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司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後才動手 司馬懿爲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時候動手

司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後才動手 司馬懿爲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時候動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司馬懿爲什麼等到曹叡死後才發動兵變?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司馬懿之所以會不敢在曹叡活的時候造反,主要是他沒有一絲機會,所以他只能安靜做個美男子,然而曹叡死後,局勢瞬間發生變化。

司馬懿不是個簡單人物,從相關史說中可以得知,司馬懿是個有膽識、有謀略的人物,東漢末年的時候,他時常對局勢發出自己的感悟,因而我認爲這樣人物一旦給施展才華機會,完全能爆發出讓人難以想象的威力。

《晉書·宣帝紀》:“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司馬懿不僅有才學,而且也很有正義感,所以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明公,讓他實現抱負,所以他拒絕了曹操的徵召,之所以會拒絕,主要是他覺得曹操是個奸雄,狹天子以令諸侯,司馬懿對此十分厭惡,所以他拒絕了曹操的徵召。

司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後才動手 司馬懿爲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時候動手

然而,曹操很欣賞司馬懿,因而在數年以後將其強制招入自己旗下爲官。後來,曹操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發現司馬懿不僅有雄心壯志,而且還有狼顧之相,肯定不願意長久屈服於他人之下,因而曹操打算殺掉司馬懿以絕後患,然而他圖謀並沒有成功,之所以沒有成功,主要曹丕對其進行庇護,司馬懿也懂得僞裝自己,就這樣曹操打消了殺司馬懿的想法。

就這樣,司馬懿在曹操身邊效力多年,這期間司馬懿爲曹操提出了不少建議,這些建議包括聯合東吳殺關羽,從而削弱劉備實力,希望曹操能儲備糧食,以便於其能應付未來戰爭,曹操採納了這些建議,就這樣曹魏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增長。

從這點可以看出,司馬懿的謀略、才智在其年輕的時候已經展露了出來,但由於其對曹魏政權不認可,讓他永遠成爲不了一個忠臣,所以在這期間,司馬懿一直在暗中發展自己實力,爲得就是某一天能展現自己的宏圖。

曹操統治期間,司馬懿一直低調做人做事,他的各項舉動讓曹操很滿意,所以曹操逐步對其信任。之後,司馬懿又幫助曹丕奪取太子之位,曹丕將其視爲親信。

曹操去世以後,曹丕成爲曹魏的老大,司馬懿作爲輔政大臣之一,但他並沒有負責軍事,而是一位文臣,這到底是是什麼原因?

會出現這個原因,主要是曹丕統治期間,覺得司馬懿是個大才,必須要重用,但他同時也覺得司馬懿城府頗深,這樣的人必須防範,既然是要防範肯定不會給予他實權,所以司馬懿負責了各項後勤,並沒有掌控到軍權,這樣可以減少相關威脅。

司馬懿也發現曹丕對自己沒有完全放心,所以他知道自己最好選擇,就是做好本職工作,可就算如此,曹丕依舊沒有對他完全放心。

司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後才動手 司馬懿爲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時候動手 第2張

曹丕去世前,他任命了四位輔政大臣,司馬懿位列其中,然而在曹丕生命最後一刻,他僅見了曹休、曹真、陳羣,同時告訴太子曹叡,你對這三人不要有任何懷疑。

曹丕之所以不歡迎曹休、曹真、陳羣三人,但他並沒有讓曹叡不要懷疑司馬懿,從中這可以看出,曹丕對於司馬懿不太放心,之所以會重要司馬懿在於他是有才子人,用的好會對國家產生益處。所以,他希望曹叡能用好司馬懿。

曹叡深深明白曹丕的用意,因爲他比曹丕更加聰明睿智。

曹叡作爲曹丕的長子,母親是歷史上著名的美人甄宓,母親的遺傳讓他自小長相秀美、炒飯脫俗,除了較好的容貌外,曹叡聰慧、博朗羣書,過目不忘,深受祖父曹操喜愛。由於,曹叡表現十分不錯,曹操對不少人說,有了曹叡,曹家的基業可以延續三代,從這點可以看出,曹操已經將曹叡視爲曹魏王朝未來的接班人。

十五歲那年,曹叡的人生髮生了變化,她的母親甄宓由於郭女王的陷害死亡,郭女王成爲了皇后,由於其沒有兒子,便領養曹叡爲自己的兒子。

曹叡對於郭女王十分厭惡,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來,畢竟她的力量過於薄弱,想要成功報仇,必須緊緊抱住郭女王的大腿,這樣自己纔能有機會成爲太子,成爲太子就是未來的皇帝,這樣他報仇的事情就可以實現。

爲了達到這個目標,曹叡決定隱忍,所以他對郭女王十分孝順,讓郭女王支持自己成爲太子,除了這個以外,曹叡積極表現,拉攏人才,處理各項政務的時候小新謹慎,都沒有出國錯誤,從而獲得曹丕的支持。

就這樣,曹丕去世前,曹叡成爲太子,曹丕駕崩後,曹叡成爲了曹魏下一任皇帝。

古代是個以孝治天下社會,郭女王作爲皇太后,曹叡的嫡母,曹叡就算有千萬個不滿,他也不能主動殺郭女王,所以他只能逼郭女王自己去世。

司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後才動手 司馬懿爲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時候動手 第3張

爲了能完成這個事情,曹叡多次到郭女王宮中指責郭女王是導致母親死亡罪魁禍首。曹叡的舉動讓郭女王揹負着極大的壓力,最終在其繼位第三位的時候,選擇自殺,曹叡在其死後,也對她採取了“被髮覆面,以糠塞口”,從而告誡已經死去的母親。

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曹叡知道如何隱忍,這樣的人不僅有謀略,並且有手段,爲了達到目標不擇手段,所以曹叡是個不可輕易得罪的人。

曹叡成爲曹魏老大的時候才二十二歲,那時候所有的權力都掌控在四大輔臣手中,這讓其很是不爽,所以他打算從四大輔臣手中奪取權勢。

爲了奪權能順利,曹叡必須找到其中薄弱點,四人當中最易突破當屬陳羣,因爲他沒什麼野心,也是四位輔臣中的邊緣人物,曹真、曹休是宗室成員,缺少相關謀略,所以這兩人也沒啥威脅,司馬懿則有些不一樣,文武雙全,謀略無雙,這樣的對自己威脅極大。

經過這份總結後,曹叡決定要做出相關謀劃,然而謀劃已好,可也要有機會,所以他得等到合適的機會,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機會,不過這機會並沒有等待多久。

曹叡繼位後第一年八月,孫權進攻江夏,江夏太守文聘堅守待援,曹叡面對東吳進犯並沒有犯渾,而是採取了巧妙的計策將其擊退,東吳的事情還沒有結束多久,諸葛亮北伐消息又傳到了曹叡耳中。

諸葛亮北伐一事讓深刻敏銳意識到奪權機會來了,就這樣他開始分兵出擊,先是讓曹休擔任大司馬、曹休成爲軍隊的國防部長,負責調度一切,隨時支援地方,曹真擔任大將軍,地位僅次於曹休,負責雍州、涼州的軍務,鎮守西北邊疆,司馬懿擔任驃騎將軍,負責荊州、豫州地區的軍務。

三人在得到曹叡安排後,並沒有提出異議,畢竟這幾人也想離開中樞到地方掌控軍權。

三人離開中樞後,朝中僅剩下一個沒有野心的陳羣,這樣一來四大輔臣成爲虛設,曹叡開始逐步掌控皇權。曹叡爲了能皇權收爲己用,先是下發軍權,接着採取了制衡術,讓司馬懿、曹休、曹真三人相互制約。

曹休和曹真早就看司馬懿不爽,曹叡早就發現了其中奧祕,所以給他們矛盾,讓他們產生內鬥,這樣自己就成爲最大的受益者。

太和二年,東吳鄱陽太守周魴假裝投降曹魏,司馬懿看出了周魴投降是一場陰謀,曹休爲了立功,希望能帶兵迎接周魴,曹休過去以後中了埋伏,所帶兵馬死傷慘重,曹休表面逃了出去,但其也丟了面子,不久後鬱郁而亡。

司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後才動手 司馬懿爲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時候動手 第4張

看着司馬懿的威望不斷在提升,這讓曹叡有些寢食難安,所以他希望曹真能有好表現,曹真也沒有辜負曹叡的希望,因爲他擊敗了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這次戰役的成讓曹真軍中威望上升,曹叡藉此將其提拔爲大司馬、司馬懿則是大將軍,讓兩人一起進攻蜀漢。

曹叡爲何會在諸葛亮剛退軍就馬上要討伐蜀漢

其實,這也是局勢所迫,曹叡不得不在曹魏本身沒有討伐蜀漢的實力情況下進攻蜀漢。

那時候,曹真十分想立功,從而擴大自己在軍中影響力,所以他一直堅持自己的己見,曹叡並不希望曹真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畢竟權臣影響力過大,會影響皇帝權威,然而曹叡並沒有合理理由拒絕曹真,所以他便讓司馬懿和曹真一起討伐蜀漢,從而讓兩人產生制約。

其實,曹叡壓根不相信曹真討伐蜀漢一事能成功,這件事情確實如此,曹真走到一半,就因大雨導致路途難走,只能取消伐蜀漢行動,曹真也因爲自己年齡太大身體大如前迅速病倒,不久後便離開人世。

討伐蜀漢一事,司馬懿倒是沒啥事情,畢竟他知道其行動就是爲了配合曹真,所以在打了一些勝仗後便藉着下雨一事撤軍了,可以說司馬懿並沒有損失啥。

就這樣,曹叡利益制衡之術成功控制軍權,又借輔政大臣之間矛盾,頻繁調動一事導致曹真、曹休兩人相繼去世,最終僅剩下沒啥威脅陳羣,以及最難搞的司馬懿。

曹真、曹休的去世,曹叡掌控了軍中大權,掌控大權後便讓自己親信夏侯玄掌控軍隊,司馬懿依舊以大將軍之職駐守西北,可他對軍隊掌控很有限,還有就是司馬懿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因爲他軍中張郃就是曹叡忠實擁護者。

而且,諸葛亮多次北伐,牽制了司馬懿的經歷,讓其疲於應付,雖然其利用計謀搞掉了張郃,然而曹叡對軍隊滲透很深,軍中多數重要決策都是由曹叡來決定,司馬懿就是個執行者。

曹叡在位的十三年裏,權力都被其掌控,司馬懿被其牢牢掌控,早先他防範東吳,之後是抵抗蜀漢、最後是平定遼東,這些年一直在外奔波,根根沒啥休息機會,這種情況一直到曹叡去世後發生變化。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結束了自己一生,養子曹芳繼承皇位。

曹叡是一位成功的皇帝,也給後人積累了豐厚的財富,然而其過於多疑,不僅對宗室進行打擊,而且對司馬懿打擊更深,所以在其生命最後一刻,他只能讓曹爽這個二世祖和老奸巨猾司馬懿一起成爲輔臣。

司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後才動手 司馬懿爲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時候動手 第5張

由於曹芳年幼,大權被司馬懿和曹爽掌控,兩人中曹爽權勢過大,因爲他爲了掌控權勢不擇手段,所以他以加封司馬懿爲太傅的方式,對其明升暗降,該次操作讓司馬懿成功交出軍權,司馬懿面對如此局面只能隱忍。

表面上,曹爽對司馬懿緊追不捨,但敏銳的司馬懿也從中發現到了曹爽是個缺少謀略、剛愎自用的人,而且他對曹芳和郭太后很無禮,而且他也結黨營私,讓自己親信和侄子擔任要職,而且他不聽信他人勸阻決定對東吳和蜀漢發動戰爭,導致國力損耗嚴重,羣臣對其很不滿。

司馬懿是個很有謀略的人,所以越到危險的時候他也懂得找到保全自己機會,所以他在看到曹爽展示出現的破綻後,覺得搞掉這羣紈絝子弟壓根不是問題。

所以,司馬懿開始暗中策劃政變,先是和老部下聯繫,這些人當中包括郭淮,這時候郭淮已經是雍州刺史,是抗擊蜀漢的關鍵人物,接着又拉攏朝中重臣,讓自己抵抗曹爽一事取得他們的支持。

然後,爲了避免曹爽對他的機會,司馬懿又一次裝病,而且病得非常嚴重,牀都沒有辦法下,他的這些舉動就是爲了麻痹曹爽。

司馬懿退出中樞後,曹爽越來越狂妄,先是將郭太后囚禁起來,就這樣曹芳成爲了傀儡,除了以上兩個舉動外,他還積極拉攏親信,讓朝中佈滿自己的親信,他的舉動讓不少正直大臣感到不滿,不少大臣暗中支持司馬懿對抗司馬懿,從而確保曹魏江山穩定。

曹爽對於朝中一切並沒有任何知覺,便開始不斷享受,甚至將後宮妃子收爲已有,而且他的親信欺男霸女、強佔民田,這些人並沒有感受到危險的來臨。

這些人當中唯一比較清醒的人是曹羲,那時候他掌控禁軍,多次規勸曹爽不要這樣張揚,但曹爽很是煩躁,多次訓斥他。

表面上曹爽是位權臣,可實際上他的種種操作讓人將其定位奸臣,所以朝臣將被打擊司馬懿視爲忠臣典範,太尉蔣濟等人都很支持是啊呀,希望他能發動政變,可司馬懿並沒有答應,而是採取拒絕的態度,他的舉動讓大家對其越發敬佩。

司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後才動手 司馬懿爲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時候動手 第6張

249年,政變機會來臨,曹爽帶着自己親信和曹芳去高平陵給曹芳掃墓,司馬懿趁機發動政變,他的舉動得到了朝中多數人支持,就這樣取得了最後的成功。

然而,司馬懿在政變結束後殘殺曹魏忠臣,拔出以及,獨斷專行,不少人覺得上當,發現司馬懿纔是真正的奸臣。

以上可以得知,曹叡是個英明神武的君主,謀略超乎常人,所以他採取各種方式壓制司馬懿,他的舉動導致司馬懿壓根沒機會掌控權勢。

然而,曹叡去世後,局勢瞬間發生變動,年幼的曹芳沒有掌控大權的能力,曹爽優柔寡斷,不是個合適掌權者,沒有及時將司馬懿搞定,從而讓司馬懿找到機會,最終讓其付出了生命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