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往今來的官員裏,他的知名度最高。山野小民,不知道宋朝有幾個皇帝的大有人在,沒聽說過他名號的人,寥寥無幾。他的故事被編成小說、戲劇、評書,電視劇,電影,廣爲流傳。1993年,臺灣拍攝的電視劇《包青天》在中港臺都掀起收視狂潮。電視劇的開頭,胡瓜用他那破鑼一樣的嗓子吼道:“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俠義展昭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他就是北宋名臣包拯。包拯是一個孝子。29歲那年他參加高考,金榜題名。朝廷派他到江西建昌縣做一把手。這個差事蠻不錯的,但包拯認爲家中父母年歲已高,自己應該跟在身邊盡孝道,便奏請朝廷把自己的工作調動一下。這朝廷也挺人性化,滿足了他的心願,把他調到離家更近的安徽和州上班。可父母親仍然希望兒子在身邊照應。包拯想來想去,最後把工作辭了,在家裏安心的侍候父母。父母雙雙辭世後,又過了5年,包拯才離開家鄉,到安徽天長縣做縣長,宣佈自己在歷史舞臺上正式粉墨登場,這時候,他已經是一位39歲的中年人了。

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潛規則無處不在的國家。娛樂圈有,體育界有,學術界有,官場自也不當例外。在宋朝時候的端州(今廣東肇慶),這種官場潛規則是通過一種叫端硯的東西折射出來的。端硯是端州的特產,非常名貴。皇帝和國家高級幹部都愛收藏幾塊——就算不會寫字兒的人,放在書房裏也顯得特有文化——跟現在一些企業家喜歡在書房裏擺放精裝本《夢迴宋朝》是一個道理。因此,每年端州都會進貢一些給朝廷。這樣也沒問題。關鍵是,地方官們往往都在“貢硯”規定的數量外,加徵幾十倍的數額。這些多收的端硯去了哪裏?十之**被地方官拿去打點朝廷權貴,以換取政治籌碼。這樣就加重了當地百姓的負擔。這一切,在包拯來到端州後有了徹底改觀。包拯在安徽天長縣做了3年縣長後被調到端州做一把手。他甫一上任就下令,嚴格限制端硯的生產數量,絕不允許手下幹部私自加碼,違者重罰。他也高調錶態:自己作爲“一把手”,決不要一塊端硯。3年後,包拯被調到京城任職,果然“悄悄的離開,不帶走一塊端硯”(歲滿不持一硯歸)。

公元1043年,包拯來到首都開封。上一次來到首都,還是15年前參加高考的事情。一般風景,兩種心情。彼時他還是一個忐忑不安的考生;如今已儼然一位初露頭角的政壇新秀。44歲的包拯,騎馬走在京城的青石板路上時,心中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京城是一個大舞臺。事實上,包拯人生中最精彩最華麗的篇章都是在這兒上演的。不管是民間故事還是電視劇,都把重點放在渲染包拯斷案、破案的傳奇故事上面。包拯確實在法院制度改革裏做了不俗的貢獻。在宋朝,老百姓到衙門打官司,先得託人寫狀子,還得通過衙門小吏傳遞給知府。如此就給衙門小吏們預留了尋租空間,一些訟師惡棍趁機敲榨勒索,導致老百姓打不起官司,嚴重妨礙了社會公平。包拯在開封做一把手就打破了這個規矩。他在知府衙門前設置了一隻鼓,老百姓要打官司,只要把鼓一敲,知府衙門就大開正門,讓百姓直接上堂告狀。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看起來是一件小事情。其實非也。法律維護着社會公平正義的底線。老百姓遇到困惑的時候願意通過訴訟尋求救濟,其實體現了對社會制度糾錯能力懷抱信心。假如人爲的在訴訟渠道里製造堵塞,會迫使老百姓尋求其他解決辦法,比如私刑,或者暴力等等。這些都是社會動盪的源泉。與包拯刑警隊長、法院院長的身份相比,他對國家更大的貢獻當是政治家身份;準確的說,是“彈劾”家。1058 年,包拯任職右諫議大夫,兼任御史中丞。諫議大夫的職責是專門向皇帝提意見。這是個很奇特的官,其既無足輕重,又重要無比;其既無尺寸之柄,但又權力很大,而這一切都取決於諫議大夫的意見皇帝是聽,還是不聽。而御史中丞的職責是監察天下官吏,對三公、九卿有彈劾之權。在這兩個職位上包拯如魚得水,做得有聲有色。成績也相當可觀:

他7次彈劾酷吏王逵,頂住各方面的壓力,最終把這個寵臣拉下馬;他彈劾宋仁宗最親信的太監閻士良“監守自盜”;他4次彈劾皇親郭承佑,讓宋仁宗幾乎下不了臺;他彈劾宰相宋癢——宋癢文采風流、道德高尚,實無過錯,包拯卻彈劾他身爲重臣卻毫無建樹……而包拯6彈“國丈”張堯佐的事蹟,尤爲精彩。其時宋仁宗非常寵愛張貴妃,愛屋及烏,一年之中把她平庸無能的伯父連升四級,集組織部長、財政部長等四大要職於一身,這在北宋還是沒有先例的事情。包拯第一個站出來進行彈劾,一些諫官也跟上抨擊。可張堯佐職位不降反升,這說明皇帝在力挺他。包拯不屈不撓,連續兩次彈劾。宋仁宗心裏委屈啊:我一個九五之尊,提拔自己的國丈難道要看你們的眼色?他也來脾氣了,一意孤行要把“國丈”提拔爲“宣徽使”。包拯跟諫官們非常不滿,要求召開廷辯。廷辯,顧名思義,就是在朝廷上和皇帝展開公開辯論。這裏囉嗦幾句。

在封建時代,皇帝無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廷辯的存在,標誌着皇帝與臣民在某個特定的時刻是平等的(至少是近於平等)。否則的話,皇帝一個不高興,叫人把對方辯友統統拖下去砍了,然後宣佈自己獲勝——廷辯就失去了所有的意義。話說那日,廷辯在友好和諧的氣氛中展開,然後慢慢升級,直到最高潮。想想看,一羣文質彬彬的文人,以口舌爲武器,氣勢洶洶地“圍攻”皇帝,那場面也真夠壯觀了。包拯說到動情處,站在宋仁宗宗面前滔滔不絕,唾沫星子濺了宋仁宗一臉。宋仁宗氣得說不出話來,卻又無可奈何。下班回到宿舍,張貴妃探問消息消息,宋仁宗總算找到一個出氣孔,衝丫發了一通脾氣:“包拯向前說話,直吐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豈不知包拯御使乎!”這樣就完了嗎?沒有。因爲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包拯繼續彈劾。一彈再彈,終於把皇帝弄得不耐煩了,不再動張堯佐的職位了。後來張貴妃仙逝,此事方纔不了了之。包拯這種牛脾氣讓權勢階層吃不消,連宋仁宗都畏懼他三分。有趣的是,包拯經常彈劾他人,自己也曾經成爲彈劾的對象。這人是誰,他就是歐陽修。

張方平、宋祁先後擔任三司使,但很不幸,都被包拯彈劾下臺。三司使是一個很重要的職位,掌管財政大權,很有油水,多少人夢寐以求啊,無奈保險係數太低,尤其是在包拯緊盯着的情況下。因此位置就空置下來。宋仁宗跟大臣一商量,決定派包拯去做。包拯也沒意見。但這個時候歐陽修出來說話了。歐陽修寫了一篇《論包拯除三司使上書》的帖子,認爲包拯連續將兩任三司使彈劾下臺,卻自己取而代之,會引起其他大臣的非議,以爲包拯是爲了私利而彈劾三司使。即使包拯光明磊落,也應該主動避嫌。其次,包拯對於朝廷這樣的安排心安理得,這說明他學問不深,思考不周。朝廷任用幹部,應該選用那些知廉恥、懂禮讓的人士。

歐陽修說的當然也很有道理。包拯聽了這些話之後,就上奏要求辭去這個職位;朝廷一時沒有更好的人選,不予批准。過了好長時間,包拯纔去上任。看到這裏,或許你會認爲歐陽修與包拯有什麼罅隙,其實不然。包拯爲人不苟言笑、過於嚴肅,得來了一個民間評價:要看包公笑,比黃河水變清還難啊。是以在朝廷中他屬於被嚴重孤立的一派,而歐陽修算是他少有是幾個知己之一。說起來,歐陽修還是包拯的伯樂呢。歐陽修當年與包拯一起參加高考,卻不幸落第。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淪之後,開始了仕途上的陽光大道。當包拯經歷了10年宅男生活,重新回到公務員隊伍時,歐陽修已經做到負責官員選拔、差遣和考察的組織部部長,很有實權。同時,歐陽修的文名蜚聲海內,是文壇裏的當紅辣子雞。歐陽修提議朝廷重用包括包拯、王安石在內的四個青年幹部。包拯也因此逐步走向中央權力中心。俗話說,惺惺惜惺惺。歐陽修對於包拯的評價也是最精準的:“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在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