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武則天殺親女嫁禍王皇后 乃是歷史抹黑!

武則天殺親女嫁禍王皇后 乃是歷史抹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們之所以會這麼認爲,是因爲武則天的事蹟在各種官方史書中都能找到明確的記載。就比如說武則天殺親女嫁禍王皇后這件事,《新唐書·后妃列傳》裏就記載地非常詳細而且明確。根據記載,王皇后某一天以後宮之主的身份前去探望安定思公主,也就是武則天剛出生不久的小女兒。結果武則天當時找個藉口跑了,不在現場。王皇后探望過後,很快便離開了。這時武則天便偷偷溜回來,用被子捂死了小公主,並重新佈置現場。佈置完之後就若無其事地跑去找唐高宗李治。李治退朝後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自己的小公主,兩人高高興興地進了屋,卻發現小公主已經沒了呼吸。武則天大驚失色,佯裝着痛苦宮女:“孩子怎麼會這樣?是誰幹的?這段時間有誰來過?”宮女一看出了大事,連忙說剛剛王皇后來看過孩子。武則天馬上淚珠滾滾,裝出哭的肝腸寸斷樣子。李治的大腦也瞬間崩潰了,脫口而出:“後殺吾女!”王皇后曾和蕭淑妃一起詆譭武昭儀,可李治也沒有想到皇后這麼狠毒,居然會報復在一個無辜的孩子身上。

武則天殺親女嫁禍王皇后 乃是歷史抹黑!

網絡配圖

也就是說,《新唐書》所持的觀點是,武則天直接導演了這場悲劇,是她精心策劃殺害自己的親生女兒然後嫁禍於皇后的。

這個故事看似合情合理,天衣無縫。但卻是經不起推敲的。首先,《新唐書》是北宋時期宋祁、歐陽修、範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斷代史書。他們都是宋朝的人,不可能親眼見證歷史,那麼武則天殺女這件事情最多隻能算是他們推導出來的,而不能用肯定的語句。因爲歷史並沒有公開承認武則天就是殺女的兇手。關於這一點,五代末時期的歷史學家王溥編撰的《唐會要》中的記載可以明確佐證。

據《唐會要》記載:“昭儀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殺之,上遂有廢立之意。”王溥記載的很明確,只說到了武則天的女兒死於暴卒,而武則天自己奏請說是王皇后殺害的,這很顯然是站在第三人稱的角度去記載這件事情,沒有做出絲毫定論就是誰誰幹的,保持中立的態度。《舊唐書》記載的也是如此:“臣曰:‘(武昭儀)振喉絕襁褓之嬰兒’”。這也是一種中立的態度。這個“臣曰”當中的“臣”是誰呢?史書沒有明說,但史官也只是記錄了他的原話,並沒有肯定他這句話的真假。所以武則天到底是不是殺了自己的女子,還是有待論證的。

武則天殺親女嫁禍王皇后 乃是歷史抹黑! 第2張

網絡配圖

其實《舊唐書》“臣曰”那一句,如果理解到位的話,已經很接近真相了。武則天作爲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而自古以來從未有女人開國立朝的先例,那羣讀聖賢書長大一心想要報效李唐王朝的臣子,讓他們整天面對一個女人山呼萬歲,頂禮跪拜,這在他們看來是莫大的屈辱。他們恨不得把武媚娘碎屍萬段,打入十八層地獄讓她永世不得翻身才泄恨。因此詆譭、污衊、醜化武則天的言論在他們這幫擁戴李唐的臣子嘴裏自然散播的很快。他們把武則天視爲“妖后”,既是妖,那還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出的呢。而當他們的言論被史官參考的時候,種種事件的原形往往就會被扭曲了,甚至是篡改。

有些有良心的史官往往會在編撰的過程中留下隻言片語的密碼,表示這件事情還有另外的可能性,或者說這件事情不一定是真實的。比如說《舊唐書》中記載這件事的“臣曰”兩個字。這就表明史官想告訴後世讀者,這件事是我道聽途說的,別人怎麼說,我怎麼記。我也不能確定這件事的真實性。再者說,武則天女兒死亡的時候也沒有其他人在場,誰又能親眼看見武則天殺女?而那天王皇后也確實來看小公主了,那爲什麼沒有可能就是王皇后殺的呢?但沒有人這麼認爲,因爲在這個過程中王皇后是失敗的一方,是弱者,她本人也被李治廢掉了,下場特別悽慘。作爲傳統的士大夫都有一種普遍的同情弱者的心裏,而且武則天在這件事中失去勁敵,被看成是獲益者。而武則天又一直被人視爲“毒婦”。於是沒有人願意懷疑王皇后殺害小公主的可能性,而趨於堅信就是武則天殺害親女。

要是大家還是覺得不能信服,那我們就不妨把這件事從事件的根本上推導一下,看看武則天有沒有可能去殺害自己的女兒。首先,我們假設武則天真的殺害了她的女兒,而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爲了嫁禍給王皇后,讓王皇后在李治心目中產生污點,撼動其在李治心目中的地位,進而達到使李治廢后的目的。既然目的是這樣的,難道非要採取這種極端的手段才能達到這種目的嗎?或者說,小公主的死就是直接導致王皇后的地位動搖,繼而被廢的原因嗎?

武則天殺親女嫁禍王皇后 乃是歷史抹黑! 第3張

網絡配圖

可以說完全不是這樣的。根據認爲武則天就是兇手的《新唐書》的記載,王皇后是出生於當時太原王氏的名門貴族,是關隴貴族軍事集團西魏重臣的後裔。她之所被封爲皇后是因爲他顯赫的身份,而李治根本就不喜歡她,甚至對她很淡漠,特別是蕭淑妃進宮以後,“時蕭良娣有寵,王皇后惡之。”也就是說早在武則天還沒進宮以前,這個王皇后就非常不受李治待見,她爲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便親自引進了武則天,作爲自己對抗蕭淑妃的勢力。也就是說武則天能進宮見到李治全拜王皇后所賜。試想一個皇后,如果她的地位非常穩固的話,會向皇帝引見別的嬪妃嗎?又會從宮外拉攏人選來爭強勢力嗎?所以說當時王皇后的地位已經非常不穩定了,纔不得已出此下策。李治根本就不喜歡王皇后,無論她做什麼都於事無補的,最重要的是她還沒有後代,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被帝王所接受的。而這時武則天又出現了,武則天“既入宮,寵待逾於良娣,立爲昭儀”,王皇后弄巧成拙,蕭淑妃雖然失寵,武則天卻後來居上,成爲比蕭淑妃還強硬的勁敵。這就更加爲王皇后在李治心目中的地位雪上加霜了。可以說,武則天動動嘴,吹吹耳邊風,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輕鬆解決王皇后的問題。廢除王皇后在李治這裏不存在任何感情障礙,障礙只在朝中大臣而已。既然如此,武則天有必要多此一舉,用自己女兒的性命來作爲搬到王皇后的籌碼嗎?

當然是沒必要的。王皇后此時名義上還佔着皇后的寶座,實際上已經離冷宮的淒寒之牀不遠了。就像是一個病入膏肓的人,他馬上就要病死了,你又何必再揹着殺人的罪名不惜代價給他一刀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