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奸臣壞蛋”伯嚭奸邪小人得志的一生故事

“奸臣壞蛋”伯嚭奸邪小人得志的一生故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伯嚭和伍子胥的關係,在一定層面上是典型的“東郭先生和狼”的翻版,爲什麼這樣說?我們來分析一下。  

“奸臣壞蛋”伯嚭奸邪小人得志的一生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都知道,伍子胥是一代忠良,當初也是楚國人,家中都是賢良能人,但是受到陷害,最後逃到吳國,在吳國紮根,並且,效忠於吳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爲吳國出謀劃策。伯嚭同樣也是,早年間是出國的王公貴族,朝中重臣,但是被小人陷害,不得已逃到吳國,所以,最初,當伍子胥看到伯嚭時,便有一見如故的感覺,再加上當時伯嚭還是性格很好,他是肯幹的人,所以,伍子胥便積極的向吳王舉薦伯嚭,伯嚭也因爲伍子胥的舉薦而成功的在朝中獲得一席之位。就這樣,伍子胥和伯嚭一起爲吳國出謀劃策,爲了吳國的安定作了不少貢獻。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伯嚭和伍子胥越走越遠,因爲,伯嚭變得越來越貪婪,也越來越好大喜功,貪財好色。這樣就和伍子胥的觀念不同,伍子胥是標準的重臣,不會貪污,也不會耍小聰明,人也很善良。後來,越王勾踐找到伯嚭,讓伯嚭幫助自己,做個“裏應外合”,一方面離間吳國朝中君臣,另一方面,也時刻的向越王勾踐傳遞吳國這邊的動向。因爲有錢財、美女,伯嚭便答應了,但是,這件事遭到了伍子胥的阻擋,於是伯嚭,便不顧伍子胥當時搭救、舉薦自己的恩德,設計陷害伍子胥,最後,使得伍子胥無奈自殺。雖然伯嚭成功的幫助越王勾踐復國,但是,最後,伯嚭也是被勾踐殺死,並且斬草除根。 

 伯嚭下場

自古以來,“奸臣壞蛋”都不會有什麼好的下場,伯嚭也不例外。伯嚭的下場更是應了現代的那句話:“nozuonodie”——“不做死就不會死”。  

“奸臣壞蛋”伯嚭奸邪小人得志的一生故事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伯嚭的一生就是典型的小人得志的樣子,同時,伯嚭也是因爲一個“貪”字,葬送了自己的一生,同時也使得自己的恩人遭到迫害,自己的國家遭到滅亡。爲什麼這樣說呢?首先還是來看伯嚭在此之前都幹了寫什麼。

剛開始,伯嚭因爲躲避災害,逃到吳國,獲取和自己有相同命運的伍子胥的信任,當時的伍子胥已然是吳國朝中的重臣,之後,伍子胥便向吳王舉薦伯嚭,使得伯嚭在吳國朝中能夠有一席之地。伯嚭也是乾的津津有味的,如果事情這樣下去,便也算完美,但是,無奈伯嚭貪婪,利慾薰心,不僅在吳國朝中,各種貪污受賄,享受“美女在身邊,金錢在手邊”的奢靡生活,還大膽的接受越王勾踐的賄賂,在吳國幫助越王離間朝中君臣關係,使得越王勾踐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韜光養晦,好實施自己的“復國大業”,最後“成功的”將自己的國家——吳國送給越王,真的可以這樣說,。是伯嚭,將吳國滅亡,也是伯嚭殺死了當初自己的好兄弟,好恩人。

最後,伯嚭是“人賤自有天收”,在越王勾踐成功復國之後,伯嚭還恬不知恥的去請功,被越王勾踐下令殺死,伯嚭全家也因爲他而都被殺死。 

伯嚭怎麼死的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全部都報”這句話特別適用於描述“伯嚭”的一生。  

“奸臣壞蛋”伯嚭奸邪小人得志的一生故事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伯嚭雖出身高貴、賢良,但是中間遭受變故,不得不逃亡他國,此間,伯嚭一直都是勤勤懇懇,也獲得了不少成就。但是,縱使萬般財富,都擋不住伯嚭貪婪的內心,不知從何時開始,伯嚭開始變得自私自利,出賣自己的國家,陷害自己的兄弟,是一個十足十的忘恩負義的小人,奸臣。最後,終究是害人害己,被勾踐殺死。可以說,伯嚭是自己作死的。爲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伯嚭本是春秋晚期楚國的貴族,最後被人陷害,爲躲避災害逃到吳國,在吳國受到和自己有相同經歷的當朝大夫伍子胥的認可,於是便向吳王舉薦伯嚭,希望兩人能夠一同爲吳國共事,伯嚭剛開始也是能夠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爲吳國出謀劃策。事情如果這樣發展下去也是極好的。但是,在伯嚭得志後,他便開始變得利慾薰心,貪婪無比。就這樣被越王勾踐看重,要求幫助越王勾踐做個裏應外合,使得越王能夠有更多的復仇準備時間。伯嚭也是被越王勾踐許下的“美女”、“金錢”所吸引,便同意了。

之後,伯嚭便一直偏袒越王,在此過程中,賢良伍子胥就勢必會擋住他的道路,於是,伯嚭便設計陷害伍子胥,迫使伍子胥自殺身亡。之後,伯嚭便能夠盡心的幫助越王,使得越王勾踐“復仇”成功。

但是,真心應了那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最後,越王成功之後,便下令將伯嚭殺掉,並且還株連了全家。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