一次皇太后聽政都有外戚專政,造成殺伐不斷,最後葬送了東漢。

到了唐朝武則天時期,更是將外戚專權達到了頂峯,武則天直接走向臺前一步登天,貴爲女皇。外戚專權最爲狠毒當屬北魏時期,馮太后和胡太后竟然分別殺死了皇帝,真是被權力矇蔽了雙眼,六親不認。我國曆史上有一個朝代有曾有六位皇后垂簾聽政,但是都沒有引起外戚專權這種現象,它是哪個朝代呢?這就是北宋王朝。

北宋是我國曆史上經濟最發達,文化最繁榮的朝代,享國167年,共傳9位皇帝,北宋之所以取得這樣巨大的成就,與其朝綱穩定是分不開的,特別是沒有歷朝歷代的所發生的外戚專權事件。北宋一共有6位皇后臨朝聽政,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皇后?

1.宋真宗皇后劉娥是北宋第一位臨朝聽政的皇后,她垂簾聽政11年,政績顯著,在執掌大權的情況下並未稱帝,而是將皇位還給了宋仁宗,贏得了“有呂武之才,沒有呂武之惡”的讚譽,她建立了完整的垂簾聽政制度,爲後世聽政的皇后立下了規矩和楷模。劉娥被稱爲一代賢后,慈禧太后將她看作最崇拜的偶像。

北宋有哪六位皇后臨朝聽政?如何防止外戚專權?

2.宋仁宗的曹皇后是第二位垂簾聽政的皇后,她保衛皇權,輔佐新君,嚴於律己,是北宋一代賢后。3.宋英宗趙曙皇后高滔滔更是自覺抑制外戚高家,拒絕給自己高氏家族封尊號,被後世人稱讚“女中堯舜”。4.宋神宗皇后向氏臨朝聽政雖然沒有什麼太大的政績,她幫助神宗收拾王安石變法後的殘局,不貪戀權力,看到朝政走上正規後將皇權還給了宋徽宗。

5.宋哲宗趙煦皇后孟嬋更是兩次力挽狂瀾,靖康之難後協助宋高宗趙構建立南宋。6.宋哲宗趙煦皇后劉清菁是北宋垂簾聽政的皇后中,表現的最差的一位,她沒有劉娥的魅力,更沒有曹皇后的賢惠,她沒犯過什麼太大的錯誤,不能說是毒後,也不能說是賢后,只能說是愚後。

雖然歷朝歷代都對外戚專權採取了方法和措施,例如,漢初劉邦與大臣盟誓“非劉氏不得爲王,不如約天下共誅之”,其死後卻也沒有約束住呂氏外戚集團;漢武帝爲了防止“子幼母壯”而誤國,甚至設立了“立子嗜母”制,毅然地處死太子母親鉤戈夫人,漢成帝也提出“黜遠外戚,毋授以政”等計策……這些政策均成未效。那麼北宋爲何能夠在抑制外戚專權方面能如此成功呢?

我們先來看看外戚專政主要都通過哪些渠道?擔任丞相控制內朝把持朝政,通過任職軍職把控禁軍兵馬錢糧,外加皇太后聽政把握朝政軍國大事。縱觀我國曆史上外戚專權,輕則朝政動亂,局勢不穩,民不聊生,重則改朝換代。

爲什麼北宋王朝終極一朝沒有出現外戚專權的現象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趙匡胤本身就是靠“陳橋兵變”武力奪取的天下,他吸取了殘唐五代以來,藩鎮割據,武將亂權,外戚專權,朝綱混亂……一系列的歷史教訓,建立完善制度。總得來說,趙匡胤用了三招:“崇文抑武”;“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殺士大夫”。在這些國策和祖訓共同合力,上下相維持,輕重相制,建立了完善的官場制衡機制。就這幾條制度,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具體原因如下:

北宋有哪六位皇后臨朝聽政?如何防止外戚專權? 第2張

1.崇文抑武”極具特色的官僚體制,這種體制能夠有效地防止藩鎮割據帶來的弊端,這樣就造成了武官地位低下,被文官整體壓制,要想參與奪權難上加難。

2.“不殺士大夫”與“宰輔之諫”諫官制度,使這些文人官員敢於直諫,北宋一朝幾乎就沒有不被貶的宰相和言官,晏殊、王安石、司馬光、蘇軾、富弼、韓琦……都三次甚至更多次被貶。這些宰相、言官、諫官,一言不合就進諫,外戚要想專權實屬不易,宋朝宰相特別多,這些宰相都是進士或者狀元出身,學霸級別的,外戚想任宰相這個職位是很難的。宰相和士大夫一起對君權的制約還是很有效的,北宋也體現了“主柔臣強”的特徵。

3.對外戚的任用,有嚴格的規定,堅持“豐祿高爵,不招權擅事”“不典兵,不預政”的規定,外戚不得任重要職位(監司、郡守),不得任管軍之帥,在軍中也只能擔任無實權的武階官,在北宋時期,外戚甚至不得任侍從官,引導嬪妃對外戚的抑制,若嬪妃發現外戚與後宮牽連,都不敢包庇。

4.北宋在官職上還設立副相分割宰相事權,設樞密使分割宰相軍權,設三司分割宰相財權。皇太后臨朝聽政,具體朝政事務的執行是通過宰相來完成,即使皇太后相通過控制宰相來完成外戚專權,也會增加很多難度。

5.最爲關鍵都是軍權,大家都知道,歷朝歷代誰要是掌握了軍權,誰就掌握了一切。北宋對武將軍權制衡的管理非常完備,將調兵權和握兵權分離,樞密使有一羣文官擔任,協助皇帝掌管調兵、管理權。三衙負責禁軍訓練,手握重兵,卻沒有發兵權,將無常兵,兵無常將,這樣就形成不了小軍閥或者小團體。在滿朝文武大臣和祖宗法制的共同作用下,即使是皇太后垂簾聽政,其外戚也沒有掌握朝中大權。

馬克思哲學觀點告訴我們對待事物要用矛盾的觀點,一分爲二地看待,外戚專政也不是一無是處,也有以下幾個益處:皇帝年幼年,自己沒有能力聽政,特別是遇到昏庸無能之輩,在這種特定的情況下,外戚可以防止宗室,大臣篡位,確保皇室江山不易人,對穩定朝綱和社會秩序有一定積極作用。還有一些外戚在推行正常上能夠符合當時的經濟發展,呂氏外戚專權,推行與民休息政策,爲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霍光的“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才成就了“昭宣中興”。

無論是在保衛皇權,休養生息,發展生產,促進文化繁榮等等方面,北宋的皇后都是作的最完美的,這不能不說,北宋的制度是歷朝歷代最完善的。北宋一朝共有六位太后臨朝聽政,卻沒有外戚專權,趙匡胤的“崇文抑武”“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殺士大夫”,這三招確實厲害。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