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在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都誕生了哪些清官?

在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都誕生了哪些清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所謂亂世出英雄。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歷朝歷代,平頭老百姓最痛恨的恐怕就是貪官污吏了,時至今日情形也還是一樣。三國時代,是一個精彩紛呈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其實三國時期也是清官很多的時代,我們爲大家盤點一下。

蜀漢:諸葛亮、鄧芝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亮給後主劉禪上表稱自己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這是諸葛亮給後主劉禪上的一封奏表,諸葛亮對劉禪說:成都有800株桑樹,15傾薄田,家裏子弟完全可以靠這些供給衣食。至於我自己,在外做官衣食住行有朝廷提供,沒有別的需要,因此我也不治產業,這樣纔算不辜負陛下。等到諸葛亮去世,果然如他所說,一個蜀漢丞相,爲了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卻如此清貧,諸葛亮的確可以作爲廉潔奉公的楷模。

在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都誕生了哪些清官?

除了諸葛亮,蜀漢後期重要大臣鄧芝也是不治產業,非常清廉,據記載鄧芝爲將二十多年,賞罰明斷,體恤士卒。身上的衣食取自官府,從未經營過私產,妻兒甚至還有忍飢挨餓之時,死時家中也沒有多餘財物。

曹魏:夏侯惇、滿寵

翻看《三國志》相關傳記,我們會發現曹魏的清官比蜀漢還要多。據記載:夏侯惇,“性清儉,有餘財輒以分施,不足資之於官,不治產業。”夏侯惇一生出生入死,跟隨曹操屢立戰功,最後官至大將軍,卻清廉自守,有點錢財就分給別人,從來不大手大腳花國家一分錢,而且也不治產業。

據《三國志·滿寵傳》記載:”景初二年,以寵年老徵還,遷爲太尉。寵不治產業,家無餘財。曹芳詔曰:‘君典兵在外,專心憂公有行父、祭遵之風。賜田十頃,谷五百斛,錢二十萬以明清忠儉約之節焉。’“滿寵與夏侯惇都”不治產業“。夏侯惇是有餘財分給別人,滿寵官居太尉,卻家無餘財。

另外還有一個叫徐邈的“賞賜皆散與將士、無人家者”,這個人把皇帝的封賞全部給自己手下的將官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魏明帝曹睿評價他:“歷事四世,出統戎馬,入贊庶政,忠清在公,憂國忘私,不營產業,身沒之後,家無餘財,朕甚嘉之。”

孫吳:朱桓

不僅蜀漢曹魏如此,孫權手下也是如此。大將朱桓:“愛養吏士,贍護六親,俸祿產業,皆與共分。及桓疾困,舉營憂戚。年六十二,赤烏元年卒。吏士男女,無不號慕。又家無餘財,權賜鹽五千斛以周喪事。”這個人也是廉潔奉公的典型,甚至去世之後,喪事還是孫權給辦理的。

在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都誕生了哪些清官? 第2張

三國時期爲何有如此多的清官呢?其實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漢末亂世,經濟衰退,統治者提倡節儉的風氣以恢復經濟。無論是曹操、孫權,還有劉備,都是胸懷大志的,都把統一中國作爲自己的歷史使命,因此不耽於享樂。比如曹操,史載一生提倡節儉,曾經帶頭殺死了穿着比較奢華的兒媳婦。

第二,社會風氣鼓勵爲官者清廉奉公。據《三國志·毛玠傳》,曹操任用毛玠與崔琰負責選拔人才。“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潔自勵……”推薦選舉官員只選清廉正直的,這大大改善了社會風氣。

第三,當時的讀書人品的比較高尚,沒有過於追求享樂的壞習慣。經過兩漢的培養,士人的氣節非常高尚,他們崇尚道德的力量,而清廉是道德高尚的標準之一。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