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高祖和漢武帝相比 兩人誰纔算是千古一帝

漢高祖和漢武帝相比 兩人誰纔算是千古一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劉邦和漢武帝劉徹對比,誰做的事情更能稱得上是“千古一帝”?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其實大多數人都還是認爲劉邦是“千古一帝”的,但事實上,漢武帝做的事情,的確要比劉邦多很多。

劉邦乃是漢武帝劉徹的曾祖父,兩人看起來隔着的時代久遠,但是輩份差得並不多。

漢高祖和漢武帝相比 兩人誰纔算是千古一帝

關於漢武帝,人生就沒有崛起一說,不管是當年僅僅是漢景帝的庶子身份,還是後來成爲太子,劉徹註定一生都會不凡,區別只是在於他是否能夠參與執政罷了,但劉邦卻是不一樣色,劉邦當年,真的沒有什麼選擇。

史傳劉邦僅僅比始皇帝小三歲(另一說是小十二歲),可始皇帝出生就是貴族,作爲秦異人的兒子,始皇帝註定會成爲秦國的統治者,劉邦卻是已經沒落的貴族,在沛縣連正經的士都混不上,只是一個普通人。

若不是秦末亂世,劉邦一生都是布衣。

自古以來,布衣皇帝不多,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只有兩個布衣皇帝被公認,一個是劉邦,一個是後來明朝的朱元璋。

劉邦的家祖曾是士大夫,後來遭難搬遷,到了劉邦之父劉煓這一代,就搬來了沛縣。

而劉邦這個人,一開始的經歷也實在是不夠光彩,他和秦始皇相差不大,但在秦始皇東巡期間,劉邦還是吊兒郎當的樣子,這個時候的秦始皇都是中年人了,可見劉邦人生是有個大大的“瑕疵”的。

古人注重名聲,對於權貴之人,喜歡“包裝”一下,劉邦不包裝,那可能是不需要,也有可能是有些事情根本掩飾不住。

在當沛公前,劉邦在沛縣吃喝玩樂,和曹氏有染,但是二人卻沒有婚姻之實,甚至劉肥都出生了,劉邦都還是“單身”狀態,而當時的劉邦,年齡已經很大了,從那個時候的社會觀念出發,劉邦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並且在成爲沛公後,劉邦是沒有什麼明確的“特點”的。

首先劉邦文化肯定比不上蕭何、張良,曾經還因爲不雅觀的坐姿遭到謀士嫌棄,側面可見劉邦本身的“禮”並不強,在秦漢社會,一個人的名聲,跟“禮”有很大的關係。

其次是軍事,劉邦的軍事能力並不強,指揮能力也好,策劃能力也好,劉邦都不擅長,說不擅長都是委婉了,那簡直就是個普通人水平,平均以下,比起韓信和項羽,那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既然文武都不咋地,古人對於帝王喜歡說“文治武功”,劉邦很顯然在綜合能力上就弱了很多,但劉邦不是沒有可取之處的,最起碼攏合了身邊這羣人才,並且建立大漢,這就是他最大的優點,至於他的核心競爭力,那就是擅於“放權”吧。

而劉邦當皇帝的歲月並不長,在稱帝后,分封制的弊端爆發,劉邦爲了鎮壓動亂,自己連性命都搭上了,還未來得及完善文治,武功就先把他耗死了,此時的大漢經過一系列的亂象,社會百廢待興,接下來便是漫長的“休養生息”。

漢高祖和漢武帝相比 兩人誰纔算是千古一帝 第2張

劉邦之後,經歷了大漢的高速發展,呂后執政、文景之治,最後纔到“漢武中興”,其實漢武帝能夠被稱爲“千古一帝”,和他的前幾輩父祖們有着很大的關係。

漢文帝、漢景帝時期,面對匈奴的咄咄逼人,他們都沒有說失去了理智和匈奴開戰,依舊是堅持休養生息,爲的就是讓未來的皇帝有能力一舉推平匈奴,一雪前恥。

所以“文景之治”,本質是文治之盛世,不是疆域之盛世,而且疆域方面正相反,乃是“很憋屈”的時代,也是這個原因,漢文帝、景帝都沒有能被稱爲千古一帝,特別是景帝,還有內亂髮生,他的諡號因此也不是很好,被追爲“景”。

直到漢武帝時期,一切纔開始成熟。

制度完善、經濟富裕,兵強馬壯,以李廣爲首的老將們摩拳擦掌,又有衛霍崛起,不得不說,漢武帝遇上了一個好的時代,而他本人,在中前期,也是十分勵精圖治的。

首先是“文治”。

漢武帝完成了繼秦始皇之後的第二次“大中央集權”,這個不僅是政治的收縮,還包括了“經濟”的整合。

漢高祖和漢武帝相比 兩人誰纔算是千古一帝 第3張

當時漢武帝重用桑弘羊等人,完成經濟改革,進行了“鹽”、“鐵”資源國有開發並經營的體系,如此一來,國家就有了足夠的力量應對情況,鹽鐵製是古代中國封建社會一直以來的核定主旋律,後世人把漢武帝稱爲千古一帝,和此事息息相關。

除開了鹽鐵製之外,漢武帝解決了“分封”的弊端,頒佈了“推恩令”,推恩令就完全把劉邦、劉啓遇到的問題給緩慢解決了,雖然推恩令的順利,和漢景帝此前承擔了最大的壓力有關,但是漢武帝能做到,自然就算入他的文治之中。

漢武帝的文治還不是精彩的,最精彩的,乃是他數次把匈奴逼入絕境

在大漢白登之圍後,其實漢匈局勢裏面,一直是大漢處在劣勢,這個局面持續了一百多年,遊牧民族對於中原王朝的強勢,雖然大家不說,但一直都被視爲是恥辱。

因此漢武帝的功績是足以放在千古而論的,並不僅僅是有漢一代才值得被歌頌,漢武帝執政時代,多次痛擊匈奴,把這個被譽爲同時代最難纏的民族一度打到崩潰,其中所做的付出,是難以估量的。

實際上,在漢武帝之後,匈奴一直都可以用“一蹶不振”來形容,即便是在漢武帝后期,衛霍逝去後,匈奴有幾次還擊敗了大漢軍隊,可他們卻難以再跨過河套、草原南侵,在這樣的守勢中,匈奴又進入了內卷時代,說最終是不攻自潰,那都是妥當的。

漢高祖和漢武帝相比 兩人誰纔算是千古一帝 第4張

一代皇帝,文武之舉,都算得上震古爍今,拋開後人保守中庸的話,漢武帝在古代帝王行列中,完全足夠排得上前三,能並列者,不過始皇帝和唐太宗爾,這也是爲什麼後人陳述漢唐,總以“唐宗漢武”來代稱,因爲那是最偉大的時代。

相比自己的曾孫,劉邦做到的事情,的確就沒有那麼耀眼了,不僅不耀眼,相比之下,還有點拿不出手,但是劉邦也是受時代的限制,所以爲什麼自古以來,開拓王朝者,不管做了什麼事情,都被視爲最大功績。

這正是應了《漢書》裏那句“功光祖宗,業垂後嗣”,劉邦正是業垂後世者,至少他把天下動亂的苗頭再次鎮壓,而後代也都有作爲,漢武帝又正是應了《漢書》裏的另一句:“潤色祖業,傳於無窮”,兩人相得益彰,互爲偉大。

只是後世的史觀,更重視漢武的細節,加之劉邦在創業前期的“潦草“,因此便不怎麼推崇劉邦,但是劉邦的大局,那是每一個偉人時代都要敬仰的,譬如遼朝的創建者耶律阿保機,正把自己的漢姓改爲“劉”,他所崇拜的,就是劉邦。

所以從某個角度來看,劉邦也是千古一帝,只是這個標準和普遍的“文治武功”不同,劉邦於襤褸中開路,於亂世中決勝,看似自己沒有一技之長,但卻牢牢御下,大漢初的人才輩出,卻都願意俯首於劉邦,一代創業,三代忠誠,自古少有。

漢高祖和漢武帝相比 兩人誰纔算是千古一帝 第5張

和隋煬帝比,劉邦少了文武之優秀,多了忠誠的壽命,所以明顯更強的隋朝不過三代而亡,而漢朝一直延續良久,也是因此,大漢在歷史長河中有着強盛的地位和,後來的漢武帝的壯舉,又能說沒有劉邦的“流傳”嗎?

世事一飲一啄,皆有定理,漢武帝也不曾小覷祖宗功績,再說後世奉“漢民族”之名,而這個漢民族的締造者劉邦,又何曾不是更高於“千古一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