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治有多少兒子?唐高宗兒子們的下場是什麼

李治有多少兒子?唐高宗兒子們的下場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治有多少兒子?唐高宗李治,唐朝第三代皇帝,在歷史上唐高宗的褒貶不一,在位期間,一改唐太宗晚年的弊政,使唐朝疆域達到史上最大的時候,後期權力漸爲武后掌握,也使唐朝最終被武周所替換。李治的兒子有多少呢?

燕王李忠(母宮人劉氏)(643年-664年),字正本,唐高宗李治長子,母親是後宮的宮人劉氏。貞觀二十年(646年)時,封李忠爲陳王;永徽元年(650年)時,更拜李忠爲雍州牧。永徽三年(652年)立李忠爲太子,六年(655年)爲他元服。656年)廢太子李忠爲樑王,立李弘爲皇太子。又加封梁州都督,賜甲第,實封戶二千,物二萬段,後來又轉封爲房州刺史。顯慶五年(660年),迷信之事被發現,遂被廢爲庶人,遷徙至黔州,被囚禁在以前李承乾的故居。麟德元年(664年),武后遂將李忠賜死於黔州,李忠得年僅二十二歲,第二年,李弘向高宗請求收葬李忠,高宗同意。神龍初年,追封燕王,贈太尉、揚州大都督。無子。

原悼王李孝(母宮人鄭氏)(?—664年),唐高宗第二子。永徽元年(650年),封許王。三年(652年),拜幷州都督。顯慶三年(658年),累除遂州刺史。麟德元年(664年)去世,贈益州大都督。神龍初,追贈原王、司徒、益州大都督。

李治有多少兒子?唐高宗兒子們的下場是什麼

澤王李上金(母宮人楊氏)(?-690年),唐高宗第三子,母親是宮人楊氏。高宗剛即位時,封上金爲杞王;永徽三年(652年),讓他遙領益州大都督;乾封元年(666年),封爲壽州刺史,又歷任過漉州刺史。永隆二年(682年),封上金爲沔州刺史、素節爲嶽州刺史,不准他們再幹預朝政。嗣聖元年(684年),上金、素節、義陽公主與宣城公主奔高宗之喪,同年封上金爲畢王,又改封爲澤王、蘇州刺史;垂拱元年(685年),改封爲陳州刺史;永昌元年(689年),授太子左衛率,改封爲隨州刺史。載初元年(690年),武承嗣要求周興誣告上金與素節謀反,於是將他們兩人召回洛陽後交付御史臺處理。後來素節在南龍門驛被殺害,上金得知後相當恐懼,遂上吊自殺。死後,他的七個兒子流放顯州,其中義珍、義玫、義璋、義環、義瑾、義璲都死在當地,僅剩義珣存活。唐中宗復位後,恢復上金的官爵,並以義珣爲嗣澤王。

許王李素節(母蕭淑妃)許王李素節(646年?—689年),唐高宗李治第四子,母爲蕭淑妃。有同母姐妹義陽公主、宣城公主。初封雍王,658年封郇王。儀鳳二年,禁錮終身,又改於嶽州安置。永隆元年,轉嶽州刺史,後改封葛王。則天稱制,又進封許王,累除舒州刺史。天授中,與上金同被誣告,追赴都,行至都城南龍門驛,被縊死,年四十三,則天令以庶人禮葬之。中宗即位,追封許王,贈開府儀同三司、許州刺史,仍以禮改葬,陪於乾陵。

素節被殺之時,子瑛、琬、璣、易等九人併爲則天所殺,惟少子琳、瓘、璆、欽古以年小,特令長禁雷州。神龍初,封瓘爲嗣許王。開元初,封琳爲嗣越王,以紹越王貞之後。璆爲嗣澤王,以繼伯父澤王上金之後。琳,官至右監門將軍,卒。瓘,開元十一年爲衛慰卿。以抑伯上金男不得承襲,以弟璆繼之,遽譴瓘爲鄂州別駕。於是下詔絕其外繼,乃以故澤王上金男義珣爲嗣澤王,江王禕爲信安郡王,嗣蜀王褕爲廣漢郡王,嗣密王徹爲濮陽郡王,嗣曹王臻爲濟國公,嗣趙王琚爲中山郡王,武陽郡王繼宗爲澧國公。瓘累遷邠州刺史、祕書監、守太子詹事。璆性仁厚謹願,居家邕睦,朝廷重之。天寶六載卒,贈蜀郡大都督。瓘晚有子,命璆子益爲嗣。及卒,有解、需二子,皆幼孺。十一載,益襲封許王。十四載,解娶楊銛女,乃襲許王。璆初爲嗣澤王,降爲郢國公、宗王卿同正員,特封褒信郡王。進《龍池皇德頌》,遷宗正卿、光祿卿、殿中監。天寶初,重拜宗五卿,加金紫光祿大夫。璆友弟聰敏,聞善若驚,宗子中有一善,無不薦拔,故宗枝居省闥者,多是璆之所舉。九載卒,贈江陵大都督。

代王李弘(母則天皇后武氏) 諡“孝敬皇帝”652—675),唐朝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母親是武則天。655年時,被封爲代王;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廢,改立李弘爲皇太子。675年,李弘與高宗、武后同赴合璧宮時暴卒。高宗悲痛萬分,將他諡爲“孝敬皇帝”,葬於恭陵。因爲李弘與裴妃之間沒有生子,於是便命令楚王李隆基做他的嗣子,繼承香火。唐中宗復位後,將他祔於太廟,號爲義宗,並追封裴妃爲哀皇后。710年,姚崇與宋璟進言表示義宗並不曾即位,不應該與先帝們同列太廟,於是唐睿宗將李弘移到東都祭拜。718年,相關單位表示不該再稱他爲義宗,於是從此只用孝敬稱之。

潞王李賢(母則天皇后武氏) 諡“章懷太子”章懷太子李賢(652年—684年),字明允,唐高宗第六子,武則天次子。永徽六年,封潞王。顯慶元年,遷授岐州刺史。其年,加雍州牧、幽州都督。龍朔元年,徙封沛王,加揚州都督、兼左武衛大將軍,雍州牧如故。二年,加揚州大都督。

麟德二年,加右衛大將軍。咸亨三年,改名德,徙封雍王,授涼州大都督,雍州牧、右衛大將軍如故,食實封一千戶。上元元年,又依舊名賢。

上元二上,孝敬皇帝(李弘)薨。其年六月,立爲皇太子。調露二年,崇儼爲盜所殺,則天疑賢所爲。俄使人發其陰謀事,詔令中書侍郎薛元超、黃門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與法官推鞫之,於東宮馬坊搜得皁甲數百領,乃廢賢爲庶人,幽於別所。永淳二年,遷於巴州。文明元年,則天臨朝,令左金吾將軍丘神績往巴州檢校賢宅,以備外虞。神績遂閉於別室,逼令自殺,年三十二。則天舉哀於顯福門,貶神績爲疊州刺史,追封賢爲雍王。神龍初,追贈司徒,仍遣使迎其喪柩,陪葬於乾陵。睿宗踐祚,又追贈皇太子,諡曰章懷。有三子:光順、守禮、守義。

光順,大授中封安樂郡王,尋被誅。

李治有多少兒子?唐高宗兒子們的下場是什麼 第2張

守義,文明年封犍爲郡王。垂拱四年,徙封永安郡王,病卒。

守禮本名光仁,垂拱初改名守禮,授太子洗馬,封嗣雍王。聖曆元年,睿宗自皇嗣封爲相王,許出外邸。龍元年,中宗纂位,授守禮光祿卿同正員。神龍中,遺詔進封邠王,賜實封五百戶。景雲二年,帶光祿卿,兼幽州刺史,轉左金吾衛大將軍,遙領單于大都護。先天二年,遷司空。開元初,歷虢、隴、襄、晉、滑六州刺史,非奏事及大事,並上佐知州。時寧、申、岐、薛、邠同爲刺史,皆擇首僚以持綱紀。源乾曜、袁嘉祚、潘好禮皆爲邠府長史兼州佐,守禮唯弋獵、伎樂、飲謔而已。九年已後,諸王並徵還京師。

中宗李顯(母則天皇后武氏)(656-710),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07年、707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猝死,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裏的龍泉山)。武后生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哲,四子李旦。中宗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其兩位兄長先後被武則天所廢之後,李顯被立爲太子。公元684年2月,繼位才兩個月的中宗被武則天廢爲廬陵王,貶出長安。

中宗先後被軟禁於均州(今湖北省均縣)、房州(今湖北省房縣)14年,只有妃子韋氏陪伴,公元699年,中宗被武則天召回京城,重立被立爲太子。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軍五百餘人,衝入玄武門,殺張易之、張昌宗。迫使則天皇帝傳位於中宗。改年號爲“神龍”。2月,復國號爲唐。中宗復位後,馬上立韋氏爲皇后,封上官婉兒爲昭儀。教她專掌制命,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公元710年5月,被死於長安宮中的臥榻上。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裏的龍泉山)

睿宗李旦(母則天皇后武氏)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輪,漢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爲其兄長。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在位時間文明元年至載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雲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禪位於子李隆基(唐玄宗),稱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於橋陵。諡號玄真大聖大興皇帝。李旦於龍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己未出生於長安蓬萊宮含涼殿,當年十一月十八日即封殷王。初名旭輪,後去旭字單名輪,永隆二年(681),又一次改封豫王時改名爲旦。旦初封殷王,後改封豫王、冀王,又改封相王,唐高宗末年,仍封豫王。嗣聖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則天皇后廢唐中宗爲廬陵王。於同月已未日立李旦爲帝,改年號爲“文明”。李旦立,則天皇后仍命帝居住於深宮,不得參與朝政,所有軍國大事由則天皇后處理。公元690年9月,則天皇后稱帝,改國號爲周。廢李旦,封他爲皇嗣,改姓武。

神龍元年(705年),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武則天退位,迎中宗復位,不久武則天去世。中宗封李旦爲安國相王。

景雲元年(710年),中宗被韋皇后毒殺,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同年6月,臨淄王李隆基發動羽林軍將領擁兵入宮,討殺韋皇后及安樂公主、上官婉兒、武延秀等。與太平公主一起擁立李旦復位,廢黜少帝李重茂,改年號爲“景雲”。元712年7月,李旦禪位於太子李隆基,自稱太上皇。51歲任太上皇爲中國歷史上最年輕者,每五天一次在太極殿接受羣臣的朝賀,開元四年(716年)6月病逝長安宮中的百福殿,享年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