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盤點大秦四大名將,最後結局如何?

盤點大秦四大名將,最後結局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戰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假若蒙恬那時沒被趙高與胡亥聯手修改詔書害死,那麼後來發生第一次大規模農民戰爭的時候承受的阻力會更大,乃至會被鎮壓。蒙恬所屬的蒙氏家族三代都爲大秦而奉獻着自己的一切 ,其爺爺爲大秦戎馬一身,阿爸蒙武更是爲大秦滅亡了楚國,然而蒙恬自己也就是秦朝的功臣。三國時期最大的奸雄曹操每次說起這位秦國猛將,都會感嘆不已,不僅僅是他爲秦始皇時期立下汗馬功勞,更多的是他的忠心和堅持令人敬佩,曹操都會感動得流淚。蒙恬一生有許多功績而能讓他被後代尊稱爲“中華第一勇士”的緣由正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以蒙恬爲帥率三十萬秦軍進攻匈奴,使得匈奴不敢來犯,打出了漢人的民族魂,畢竟在秦朝統一之前的諸侯國對這些強悍的塞外遊牧民族一直只能以防守爲主要應對方式,隨後蒙恬奉始皇帝聖旨修建萬餘里的長城,防止匈奴侵略。

盤點大秦四大名將,最後結局如何?

戰國時期大秦的將領,秦昭王封白起爲“武安君”,號稱“戰神”,“人屠”,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另外三人分別爲秦國王翦、趙國廉頗、李牧),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後的又一個出色的將領統帥。他作戰必勝,攻必克,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他徹底而毀滅性地打擊了六國的軍事力量,秦軍士兵在戰國後期,被天下稱爲“銳士”,爲秦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可惜這樣一位出色的人物,最後還是被秦王劍自裁身亡。伊闕之戰全殲韓魏兩國軍士二十五萬。三次攻打楚國,攻陷楚都,燒燬了位於夷陵的楚國先王陵墓,一舉殲滅楚軍三十五萬人。攻打趙國前後殲滅趙軍七十萬(含長平之戰)。攻韓魏殲滅二十萬。白起共殲滅六國的軍隊165萬。

白起一生領兵打仗無數,以秦國一國之兵力分別征戰於六國,在期間共消滅六國軍隊165萬,攻下的城池有七十餘座。而且他戰鬥力非常強悍,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戰功最輝煌的將軍,也就是戰國時最爲顯赫的將軍,在戰場上戰鬥30多年,使他的名聲大盛,六國的軍隊無一不聞風喪膽。爲秦國統一大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西漢劉向《戰國策》對他一生的評價說“使秦帝業白起之勢也。”

白起是一名出色的將軍,他一生攻佔城池70多座,殲滅敵軍近百萬,從無敗績,令諸侯聞風喪膽。白起出色的軍事才能被歷朝歷代所讚賞。可惜白起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爲主要目標,大肆的屠殺在戰爭中的俘虜,尤其以秦、趙間的長平之戰以後坑殺趙軍四十多萬的降卒最爲殘忍。白起藐視生命、濫殺無辜之人的行爲招致普遍的非議。無可非議,白起爲大秦統一大業奠定了決定性基礎,用西漢末年劉向的說法,“使秦帝業白起之勢”。按照秦昭王的話說,白起“取勝如神”。被古代和現代皇家稱爲“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戰爭之神”。

盤點大秦四大名將,最後結局如何? 第2張

王翦與白起是有區別的,他沒有白起那麼早能出名,白起每打一仗,都讓他的名聲越來越大,王翦辦事穩重,一直到秦始皇嬴政橫掃六國的時候,他才得以嶄露頭角。司馬遷認爲王翦雖爲秦國將領,掃平六國,戰功赫赫,甚至秦始皇尊他爲師,但是他的名聲遠遠不如白起。多半是,他在軍事上多有建樹,但是卻沒有幫秦始皇樹立德政,不管怎麼說,王翦仍然是位出色的將領,跟白起比較可謂是尺短寸長。

王翦有一個很明顯的用兵特點,便是‘穩’。王翦打仗風格十分謹慎,作戰之前都會判斷對方的兵力,不打無把握之杖。穩紮穩打,堅守以靜制動,後發制人的戰略,不論是消滅趙國還是消滅楚國,咱們都可以看見他的每場作戰,其實作戰方法不是很高明,作戰方法雖然平平淡淡,但每次都是戰必勝、攻必取,做人做事穩重的特點也在他領軍上表現出來。更爲難能可貴的是,不只是體現在軍事上,雖爲臣子對秦國也就是披心瀝血。王翦最大的優點就是非常善於學習和總結。他學習李牧的戰術,又利用李牧的戰術大敗楚兵。而且,在廉頗解官、李牧被殺、白起自盡等事件中吸取了教訓,以智謀來求生存。或許他在戰績不如白起,但他卻是四大戰神之中最智謀,也是唯一能得到善終的一個將軍。

要是說秦朝末年有哪個被低估的人才的話,那麼章邯就是此中的一個,甚至說,最爲關鍵的那一個。我們都很認可他的功績,也提到反面襯托了了韓信與項羽,但貌似沒有人談起更加透徹的歷史環節。章邯因爲強,不僅僅是因他一定程度上挽秦於頹勢,延緩秦朝滅亡。更令人遺忘的一方面,即章邯雖然成名於武功,卻在與陳勝交手前,他的職務是少府,是一個文臣與內臣,之前也從未問及軍事!在一定程度上,章邯是一個沒有軍事才能的臣子。他那時帶領的軍隊呢?修築驪山陵墓,受盡剝削的苦工、死囚、刑徒。且不說是不是因爲近日的勞作被欺壓、勞作而身體體質變得虛弱,戰鬥力很弱,這樣一支臨時組建的軍隊,他的鬥志、軍隊紀律都沒可能得到保證。然而他的對手,陳勝的大軍暫且不說軍隊數目超過章邯,其軍隊從大澤鄉到函谷關,可以說是身經百戰。如此懸殊的實力差距,章邯戰爭的結果會是怎樣的?章邯率兵一路追殺,脅迫陳勝被手下所殺。

後類似的戰績有好多,著名的有圍困出兵的諸侯中除了楚之外最強起兵諸侯的趙王張耳、陳餘,最後令兩者反目。項梁也被其殺了。憑實話,項梁的戰鬥能力不如項羽,軍事水平卻是略勝一籌的,假如是項梁與劉邦作戰,憑靠其將門之家的戰術能力,輸和贏也不一定。包括項羽傳說中的破釜沉舟,歷史上真實的也就是章邯是迫於小人趙高的構陷,不得不投降在先,那天晚上談判失敗後未作戰準備,然後項羽一揮而就 ,本就身心受挫,心灰意冷的章邯最終投降。暗渡陳倉這個戰術可以說是被新奇的戰術(在當時應該是最新奇的戰術了)出乎意料地打敗,也並不能與他這種軍事實力相提並論。總的來講,在這之前,章邯還是一介文臣,在一定程度上救秦國於水火,秦末帝國的第一將應該是無意的。只能說時運不濟,在別人心裏只能是充滿失落與弱勢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