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董卓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兩面性人物?

董卓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兩面性人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董卓,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臣,涼州軍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探尋。

董卓是東漢末年的重要人物,正是由於他擅行廢立,殘暴不仁,這才導致東漢羣雄割據,名存實亡,拉開了三國的序幕。但少年的董卓卻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俠士,那他是如何淪爲殘暴不仁的梟雄呢

一,年少從軍

董卓出身寒門,爲綸氏縣尉董君雅之子。雖然他的出身不高,但比普通老百姓好不少,衣食無憂是沒有問題的。因此董卓自小喜好行俠仗義,結交英雄豪傑,所以與羌人部落的首領關係極好。後來董卓家道中落,他只得回鄉種田。

羌人首領前來拜訪董卓,他於是殺掉家裏的耕牛盛情款待。牛在當時是重要的生產資料,私自宰殺是犯法的。羌人首領見董卓冒着坐牢的風險款待他們,於是十分感動,回家之後就蒐集了一千多頭牲畜送給董卓。由此可見董卓善於拉攏人心。

董卓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兩面性人物?

隴西太守聽說董卓有勇有謀,於是徵召他爲屬吏,讓他擔任兵馬掾,巡視邊塞,防備盜賊。涼州刺史成就聽說羌胡畏懼董卓,於是徵召他爲從事。然後董卓就帶兵討伐作亂的羌胡,救回被抓的百姓,因此逐漸靠着戰功崛起,在涼州出名。

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鞬,左右馳射。爲軍司馬,從中郎將張奐徵幷州有功,拜郎中,賜縑九千匹,卓悉以分與吏士。(三國志·卷六)

漢桓帝時朝廷擴充羽林軍,董卓就因爲驍勇善戰,很有才幹而入選。隨後董卓就升任軍司馬,跟隨護匈奴中郎將張奐討伐漢陽郡的羌胡,因功而升任郎中,還獲賜絲絹九千匹。但董卓並沒有驕傲自滿,而是把這些絲絹全都分給了自己的部下。可見此時的董卓是一個體恤下屬的好上司,與後來殘暴不仁的董卓完全判若兩人。

二,戰功崛起

不久董卓升任廣武縣令,然後又升任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等職,繼續與羌胡作戰。此後董卓歷經大小百餘戰,立功無數,逐漸成爲東漢的重要將領。但隨後董卓就因犯罪而被免職,可上天偏偏照顧董卓,很快就給了他興起的機會。

幷州刺史段熲見董卓很有才能,於是把他推薦給司徒袁隗,然後董卓就擔任袁隗的下屬。自此董卓與德高望重的汝南袁氏搭上了線,進入了人生的快車道,很快就升任幷州刺史與河東太守,成爲地方大員。

光和七年(184年),黃巾之亂爆發,董卓於是改任中郎將前去討伐,結果卻因戰敗而被免職。但上天不願董卓就此埋沒,很快就給了他第二個機會。不久羌人在就涼州掀起大規模反叛,還在中平二年(185年)攻入三輔地區。漢靈帝於是讓董卓官復原職,跟隨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前往討伐叛軍。

不久皇甫嵩因爲遭宦官陷害而免職,由車騎將軍張溫接替他領軍平叛。董卓則擔任破虜將軍,跟隨張溫作戰。此後漢軍與叛軍交戰激烈,互有勝負,陷入持久戰。隨後兩軍在隴西大戰,漢軍分六路出擊,結果五路慘敗,只有董卓一路憑藉智謀全身而退,因此他獲封斄(tai)鄉侯。

中平五年(188年),叛軍聲勢更加浩大,再次攻入三輔地區。漢靈帝於是任命董卓爲前將軍,讓他隨將軍皇甫嵩前往平叛。董卓於是隨皇甫嵩拼死作戰,擊敗叛軍。

隨後叛軍因內訌而瓦解,朝廷於是讓董卓入京擔任少府,把軍隊交給皇甫嵩節制。但此時的董卓手握重兵,並顯露出梟雄的一面,以羌亂未平爲由公然抗命。

董卓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兩面性人物? 第2張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任命董卓爲幷州牧,再次讓他交出兵權。但董卓仍舊拒絕交出兵權,還駐兵河東觀望形勢。很快上天就給了董卓第三次機會,把他推上了權力的鼎峯。

三,入京掌權

不久漢靈帝去世,子後少帝劉辯即位。隨後後少帝的舅舅大將軍何進爲了逼迫妹妹何太后剷除宦官,於是命董卓帶兵入京。接着何進集團與宦官集團集團內訌而兩敗俱傷,何進死於此次內鬥,宦官集團則被一舉消滅。東漢因此陷入權力真空,爲董卓掌權提供了便利。

是時洛中貴戚室第相望,金帛財產,家家殷積。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後葬,開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亂公主,妻略宮人,虐刑濫罰,睚眥必死……(後漢書志·卷七十二)

董卓進京後收編何進餘部,牢牢控制了洛陽,接着趕走司空劉弘,由自己取而代之。隨後董卓爲了立威,強迫百官同意廢后少帝,擁立漢獻帝劉協。接着董卓就自封相國、郿侯,獨攬大權,還殺害後少帝與何太后,肆意殘害官員與百姓。此時董卓成了權臣,爲東漢實際的最高掌權人,但也變爲惡魔,已非少時有情有義的董卓。

四,羣雄討伐

董卓廢帝掌權後擔心天下不服,於是採納尚書周毖與城門校尉伍瓊的意見,任命韓馥爲冀州刺史、劉岱爲兗州刺史、孔伷爲豫州刺史,讓他們出鎮地方。但韓馥等人都不滿董卓擅行廢立,胡作非爲,於是聯合各地官吏一起來討伐他。然後關東羣雄就推舉袁紹爲盟主,在初平元年(190年)興兵二十萬討逆。

董卓見關東羣雄聲勢浩大,擔心自己無法抵禦,便想要強迫百官與洛陽百姓遷往長安。爲了迫使百官同意,董卓進行武力威脅;面對百姓,董卓則放火燒屋,派人強制他們西遷;另外董卓還盜挖邙山的帝陵與公卿陵墓聚攬財寶。然後洛陽被大火燒爲灰燼,成爲廢墟。

董卓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兩面性人物? 第3張

雖然董卓畏懼西逃,但關東羣雄仍害怕他而不敢西進,只有長沙太守孫堅等少數將領積極進兵,擊敗董卓後進入洛陽修復被毀的宗廟。董卓於是派東中郎將董越守黽池,中郎將段煨守華陰,中郎將牛輔屯安邑來阻止關東羣雄繼續西進。

五,惡有惡報

董卓到了長安後自封太師、尚父,乘坐與皇帝無異的馬車,還大肆封賞族人,任用親信把持朝政。然後董卓繼續胡作非爲,不但對百官態度傲慢,殘酷對待百姓,還大肆搜刮錢財與糧食,修建郿塢作爲自己的養老的堡壘。

董卓的殘暴自然激起了百官的不滿,於是司徒王允、尚書僕射士孫瑞等人謀劃刺殺董卓。恰好董卓義子中郎將呂布因爲與董卓侍女私通而心懷恐懼,加之被董卓猜忌而心懷怨恨,便被王允策反。初平三年(192年),王允便與呂布合謀殺了董卓,誅滅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