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闖王帶領士兵吃了福王嗎?農民軍那麼殘忍嗎?

闖王帶領士兵吃了福王嗎?農民軍那麼殘忍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常洵是明神宗最寵愛的妃子鄭貴妃在萬曆十四年所生,爲第三子。而明神宗寵愛鄭貴妃,想廢長立幼,被衆大臣、孝定李太后極力反對,史稱“國本之爭”。 神宗不得已讓步,立皇長子朱常洛爲皇太子,朱常洵爲福王,封地爲河南。

不久後,福王完婚,婚費達三十萬金。在洛陽修蓋壯麗的王府,超出一般王制十倍的花費,並一次賜河南良田四萬餘頃。河南本來是富有之鄉,但連年災害,加之明廷七藩封於此地,土地高度集中,貧困人民非死即逃。李自成進入河南之始,手下僅有一千左右兵士,勢單力薄,幾個月便發展到數萬人,農民軍一舉攻克宜陽、永寧、偃師、靈寶、寶丰等地,殺明朝宗室萬安王以及各縣官員數百人。農民軍在河南,最大的目標自然是洛陽的福王朱常洵。

張獻忠吃人,許多史料和傳說中都有記載。而在民間野史中,也流傳了一樁李自成活煮分食福王朱常洵的故事。

明思宗朱由檢當政期間,北方災情不斷。旱災、水災、蝗災,連綿不絕,以致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河南也不例外。1634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書呂維祺給朝廷打報告,報告了河南的災情,稱:“蓋數年來,臣鄉無歲不苦荒,無月不苦兵,無日不苦挽輸。庚午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村無吠犬,尚敲催徵之門;樹有啼鵑,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似聞鬼哭。欲使窮民之不化爲盜,不可得也。”

 

闖王帶領士兵吃了福王嗎?農民軍那麼殘忍嗎?

網絡配圖

    在呂維祺的報告裏,河南“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簡直就是人間地獄。然而,呂維祺的報告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或者說,當時整個北方都陷入空前的大災害、大饑荒,區區一個河南,算不了什麼。

面對河南的災情,朱常洵在做什麼呢?什麼都沒做,依舊過着花天酒地的日子。洛陽城內城外災民的呼救聲,對他來說如世外菸雲。不僅如此,朱常洵還照舊收斂賦稅。當時,明朝派去征伐李自成部隊的援兵經過洛陽,看到富麗堂皇的福王府時,怒道:“洛陽王府富於皇宮,神宗耗天下之財以肥福王,卻讓我們空肚子去打仗,命死賊手,何其不公!”

朱常洵,是崇禎皇帝的叔叔,萬曆皇帝的第三個兒子。他的母親是萬曆最寵幸的鄭貴妃,因爲這層關係,萬曆曾想立朱常洵爲皇位繼承人。但在大臣們的極力反對的,萬曆皇帝纔不得不把皇位傳給崇禎的老爸朱常洛,而把朱常洵封爲福王。

朱常洵整日沉湎酒色、養尊處優,對外面發生的事情不聞不問,只顧自己享樂。養得是肥頭大耳,重達三百斤,整個一個大肉糰子。

崇禎十四年春,李自成大軍攻破福王王府所在地洛陽。大胖子福王逃入郊外的迎恩寺中,但很快被義軍發現,把他押回城中。傳說福王見到闖王,嚇得渾身哆嗦,跪爬到李自成面前,聲淚俱下地祈求李自成饒他一命。

李自成命人把福王綁起來,去掉毛髮和指甲,清洗乾淨,然後宰殺,再在福王的後院捕殺幾隻鹿,把鹿肉和福王扔到一口大鍋中烹煮,命名爲福祿宴。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陽福王府邸裏,人聲鼎沸,烈焰騰騰。王府中堂廣場上,烘燒着一口從洛陽郊外迎恩寺擡來的“千人鍋”。巨大的鐵鍋內,撒滿姜、蔥、蒜、桂皮、花椒以及無數高湯燉煮用料,奇香撲鼻。

  

闖王帶領士兵吃了福王嗎?農民軍那麼殘忍嗎? 第2張

網絡配圖

   熊熊烈焰中,最駭人心目的是,巨鍋之中,除七、八隻剝皮去角的梅花鹿外,還有一個光頭的三百多斤的巨胖活人在裏面,他盲人游泳一樣瞎撲騰着,時而竄上水面,時而沉入水底,邊嚎邊叫,好不悽慘。

鍋中被剝光剃毛乾淨的巨胖,不是什麼寺中和尚,也不是在表演什麼“絕世武功”。此人乃明朝當今皇上崇禎皇帝的親叔父、明神宗最寵愛的兒子——福王朱常洵。大鍋周圍興高采烈圍觀的人,乃李自成手下農民軍,他們正在欣賞的“活物”,正是馬上要享受大餐的一味主菜――“福祿(鹿)宴”中的“福”菜。

一個時辰過後,煮得爛熟的福王朱常洵以及數只鍋中的梅花鹿已經被幾千兵士吃入腹內,成爲大家的美味晚餐。

事後,李自成手下搬運福王府中金銀財寶以及糧食,數千人人拉車載,數日不絕,皆運空而去。福王朱常洵的財產,成了李自成的軍隊在此之後幾年的軍費的來源。

  

闖王帶領士兵吃了福王嗎?農民軍那麼殘忍嗎? 第3張

網絡配圖

   “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汋王血,雜鹿醢嘗之,名福祿酒。”《明史》記載的死法有點血腥,不過民間野史似乎還覺得不夠悲慘,於是就有了朱常洵的另一種死法。據說李自成覺得直接殺了這位老王爺不夠解恨,於是下令將其和幾隻草鹿一鍋煮,美其名曰“福祿湯”。

除了正史和野史外,近年出土的福王括地誌的碑文上面還記載了朱常洵的另一種死法。李自成率兵攻洛陽,朱常洵組織軍隊抵抗,城破,朱常洵被活捉。面對闖王李自成,大明福王朱常洵破口大罵,遂遇害。兩名承奉(太監)對着屍身哭了半天,對李自成的部下說:“王爺死了,我們也不想獨活了!”於是,請求弄口棺材收屍,看守的士兵答應了。如果這個記載屬實,那麼朱常洵死得還算體面,至少沒被煮成湯。不過,福王括地誌的署名作者是朱常洵的兒子朱由榔,兒子將老子寫得體面點也無可厚非,其真實性同樣值得推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