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多爾袞和豪格相互爭奪皇帝的位置 最後爲何是順治登基

多爾袞和豪格相互爭奪皇帝的位置 最後爲何是順治登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多爾袞與豪格爭奪皇位,爲何順治能登基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從輩分上來說,多爾袞是豪格的叔叔,但從年齡上來看,豪格卻比多爾袞大2歲,皇太極去世時,豪格34歲,多爾袞32歲。

多爾袞足智多謀,善於猜度人心,本來豪格能輕鬆獲得皇位,卻被多爾袞攪黃,最後還被多爾袞整死了。

豪格與多爾袞爭奪皇權,勢均力敵

1609年,17歲的皇太極喜得貴子,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兒子,他十分高興,給這個長子取名爲豪格。清朝入關前生存環境十分惡劣,騎馬打仗是家常便飯,豪格自小跟着父親在馬背上征戰天下,身體強健,勇猛過人,在征戰中立下赫赫戰功,十幾歲的時候就被祖父努爾哈赤封爲貝勒。

1636年,皇太極稱帝,國號大清,皇太極進行了大規模的封賞,27歲的豪格作爲長子被封爲和碩肅親王,成爲八大開國鐵帽子王之一。被任命爲肅親王后,豪格還兼任戶部事宜,戶部是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相當於國家的錢袋子,皇太極將這樣重要的崗位交給豪格,可見對他的信任,假以時日,豪格必將成爲皇室接班人。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1643年秋天,51歲的皇太極意外暴斃於盛京後宮,此前,皇太極並沒有指定皇室繼承人,因此整個皇室陷入了皇位的爭奪戰中。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14子,也是滿族中公認軍功最高的,在清朝的歷次戰爭中,多爾袞都身先士卒,《清史稿》中記載多爾袞“攻城必克,戰必勝”,這是對他戰功的極大肯定。

多爾袞侵佔朝鮮時,曾俘獲朝鮮國的王子和後宮嬪妃,卻將這些人送回了朝鮮王國,感動得朝鮮王當場投降了清朝。

崇禎11年,皇太極冊封多爾袞爲“奉命大將軍”,率兵進攻大明,這次戰爭是清朝入侵大明以來最輝煌的一次,時間長達半年,在這半年中多爾袞指揮若定,大小57次戰鬥攻無不勝,只一天就打到了山東濟南,俘虜了當時德王朱由樞,獲得金銀、牛馬、俘虜不計其數,然後又征伐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在圍困錦州等重大戰役中,都是多爾袞爲主帥,豪格爲副手,儘管豪格英勇善戰,戰功卓越,但與多爾袞比起來,豪格的資歷和功勞都要略遜一籌。

多爾袞和豪格相互爭奪皇帝的位置 最後爲何是順治登基

多爾袞

皇太極死得突然,沒有遺詔,根據努爾哈赤當年定的規定,皇位只能由滿族貴族共同商議決定,此時擁有軍權和爵位的親王一共有7人,除了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外,還有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英武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多羅郡王阿達禮。

在7人中,豪格佔有明顯優勢,他自己掌管正藍旗,而正黃旗、鑲黃旗屬於皇太極,自然會擁立皇太極的兒子登基,代善是努爾哈赤的第2個兒子,掌管正紅旗,已經61歲了,經歷了努爾哈赤慘烈的戰爭之後,完全不想爭奪皇位,也傾向於豪格繼位,而濟爾哈朗是努爾哈赤兄弟舒爾哈齊的兒子,手握鑲藍旗,他不是努爾哈赤的孫子,也無爭奪皇位之心,同樣支持豪格。

阿濟格、多鐸、阿達禮雖然有爭奪之心,但是實力不足,阿濟格、多鐸作爲多爾袞的同胞兄弟,只能轉而支持多爾袞。阿達禮是代善的孫子,支持豪格。

如此看來,7人中豪格佔了4票,按理說獲得皇位勢在必得,沒有任何懸念,然而此時豪格軟弱的性格特點卻暴露出來。

豪格意外落選,優柔寡斷的性格是硬傷

在正黃旗、正紅旗中,有不少的將士支持多爾袞,他們強烈反對豪格繼位,表示“如果豪格繼承皇位,我當以身殉國”,場面就這樣僵持住了。

當時,索尼在兩黃旗中佔有統領地位,他派兩黃旗士兵包圍了崇政殿,要求諸王立皇子爲帝,此時阿濟格和多鐸勸多爾袞繼承皇位,而多爾袞卻滿肚子心眼兒,他猶豫不決,這時多鐸說,“你如果不想當,就讓我當,我名字在太祖遺詔裏”,此時多爾袞說,“肅親王(豪格)也在太祖遺詔裏,並不是只有你”。

多爾袞和豪格相互爭奪皇帝的位置 最後爲何是順治登基 第2張

多鐸於是推薦代善繼承皇位,多鐸說“我現在已經老了,勝任不了這個職位”。此時其實豪格完全有能力強行登基,畢竟支持他的人佔大多數,但此時豪格卻說了一句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話。他說“我福少德薄,並不能當此重任”,說完就甩甩袖子走了。

豪格此舉反映出優柔寡斷的性格特徵,同時還卻犯了漢人窮酸文人的毛病,豪格受到漢化影響很深,他明白滿清要想強大,離不開漢人和漢族文化,因此他不斷精修漢族文化,對漢官也多有禮遇,受此影響,豪格學會了漢人繁文縟節中的一些皮毛,本想以退爲進,讓衆人推舉他當皇帝。

可是對於這些長年征戰的武將來說,豪格的深層意思他們根本無法理解,也不想去猜,對他們來說,既然豪格不想當,那當然不能強求,而且這種軟弱的性格怎麼能統治好國家,支持者中開始產生了懷疑。

此時,精明的多爾袞接話說“既然豪格不想當皇帝,你們也沒有什麼好爭的了”。

代善聽到豪格說出這樣的言論,說了一句“你們討論吧,給我一個結論就行”,說完就走了,阿達禮看到爺爺不表態走了,也不願多說,跟着一塊離開了,多鐸則在一旁一言不發。

面對如此僵局,多爾袞知道時代變了,以前兄終弟及的傳統已經被父死子繼的思想所取代,加上此前孝莊太后曾找過自己,請求他幫助自己的兒子福臨登基,於是多爾袞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繼位無望的情況下,提議推舉皇太極第九子、年幼的福臨繼承大統,這個中立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數人的同意。

於是,福臨成爲了最終的幸運兒,是爲順治帝。多爾袞不僅順理成章當上了攝政王,更是把孝莊太后納入了後宮。

其實在這一事件中,反映出豪格的政治敏感性遠低於多爾袞,他從佔據優勢到逐步放棄權利,其自身的性格缺陷佔了主要作用,這也說明他不善權謀朝政,把控能力極弱,錯失皇位也在所難免。

豪格的死亡與其性格有很大關係

多爾袞一開始和鄭親王濟爾哈齊一同成爲輔政大臣,隨後,多爾袞權力越來越大,先後晉升爲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不但不用向順治跪拜行禮,而且不用經過順治同意就可罷免提拔官員,在這種情況下豪格的日子更加難過。

沒過多久,豪格因說錯話得罪了多爾袞,被多爾袞以順治名義削去肅親王爵位,不過不久後,豪格又因爲平定中原之亂恢復了肅親王爵位,多爾袞此舉其實是在警告豪格不要輕舉妄動,否則將招來無妄之災。

多爾袞和豪格相互爭奪皇帝的位置 最後爲何是順治登基 第3張

自那以後,豪格就老老實實在外打仗,從1646年到1647年,豪格一直在與張獻忠部隊作戰,張獻忠是李自成之後最強大的農民起義軍,豪格帶領部隊平定陝西后南下進入四川,而張獻忠從四川出擊迎戰豪格,豪格僅此一戰就擊敗了張獻忠,並將張獻忠射殺。

兩年時間內,豪格平定了陝西、四川之亂後,於 1648年2月班師回城,順治在太和殿設下宴席慰問豪格,此時豪格回京卻引起多爾袞的不滿,因爲他意識到豪格的影響力依然存在,必須要將其剷除。

豪格回城一個月之後,便出現了子吞齊、尚善吞齊喀、及公扎喀納、富喇塔、努賽等人聯名舉報鄭親王濟爾哈朗,說他“擅用銅器,修建私人府邸”,並揭發他“在衍禧王、饒餘王、貝子和託薨逝時不與福晉前往弔唁,漠視親情。且其在皇太極死時與豪格私議,妄圖謀立豪格爲君,福臨爲太子”,由此罷免了他的爵位,降爲了多羅郡王並被罰處五千兩白銀。此舉相當於拔掉了豪格的保護傘。

然後,多爾袞以“諸將請殺虎口王(豪格)”爲理由,企圖謀殺豪格,由於豪格的同胞弟弟順治小皇帝哭泣不食,豪格才得以免死。

多爾袞和豪格相互爭奪皇帝的位置 最後爲何是順治登基 第4張

順治五年(1648年),多爾袞又以豪格“隱瞞其部將冒功、起用罪人之弟”兩項罪名直接將豪格關押起來。被關押的豪格在獄中還說“趕快把我放了,不然等我出去,非要用石頭砸死那些陷害我的人”。可惜的是豪格並沒有等到那一天。

幾個月後,豪格在獄中自殺而亡,年僅39歲。

豪格死後,多爾袞吞併了他的家產,還把他的福晉納入自己後宮。

不過,多爾袞也並沒有活多久,1650年,多爾袞在打獵途中墜馬身亡,不幸去世,同樣年僅39歲。此後順治開始清算多爾袞的罪行,剝奪了多爾袞的封號,扒開墳墓挫骨揚灰,而對於豪格,順治下令恢復其肅親王封號,並配享太廟。

結語:

豪格性格優柔寡斷令其喪失了皇位,其後又因爲多爾袞的強勢和豪格的軟弱其令命喪監獄,由此也表明“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豪格和多爾袞都死於39歲,真的是天道輪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