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咸豐皇帝的陵墓偏移導致國運衰退

咸豐皇帝的陵墓偏移導致國運衰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1644年,明朝將領吳三桂“衝冠一怒爲紅顏”,將清軍從東北地區引入關內,之後歷經二十餘年不斷征戰中國全境皆爲清朝天下,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也就此展開。

清朝的歷代皇帝中除了末代皇帝溥儀沒有建造陵寢之外,其餘的帝王都建有自己的陵寢。這些陵寢都分佈在河北遵化的馬蘭峪以及易縣的樑格莊分別建立了陵園,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清東陵和西陵。這裏不僅埋葬這歷代皇帝的屍骨,而且這些帝王的皇后已經嬪妃、公主等女性也都隨葬於此。在當初選址的時候,古人充分運用了中國傳統的風水格局理念,將這塊土地賦予了神聖的意義,營造出永恆不朽的意象。

咸豐皇帝的陵墓偏移導致國運衰退

網絡配圖

其實對於古代歷史稍微有點研究或者是瞭解的人都知道,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在追尋一種長生不老,能夠永遠延續自己富貴榮華的方法,從剛開始的煉製仙丹妙藥以求長生不老,再到最後對於這種幻想破滅。這些帝王們已經對之前的這些方法可以說已經失去了希望,他們轉而去建造富麗堂皇的陵寢,來安慰自己在死後仍能在地宮裏享受九五至尊的皇權。當然了,這些也只不過是生前掌握國家大權的帝王們對自己去世之後情形的一種希冀罷了。

對於滿清王朝最後的覆滅,也有人從帝王陵寢的風水格局上作出了不一樣的解釋。這些人認爲從咸豐皇帝下葬的定陵開始,這些陵寢就開始偏離了原本正常的軌道。也不知道是當時工匠們的大意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從這個陵寢開始就開始向北發生了一點偏移,然後接下來的陵寢也都受到了影響,與正常的軌道偏離的越來越遠。這也就造成了清朝的皇位難以繼續延續,結合真實的歷史看來,也確實從咸豐朝開始整個國家就開始走了下坡路,直至最後滅亡,好像也有那麼一點道理。

清朝帝王的這兩個帝陵從建制到主要建築的造型基本上都是仿照明朝的樣式建造的,都是將墓葬集中在最中心然後再統一安排總入口,只有一條路能夠直接到達最中心的陵寢。而且在陵區中建造了不少的石像、碑刻、牌樓等建築,和歷代帝王以及他們的妃嬪們所對應,形成了一套相當嚴謹的制度規則。

咸豐皇帝的陵墓偏移導致國運衰退 第2張

網絡配圖

在東陵裏面的十五座陵寢都是按照“居中爲尊”、“尊卑有別”的傳統理念來設計排布的。處在最中心最高處的就是入關的第一位清帝順治的孝陵,處於最中心的中軸線上,然後兩側再往下就是按照輩分往下排列。兩側的陵寢就這樣形成了一個大的扇形,體現了家族的主從隸屬關係,也表明了大清江山基業千秋萬代的美好願景。

而西陵則又有些不同了,雖然也嚴格遵守了這種家族輩分的排列,但是又沒有拘泥於這整個體制。從佈局上來看更加的合理化,而且形式更加多樣化,內涵也變得豐富起來。這裏總共有四座帝王的陵寢,在規模和建築上都反應出了清王朝由盛轉衰的整個過程,這其中的泰陵可以說是衆多陵寢中的集大成者。

無論是它的規格建制還是陵寢建築物的雕刻等方面都集中反應了清王朝鼎盛時期的那種恢弘氣勢,牌樓以及碑刻的精細程度以及各種樓閣建造的巧妙讓我們現代的工匠都歎爲觀止。即使是現在機器工業時代,我們都很難再做出這類精美的藝術品。而我們再看崇陵的時候,它的規模就要小很多了,相比之下它的文物價值就要比其他陵寢小一些,但是畢竟是皇家的陵寢,在文物研究的價值上還是能發揮很大的作用的。

咸豐皇帝的陵墓偏移導致國運衰退 第3張

網絡配圖

這個王朝的最後一代帝王的陵墓其實在二十世紀初就開始建造了,但是由於當時的社會局勢早就已經是風起雲涌,各地革命的浪潮一波更比一波高漲,積壓在勞苦大衆心中的憤怒攢到了最高點,紛紛響應革命人士的號召,投身到這個大浪潮裏面去。最終這個歷經二百多年的封建王朝還是避免不了被滅亡的宿命。紫禁城從此不再有它的神祕感,末代皇帝的陵寢建造工程也就此告一段落。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