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大頭症是怎樣讓隋煬帝楊廣身死家亡的?

揭祕:大頭症是怎樣讓隋煬帝楊廣身死家亡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廣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英俊瀟灑、聰明好學、屢立戰功的皇子。史書記載他“美姿儀、少聰慧”,“好學,善屬文”。 20歲時,楊廣被拜爲行軍元帥,統領51萬大軍南下向陳朝發動進攻,所到之處,所向披靡,對百姓則“秋毫無犯”,對於陳朝庫府資財,“一無所取”, “天下皆稱廣以爲賢”,楊廣博得了人民廣泛的讚揚,協助其老爹隋文帝完成了隋朝的統一大業。

楊廣是隋文帝楊堅與皇后獨孤伽藍的次子。當時的太子是楊廣的親哥哥楊勇。楊廣覬覦帝位已久,他知道要想到達權利的巔峯,必須要扳倒楊勇。他對父母的愛好、大哥的缺點了如指掌。經過深思熟慮,楊廣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奪嫡陰謀。

揭祕:大頭症是怎樣讓隋煬帝楊廣身死家亡的?

網絡配圖

獨孤是一位很有“女性自覺意識”的皇后,她最討厭男人討小老婆,楊勇偏偏有很多小老婆;楊堅是一位很節儉,珍惜國力的皇帝,他最討厭大臣花天酒地,楊勇偏偏喜歡音樂歌舞。而楊廣只有妻子蕭妃一個人。有一次,老爹老孃到楊廣家,發現婢僕們又老又醜,樂器上佈滿灰塵,甚至連弦都沒有,老夫婦看到兒子如此簡樸,心中大喜。楊廣出鎮江都(揚州),每次入朝辭行都痛哭流涕,老爹老孃看到兒子如此孝順,也都捨不得他遠行。楊廣對爹孃身邊的人和朝廷重臣非常的謙恭和尊重,老夫妻耳邊聽到的全是對楊廣的讚揚之聲。楊廣才能出衆、節儉樸實、虛懷若谷、禮賢下士,表現出了一位領袖應有的一切優秀品質。最後,楊勇被誣以謀反,貶爲平民,囚禁深宮,楊廣被立爲太子。

獨孤皇后去世兩年後,楊堅病重,楊廣入仁壽宮侍奉。楊堅寵愛的宣華夫人也侍立在側。看到老爹不久於人世,即將登上帝位的喜悅,讓楊廣的真面目開始暴露。他對宣華夫人的美色垂涎已久,趁其休息更衣時,上前一把抱住,妄圖非禮。宣華夫人掙脫了楊廣的糾纏,衣履不整地跑到楊堅面前哭訴。楊堅大怒,悔恨當初廢楊勇而立此忤逆之子,他派親信去召喚楊勇。可是,宮中早已遍佈楊廣的爪牙。相傳楊廣衝入老爹的寢宮,對着其胸口一頓猛擊,可憐的隋文帝一命嗚呼。

楊廣如願以償地登上了帝位。從他開始採取奪嫡行動到登基當上皇帝,歷時十四年。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楊廣一直保持了僞裝,做得天衣無縫,可見其心機之深。

揭祕:大頭症是怎樣讓隋煬帝楊廣身死家亡的? 第2張

網絡配圖

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後,楊廣的物質炫耀型和精神炫耀型雙重大頭症爆發。他撕下了簡樸謙恭、不好女色的僞裝,讓積壓已久的慾望徹底地釋放。

大業元年(605年),楊廣遷都洛陽,營建東都,歷時十個月,每月徵調民夫二百萬人,擴建洛陽城和洛陽宮。同時,他下令開鑿大運河,沿着運河建 “離宮”四十餘所,並命江南趕造龍舟。在龍舟建成前,他又在洛陽西郊修建西苑,周圍二百餘里,苑內有人工湖和連綿不斷的人工山,堂殿樓觀,佈置奇巧,窮極華麗,另有小運河,由人工湖通到洛水,沿小運河兩岸,建皇宮十六院,每院美女二三百人。楊廣常在月夜帶着宮女數千人騎馬遊西苑,令宮女在馬上演奏《清夜遊》,絃歌達旦。龍舟造成,楊廣立刻出遊江都,他所乘龍舟高四十五尺,闊五十尺,長二百尺,上有四層樓,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房一百二十間,下層爲內侍居處。率領諸王、百官、后妃、宮女等一、二十萬人,船隊長達二百餘里。所經州縣,五百里內都要貢獻食物,揮霍浪費的情況十分嚴重。

607年楊廣又向北巡遊,到突厥汗國啓民可汗的王庭。這回他沒有乘船而是乘車,車跟船一般大,在新開的御道上,不用車輪,而由人肩擡着走。隨駕衛士、步兵由五十餘萬,戰馬十萬匹,旌旗輜重,連綿五百餘公里,皇家內侍、文武百官,全體跟從。啓民可汗用最尊貴的禮節接待他,楊廣大爲滿意,僅綢緞就賞賜兩千萬匹。

揭祕:大頭症是怎樣讓隋煬帝楊廣身死家亡的? 第3張

網絡配圖

此外,楊廣三次征討高句麗,使隋朝國力大減,民怨沸騰,民變四起,不可遏制。616年,全國三分之二的郡縣都陷落在被官方稱爲“盜匪”的各路起義軍手中。楊廣作爲大頭症患者的精神性特徵已病入膏肓。他自以爲是,剛愎自用,聽不得反對意見,根本不願意聽到“盜匪”兩個字。楊廣曾經對大臣們說:“我天性不喜歡聽相反的意見,對所謂直言相諫的人,都說他們忠誠,但我最不能忍耐。如果你們想升官晉爵,一定要聽話。”楊廣開始第三次巡遊江都,很多大臣泣涕勸阻,都被他斬首了。618年,楊廣最親信的大將宇文化及,率領禁衛軍入宮,絞殺了楊廣。

不可否認楊廣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他的詩歌、散文都有很高的造詣,他重視教育,開創了科舉制度,有突出的軍事、外交功績。但正如《書》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楊廣“不作死,不會死”。從楊廣的例子可以看出,若是患有大頭症的人作領導,則是該組織的大不幸。病癒重,不幸愈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