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宋英宗皇后高滔滔:爲何被《宋史》評爲女中堯舜

宋英宗皇后高滔滔:爲何被《宋史》評爲女中堯舜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起歷代皇室的女強人,很多人都知道武則天和慈禧太后。其實還有一個治政比這兩人更強的宋英宗高皇后。她是聲名顯赫的高瓊的孫女。她的母親是仁宗曹皇后的同胞姐姐。

高皇后自幼在宮中陪伴曹皇后。當時,英宗趙曙還是太子,和高皇后同歲。仁宗見二人恰似天生一對,十分喜歡,就對曹皇后說,將來一定要他們結爲夫妻。長大後,他們在濮陽行宮舉行了婚禮,後來生了神宗趙頊、岐王趙顥、嘉王趙君和壽康公主。英宗即位後,於治平二年(公元1065)冊封高氏爲皇后。

高皇后極爲英明賢德,治政嚴明,自律性強。她的同胞弟弟高士林擔任內殿崇班已很久了,英宗打算給予提升,高皇后卻極力阻止。神宗即位後,尊稱高皇后爲皇太后。神宗多次要爲高氏家族建造龐大的府第,高太后又加以阻止。過了很久,神宗又把京城望春門外空地賜給高氏建造府第,結果一切建築、工役費用,全部由高太后的寶慈宮支出,未從國家稅收中挪用一文錢。

元豐八年,神宗病重,宰相王珪等人進宮探病,建議立延安郡王趙煦爲太子,由高太后垂簾聽政,得到神宗批准。次年,哲宗趙煦即位,尊稱高太后爲太皇太后。高太后大刀闊斧,施行改革:遣散擴建京城的工役,削減禁衛軍,停止皇宮樓閣的建造,減少宦官宮女等等;同時,又禁止對內對外的橫徵暴斂,放寬民間保甲制度,使百姓得以寬鬆安居;還起用年老的舊臣文彥博。

宋英宗皇后高滔滔:爲何被《宋史》評爲女中堯舜

高太后的從父高遵裕曾由於元豐四年征討西夏失利而降職,有朝臣建議恢復高遵裕的官職。太后說:“遵裕靈武一戰失利,致使百萬軍民遭受損失,先帝神宗得到戰報後,震驚得馬上起牀,在房中踱步,徹夜不眠,還引發一場大病。這是遵裕的罪過,不被處死,已是萬幸了。現在先帝屍骨未寒,我怎麼可以爲了親情而違背民意呢?”舊臣司馬光、呂公著奉高太后之召返回京城後,均被任命爲宰相,一時,知名人士彙集於朝廷,呈現一片欣欣向榮景象。她對於神宗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7年)施行的一些新政:如“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等等不很妥當的,陸續予以廢除,使天下得到安定。遼國國主驚呼:“南朝已完全恢復仁宗時代的政策了。”告誡臣下千萬不可在邊界上挑起事端。

高皇后一貫爲人謙遜,遵循禮法。當舉人進行殿試時,主管此事的官員建議依仁宗天聖年間的舊例,太后和年幼的皇帝一同在金殿上就坐,高太后予以拒絕。主管官又提議在太后的文德宮受冊寶,太后說:“母后過於出頭,對國家不是什麼好事,何況皇帝已登基,母后怎能過多插手呢?在崇政殿上受冊寶就夠了。”上元燈節舉行晚宴,太后的母親已應邀出席,但高太后阻止說:“夫人如果上樓來,皇帝就必須行禮,不很方便,這會由於我而違背禮儀制度,我心中不安。”只是下令賜給母親一些燈燭,每年都照此辦理。高太后的侄兒高公繪、高公紀該提升爲觀察使了,高太后也極力阻止。皇帝再三提出,也只升一級。直到高太后去世,也無人再敢提晉升。當時官員太多,人浮於事,高太后決定栽減,並下令在自己家族中因出身高貴而授予官職的人中減少四分之一,在宮廷內部樹立榜樣。

由於高太后的英明賢德,在她垂簾聽政的九年中,朝廷政務清明,國家形勢穩定。宋用臣等官員被撤職後,求神宗的奶媽進宮說情。高太后對奶媽說:“你是不是想和過去一樣'走後門’,干擾國家事務?如果再這樣,我就殺你的頭!”從此以後,“走後門”的現象絕跡了。文思院歷年送來的物品,不論貴賤,高太后從來沒有動用過一件。

高太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謹守禮法,忠心爲國,不謀私利,輔政三朝,一切爲了國泰民安,一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惡習。時人覺得她比武則天高明,便譽稱她爲“女中堯舜”。(見《宋史·后妃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