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正史中的趙雲讓人難以捉摸!怎麼理解趙雲做的這三件事?

正史中的趙雲讓人難以捉摸!怎麼理解趙雲做的這三件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正史中的趙雲讓人難以捉摸!怎麼理解趙雲做的這三件事?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本篇所談的是《三國志》等史料中的趙雲,並非《三國演義》裏,被羅貫中虛構而出的那位“無敵戰神”。所以趙雲的這三件怪事,就不能用《三國演義》去解釋了。下面先看趙雲的第一件奇怪事。

正史中的趙雲讓人難以捉摸!怎麼理解趙雲做的這三件事?

一、趙雲的資格、功績都那麼高,爲啥卻被魏延超越?

在劉備奪漢中後,曾妙手一點,讓魏延當了漢中太守。不但甩了張飛,而且一下子,就讓魏延後來者居上,壓住趙雲一頭。這事,怎麼看怎麼奇怪。

因爲魏延雖在後期威風八面,儼然成了蜀漢第一名將。但無論何時,他跟趙雲比起來,顯然都要矮一頭!須知,趙雲並非沒有統兵之才的。比如入川戰鬥中,趙雲跟張飛一樣,都是獨自統領一彪人馬,殺入西川的。

正史中的趙雲讓人難以捉摸!怎麼理解趙雲做的這三件事? 第2張

而魏延呢,卻是在劉備入川時,才帶着曲部追隨了劉備。所以趙雲統兵入川時,魏延都沒資格跟趙雲比。可哪料才短短五年,魏延就成了一方封疆大吏了。面對這種變化,爲何趙雲沒有據理力爭呢?

莫非趙雲不敢?錯!須知在劉備剛拿下西川后,由於太興奮而大肆封賞手下,此刻獨有趙雲出頭,直言勸諫劉備:現在不是狂歡的時候,應收攏西川民心爲用。一句話說醒了劉備,根本不是不敢!

正史中的趙雲讓人難以捉摸!怎麼理解趙雲做的這三件事? 第3張

所以,真正的原因是,趙雲從來不跟同事爭短長!關羽,因黃忠受封四方將軍,跟自己平起平坐,而大怒。張飛因劉巴輕慢自己,而大怒,魏延就更別提了,跟楊儀水火不容……

但問題是,關羽最終被同事,糜芳、劉封、孟達等組團坑死,張飛和魏延被自己人所殺掉。再看趙雲卻善終了,這就是差距!所以,“不跟同事爭短長”,藏有人生智慧。對這點,恐怕參加了工作的人,都認可吧。雖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同時,江湖也有水清處!

正史中的趙雲讓人難以捉摸!怎麼理解趙雲做的這三件事? 第4張

二、劉備爲啥不給趙雲表現機會?

趙雲武功高強,有統兵能力,可翻看趙雲履歷,最牛的戰績,卻是長阪坡救阿斗。但從當時的歷史情況等分析,是不會發生如《三國演義》所渲染的那般驚天動地的血戰的。

真實的情況,極有可能是趙雲依靠機警,懷揣阿斗,巧妙避開曹兵,最終迴歸到了劉備陣營。因爲趙雲的任務,就是千方百計地保證阿斗安全,豈能如《三國演義》中所寫的那般逞英雄?

正史中的趙雲讓人難以捉摸!怎麼理解趙雲做的這三件事? 第5張

也正是因趙雲機警過人,劉備這才經常命趙雲看顧家小,這纔有了趙雲僅是保鏢之說。實則趙雲的作用,豈是一個保鏢所能概括?比如,趙雲任過主騎,即統領劉備身邊精銳部隊的戰將。但最重要的任務,依然是保證劉備安全。

故而,劉備爲啥不給趙雲表現機會?道理很簡單,趙雲表現去了,誰來保障劉備的安全?你讓張飛再保護一次劉備家小?搞不好,張飛就又敢弄丟一次。因爲論機警,張飛比不過趙雲。

正史中的趙雲讓人難以捉摸!怎麼理解趙雲做的這三件事? 第6張

所以,真實的趙雲,是劉備的親信,不離老大左右的人物。皆知,這樣的人物,從來都是見官大三級,久而久之必會招人恨,或鬧出啥幺蛾子來。但爲啥趙雲卻人見人愛,清白致死?

這就是藏在這件奇怪事中的,趙雲的第二種人生智慧:管得住自己的嘴和手!即,不該說的,從來不說!不該拿地,從來不拿!更不會狐假虎威,給別人臉色看,甚至還去撈好處。自然,擁有了這種人生智慧,就不會樹立敵人或仇人。

正史中的趙雲讓人難以捉摸!怎麼理解趙雲做的這三件事? 第7張

三、爲啥趙雲只敢得罪劉備?

倘若說“不跟同事爭短長”和“管得住自己的嘴和手”,是一種保守的人生智慧,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話。顯然,有保守就必須要有“進取”,不然就成了一條腿走路了。那麼代表趙雲進取的人生智慧是啥?

正是趙雲只敢得罪劉備。前面說過劉備拿下漢中後,趙雲勸諫劉備別興奮過頭,要收攏人心。而在劉備不顧一切發動夷陵之戰時,又是趙雲,勸諫劉備,不能打東吳,國賊是曹丕……

正史中的趙雲讓人難以捉摸!怎麼理解趙雲做的這三件事? 第8張

這其實已經超出了勸諫範疇,上升爲得罪了。因爲趙雲的這兩次所謂勸諫,都是他一人挺身而出,連諸葛亮都不敢多嘴。那麼趙雲爲啥要這樣做?很奇怪是嗎?因爲通俗來言,趙雲都不敢得罪同事,咋就偏要得罪老大呢?

答案就是:只有對熟悉並理解自己的人,才能直言!換個角度說就是:確定對方不會對傷害自己,纔敢直言!

正史中的趙雲讓人難以捉摸!怎麼理解趙雲做的這三件事? 第9張

趙雲之所以捨棄公孫瓚追隨劉備,就是因他看準了劉備這個人。故而纔有了,趙雲只敢得罪劉備這等怪事。但對其他人,甚至包括諸葛亮,卻都顯得那麼謙遜。用個不恰當的比喻就是,孩子爲啥只敢跟父母放肆?還不是因爲確信父母不會傷害自己嗎?

所以才說:直言雖好,但請先確信,自己不會因直言而遭受傷害。不然的話,還是改用另一種方式說話爲好。這其實就是趙雲的“進取”,依然是攻中有守!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