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下令禁捐後,爲何沒多久又准許開捐?

乾隆下令禁捐後,爲何沒多久又准許開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年號“乾隆”。乾隆皇帝在位時,雖然搞出個所謂的“十全武功”,其執政期也包括在所謂的“康乾盛世”內,但這是耗費光了雍正皇帝存下來的銀子造成的,乾隆自己只會花錢,不會掙錢,晚年國庫幾近空虛,所以“敗家”。

雖然本人也不太喜歡乾隆皇帝,他執政的晚期,也確實讓清朝由盛而衰,但在國家財政方面,說乾隆敗家,還是有些言過其實,他其實很會存錢,直到他退位時,國庫都還是有錢的。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時,清朝的國庫存銀是3300餘萬兩,這是雍正給乾隆存下的家底。

乾隆下令禁捐後,爲何沒多久又准許開捐?

乾隆朝國庫存銀的巔峯是在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當時的存銀是7800餘萬兩,到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時,國庫存銀也還有6000餘萬兩。

而且,上述數據僅僅是國庫存銀,還不包括內務府的皇傢俬財,顯然,直到乾隆退位前後,乾隆都不缺錢用。

也因此,乾隆在晚年,還有底氣減免地方稅收和拒絕某些特殊的來錢路徑。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乾隆特地告誡皇子、皇孫們,國庫有錢,不要用開捐的方法掙錢:“有奏請開捐者,即爲言利之臣,更當斥而勿用。”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下詔減免部分省份的稅糧,數目達到了1700餘萬兩白銀及375餘萬石糧谷,且還減免第二年正賦的五分之一。

不管是因爲政治需要,還是打腫臉充胖子,敢這麼大規模的減稅,國庫是一定有相當積存的。

但僅僅只過了不到四年時間,到乾隆皇帝駕崩,嘉慶皇帝親政時,國庫就真的空了。

不僅如此,在乾隆當太上皇的第二年,他就開始違背承諾伸手到處要錢了。

前面寫了,乾隆五十八年時,他告誡子孫不要搞開捐那一套,但到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時,乾隆即從大學士、九卿、科道之請,准許開捐。

從有底氣說不準開捐,到大規模減免地方數以千萬計的錢糧,再到毀諾開捐找富戶要錢,期間不過短短四年時間,是誰把乾隆和清朝逼到這個份上?

答案是,川陝楚白蓮教大起義。

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以王聰兒爲首,白蓮教於湖北發動了反清起義,此次起義延續了將近十年,波及到湖北、河南、四川、陝西數省之地。

而乾隆朝積存下來的錢糧,都是在這次起義中,被消耗一空。

乾隆下令禁捐後,爲何沒多久又准許開捐? 第2張

根據《嘉慶實錄》中的記載,從嘉慶元年到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爲徵繳白蓮教起義,清朝耗費的軍費就多達7000餘萬兩(相當一部分被領軍大臣揮霍了)。

三年就花了7000餘萬兩,十年要花掉多少?

白蓮教起義於嘉慶三年時,因王聰兒身死陷入低谷,後面清朝消耗的軍費要少一些,但整個剿滅白蓮教起義消耗的軍費也在一億兩千萬兩左右,真正把清朝虧空了。

這纔是導致“十全老人”乾隆晚年“心體焦勞”,榮耀了一輩子,卻在煩躁中死去,給嘉慶皇帝和清朝,留下一堆無法挽回的衰落的爛攤子的主因。

打白蓮教,軍費都花了一億多兩,地方的賑濟和恢復,稅收的損失等,更是不計其數,哪怕嘉慶皇帝抄了和珅的家,都不足以彌補損失。

由此,清朝的衰敗正式開始,財政出了問題,不衰敗纔怪。

繼承乾隆皇位的嘉慶皇帝還是個老好人,這從他死後的廟號是“仁宗”就能知道,老好人是無法挽回財政危局的,雍正那種才行。

這口鍋,歸根結底還是需要乾隆來背,白蓮教起義的發生,是他晚年縱容地方官員貪污腐敗造成的,白蓮教起義時,他名爲太上皇,可還是國家的主宰,相當於還是在執政期間爆發的。

一個白蓮教起義,就徹底把乾隆構建的虛弱的繁華給打落深淵,乾隆其實很會存錢,從財政上來說,不算“敗家子”,只不過他存下的錢也經不住一場遍佈三、四個省份的農民起義的消耗。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