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末三國時期,都有哪些豪俠之氣的記載?

漢末三國時期,都有哪些豪俠之氣的記載?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互相之間都是非常講義氣的。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遊俠在中國古代社會是一種特殊的人羣,最先興起於春秋戰國,至漢初其勢力發展日盛。西漢初立,因人們尚武和寬鬆的政治環境,爲遊俠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以至於漢武帝不得不重點對遊俠進行打擊,以穩定社會。

但兩漢三國,遊俠之風其實一直在延續,很多三國人物的傳記中都有“豪俠之氣”的記載:

徐庶——爲人報仇殺人,後洗心革面

漢末三國時期,都有哪些豪俠之氣的記載?

看到徐庶殺人是不是很意外,明明是個儒雅之士,居然會提劍殺人?據《魏略》記載,公元189年徐庶爲人報仇,而後用土白粉塗於臉上,披散着頭髮逃走,被官吏抓住。官吏問徐庶叫什麼名字,徐庶一句話也不說。

官吏於是把徐庶綁在柱子上作出準備肢解的樣子,並擊鼓下令周圍市場裏的人出來辨認,但都不敢說認識這個人。後徐庶的黨羽一起來將徐庶救走。徐庶經過這次事情後,於是不再舞槍弄棒,一改自己平時的氣節去求學。

這段記載其實說明,徐庶作爲一個寒門出身的人,年輕的時候就是社會上的一個遊俠兒,爲了義氣(或者錢)替人報仇,結果被抓了,差點被當街肢解,幸虧被同黨救走了。經過這次事情,徐庶很受觸動,不再放蕩遊俠,開始專心讀書,這纔有了日後的名士徐庶。

典韋——性格任俠,爲人報仇出名

典韋,曹操的貼身護衛,他是陳留己吾人。他形貌魁梧,膂力過人,有大志氣節,性格任俠。當時,襄邑劉氏與睢陽人李永爲仇敵,典韋便爲劉氏報仇。李永曾任富春長,家中備衛甚爲嚴謹。典韋於是駕車,載着雞酒,僞裝正在等候別人的閒人。

等到李永出府時,典韋便懷匕首向前截殺李永,並殺李永妻,再慢慢走出來,取出車上刀戟,步行離去。由於李永的住處靠近集市,整個集市的人都震驚了。雖然有幾百個人追趕典韋,但卻無人敢近。典韋行了四五里,遇上李永的夥伴,雙方激戰。不久,典韋脫身而去,自此爲豪傑之士所賞識。

史書中關於典韋記載原文是“有志節任俠”,有志節好理解,就是有志氣有氣節,任俠的意思其實就是以抑強扶弱爲己任,屬於“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那種。如果高度上升一點,也可以像金庸大師所描述的那樣“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夏侯惇——14歲爲老師殺人

漢末三國時期,都有哪些豪俠之氣的記載? 第2張

夏侯惇是西漢太僕夏侯嬰之後,夏侯淵族兄,勇猛善戰。不同於《三國演義》裏,真實歷史上夏侯惇是曹操最信任的大將,曹魏八虎騎之首。曹操勢力不斷擴大之後,除了曹操,曹魏軍隊中夏侯惇是當之無愧的第二人。

從一件事可以看出夏侯惇身上的“俠氣”,十四歲時夏侯惇跟隨他的老師求學,有人羞辱他老師,夏侯惇直接把那人殺死了,自此名聲遠播,人人稱讚。十四歲在今天不過是一個初中生,但夏侯惇當年居然直接提刀殺人,一方面顯示了他對老師的尊重愛護,另一方面展現的就是他的勇武豪俠之氣。

司馬遷在《史記》單獨有一篇《遊俠列傳》,記載了秦末漢初的一些民間“大俠”;金庸大師用許多作品爲每一箇中國人建立了一個“武俠世界”。可見遊俠、俠義精神在中國社會的重要性,記得曾經有人總結道:“中國老百姓最喜歡兩種人,一種是清官,另一種是大俠。”

清官,表達了老百姓對政治環境的理想狀態,那就是希望政治清明,不要貪贓枉法,不要壓迫百姓;大俠,表達了老百姓對正義、對邪惡,希望有大俠來守衛他們,希望“鋤強扶弱”、“路見不平”的俠義精神能夠讓他們有一個安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