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牛僧孺有哪些成就與作爲?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牛僧孺有哪些成就與作爲?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牛僧孺(780年~848年) ,唐安定鶉觚(今甘肅省靈臺縣)人,字思黯。晚唐大臣,牛李黨爭中“牛黨”領袖。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居於長安。貞元進士。元和三年(808),以賢良方正對策,與李宗閔、皇甫湜俱第一,因指斥時政,觸怒宰相李吉甫(一說與李吉甫無關),不敘用。穆宗初,以庫部郎中知制誥,徙御史中丞相,清理冤獄,懲治貪賄賂,擢戶部侍郎,以不受賄賂,得賞識。長慶三年(823),以本官同平章事,遷中書侍郎。敬宗立,出爲鄂州刺史、武昌節度使。在任凡五年,修武昌城垣,除賦役積弊。大和四年(830),以李宗閔薦,還任兵部尚書、同平章事。次年,西川節度使李德裕奏納吐蕃守將之降,並收復維州,他命以降將及維州還吐蕃,人多非議。六年,因罷相,出爲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副大使。開成初,爲東都留守,與白居易等交往吟詠。後出爲山南東道節度使。武宗時,李德裕用事,累貶循州長史。其思想主張揚“人道”,抑“天道”,“興衰由人”,反對“不務爲政而務稱天命”,批判陰騭果報之說。宣宗立,還爲太子少師。著小說《玄怪錄》十卷,《全唐文》存文二十一篇,《全唐詩》存詩四首。

牛僧孺有哪些成就與作爲?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主要成就

治鄂之功

唐中葉,鄂州(州治江夏縣,在今武漢市武昌區)成爲東南貢賦轉運中心,地位日顯重要。寶曆元年(825),唐敬宗命宰相牛僧孺出任鄂州刺史、武昌軍節度使,領鄂、嶽、蘄、安、申、光等6州。牛僧孺在鄂6年,裁撤冗員,整肅吏治,減輕民賦,頗有政聲。其間,他奏請廢沔州,並漢陽、漢川於鄂州,開始將漢陽、江夏納入同一行政區。江夏縣原爲土城,牛僧孺分期將其建爲磚城,使之北臨沙湖,南抵紫陽湖,規模空前宏大,爲唐宋時期鄂州商業的繁榮和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文學創作

牛僧孺好學博聞,青年時代就有文名。他和當時著名詩人白居易、劉禹錫等常往來唱和,這在《唐詩紀事》中見到他的一些軼事和詩作。在文學上,他突出的是寫了卷帙浩繁的《玄怪錄》傳奇十卷。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造傳奇之文,薈萃於一集者,唐代多有,而煊赫者莫如牛僧孺之《玄怪錄》”。據學者論,牛僧孺的《玄怪錄》已佚,現僅可從《太平廣記》之中看到引篇。就此而論,雖然他的傳奇多寫怪異奇幻,在現實意義和藝術性上不如蔣防的《霍小玉傳》、元稹的《鶯鶯傳》、陳鴻的《長恨歌傳》、白行簡的《李娃傳》、沈既濟的《枕中記》、李公佐的《南柯記》、楊巨源的《紅線傳》等。但如他的《韋協律兄》《崔書生》等,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很高的藝術價值。

牛僧孺傳奇多寫怪異奇幻,現存《崔書生》、《齊推女》、《郭元振》數篇。《崔書生》講述好植花竹的崔書生與王母第三十女玉卮娘子相戀,卻被崔母懷疑狐媚而被迫分離的愛情悲劇。《齊推女》主要描述隴西李某得妻子被西漢長沙王吳芮的魂魄驚嚇而死,李某向田先生訴冤,齊推女得以死而復生的故事。《郭元振》是牛僧孺現存傳奇中最爲知名的一篇,講述名將郭元振勇除爲禍一方的豬精烏將軍的傳說,情節頗類似《西遊記》中通天河遇鯉魚精的情節。

牛僧孺有哪些成就與作爲?後世對他的評價如何? 第2張

歷史評價

史學家岑仲勉就歸還維州對牛僧孺有異議。他評論說,大中三年(849年),正牛黨執政時期,離歸還維州僅僅18年,而這次吐蕃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來投,急詔令盡力收復。爲何此次便不再“守信爲上”?李德裕要收復維州時,牛黨說“維州緩而關中急”,此時怎麼來個180度大轉變?!收復維州,作用與謀通南詔制衡吐蕃相同,正是釜底抽薪,圍魏救趙。不收維州,則劍南節度所控制的西山八國蕃落,都被割斷,藩籬盡失,李德裕數年苦心孤詣,經營劍南邊疆,剛有好轉,牛僧孺幾句話便讓他所有的努力化爲泡影,李德裕怎麼能不恨牛僧孺。歸還維州帶來的另一個嚴重後果就是斷絕了外族內附之心——來投靠也讓你給遣送回去給宰了!誰還敢叛族內附?後來文宗意識到這一點,對牛僧孺相當不滿。綜上所述,牛讓李歸還維州純粹因私怨,以私害公。

李昂:精金古器以比況君子,卿宜少留。

劉昫:僧孺識量弘遠,心居事外,不以細故介懷。洛都築第于歸仁裏。任淮南時,嘉木怪石,置之階廷,館宇清華,竹木幽邃。常與詩人白居易吟詠其間,無復進取之懷。

僧孺貞方有素,人望式瞻。(《舊唐書》)

宋祁:僧孺、宗閔以方正敢言進,既當國,反奮私暱黨,排擊所憎,是時權震天下,人指曰「牛李」,非盜謂何?逢吉險邪。(《新唐書》)

費樞:僧孺與李宗閔植黨排擊所憎,權震天下,起搢紳之祻四十餘年,史官目之盜儒,顧何足道哉。然始能卻韓公武餉錢,致位宰相,今取而附之廉吏,使夫人有以見貪墨之事,如僧孺輩,猶知恥而不爲,是不可爲也。(《廉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