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程咬金簡介 唐朝開國名將盧國公程咬金生平

程咬金簡介 唐朝開國名將盧國公程咬金生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程咬金(589—665)漢族,中國濟州東阿斑鳩店人(現山東省東平縣斑鳩店),唐朝開國名將,原名咬金,後更名知節,字義貞,唐朝大將,封盧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十九。程咬金還是小說、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影視作品中描述的是,程咬金爲了生活,被迫劫道,後與十八條好漢聚義瓦崗寨,反抗暴隋的故事。程咬金是一員福將,其三板斧相當厲害。

程咬金簡介 唐朝開國名將盧國公程咬金生平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這兩句俗諺,中國人耳熟能詳。如果不是這兩句俗語,估計提起程知節,除研究歷史的學者以外,肯定會面對茫茫然的臉,幾乎沒有人知道是誰。所以,通俗

據史書記載,程咬金“少驍勇,善用馬槊。”(《舊唐書·程知節列傳》)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統治殘暴,驕奢荒淫,連年大興土木,不斷對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蕪,民不聊生,最終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起義後,義軍相繼發展到百餘支之多,每支義軍少則數百人多至10餘萬,但規模都不是很大,同時也沒有政治目標,基本上是流動作戰,四處搶掠。程咬金爲此聚集鄉里豪傑共保鄉里,以備義軍。由此可見他的出身應是地主階級。

經過七個年頭戰爭磨練,農民起義軍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逐漸克服地域觀念,散而復聚,走向聯合。至大業十三年左右,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三支強有力的起義軍,即:翟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竇建德、劉黑闥領導的河北義軍和杜伏威、輔公祏領導的江淮義軍。到了此時,程咬金這種地方的自保勢力已經無法維持下去,最後投奔了瓦崗軍李密部。

瓦崗軍原爲東郡韋城(今河南浚縣東南)人翟讓所創,曾多次粉碎隋王朝的進剿。大業十二年(616年),曾參加楊玄感起兵的隋貴族後裔李密來到瓦崗寨,李密長於謀略,使瓦崗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翟讓遂主動推李密爲主,上其號魏公。李密掌握大權之後,政治野心逐日暴露。爲保住個人獨攬大權,他拉攏程咬金、秦叔寶等新歸附的人,以二人爲“內軍”驃騎。“內軍”是李密從軍中挑選的8000個“勇士尤異者”,隸屬四位驃騎將,又分爲左右兩隊,主要任務是保護李密。李密對內軍十分滿意,常說:“此八千人可當百萬。”(《舊唐書·程知節列傳》)此後程咬金改名爲程知節,大業十三年(617年)十月,正在瓦崗軍新老勢力矛盾逐漸尖銳化之際,李密搶先下毒手,設計斬殺了翟讓,獨掌大權。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陽守將王世充挑選精銳兵馬2萬餘人,馬2000餘匹,屯兵通濟渠(今河南孟縣境內)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橋,以便與瓦崗軍決戰。李密在邙山南麓擺陣迎戰王世充,程知節領內馬軍,與李密安營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陽市北)上,單雄信則領外馬軍,安營在偃師城(今河南偃師東)北。王世充部隊到達後,立即派出數百騎兵攻打單雄信。李密遂派程知節和裴行儼前去支援。裴行儼率先衝向敵陣,結果中流矢墜馬。程知節前去營救,立殺數人,王世充軍稍退,他乘機抱起裴行儼撤退。由於載了兩個人,程知節的戰馬負擔過重,被王世充軍追上。程知節不忍將裴行儼丟下,結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過”,程知節回身折斷其槊,將執槊之敵斬於馬下,王世充軍不敢追趕,二人這才返回本軍。此戰,由於李密指揮不利,瓦崗軍包括程知節和裴行儼在內,共十餘員驍將遭受重創,實力大損。不久,李密戰敗降唐,瓦崗義軍失敗。

瓦崗軍失敗後,程知節和許多將領(其中包括秦瓊)因走投無路,而降於王世充。王世充得到程知節和秦瓊後,接遇甚厚。雖然如此,但是二人皆不滿王世充多詐。程知節曾對秦叔寶說:“世充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爲咒誓,乃巫師老嫗耳,豈是撥亂主乎?”(《舊唐書·程知節列傳》)秦叔寶亦有同感,於是兩人開始找機會離開王世充。

武德二年(619年)閏二月十九日,王世充率部進犯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屬河南),王世充任命程知節爲將軍,還任命秦叔寶爲龍驤大將軍。王世充與唐軍交戰於九曲(今河南宜陽西北)。程知節、秦叔寶、吳黑闥、牛進達等都帶兵上陣,率幾十個親信騎馬向西跑了一百來步,然後下馬向王世充行禮,說道:“荷公接待,極欲報恩。公性猜貳,傍多扇惑,非僕託身之所,今謹奉辭。”(《舊唐書·程知節列傳》)隨即投奔投奔唐軍。王世充懾於二人的威名,不敢追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