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名臣良將被忠疑之術玩死?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名臣良將被忠疑之術玩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毀謗與讚譽,肯定與否定本來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以漢高祖劉邦那樣的雄才大略和漢丞相陳平那樣的足智多謀,有人毀謗陳平時,漢高祖就疏遠了他,而有人讚譽陳平時,漢高祖又親近信任了他。以漢文帝那樣的英明和雲中太守魏尚那樣的忠誠,由於呈報戰績時,多報了幾顆首級,便被繩之以法,就地免職。經馮唐在文帝面前爲他辯解之後,又被法外施恩,重新重用,建立了大功。由此可知,人們在做出判斷時,往往出錯誤,一出錯,結論必然相反。

案例一:春秋時期的邾國過去縫製鎧甲使用的是絲帛,公息忌對邾國的國君說:“不如用絲帶。”邾國的國君說:“好吧。”於是下令制鎧甲必須使用絲帶。公息忌因此也命令自己家中製作鎧甲時用絲帶。有人在國君面前中傷他說:“公息忌所以建議用絲帶,是因爲他家制鎧甲都用絲帶。”國王聽後很不高興,於是下令不準再用絲帶制鎧甲。這是邾君的判斷有錯誤。如果過去邾國制鎧甲用絲帶有利,公息忌家中用絲帶再多又有什麼妨害呢?如果用絲帶制鎧甲無利而有害,公息忌即使不用絲帶又有何益?無論是公息忌用絲帶還是不用絲帶,都不足以說明公息忌的建議有什麼錯。所以凡是聽別人的話,不能不經思考就貿然相信。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名臣良將被忠疑之術玩死?

案例二:樓緩說:“有一個叫公父文伯的人,在魯國做官,病死之後,有二名侍妾爲他在家中自殺。公父文伯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後並不悲傷哭泣。隨嫁的侍妾說:“哪裏有兒子死了,母親不哭的?”公父文伯的母親說:“孔子是個非常賢明的人,被魯國棄置不用,去周遊列車,文伯卻不去追隨孔子。如今他死了,侍妾卻爲他自殺。可見他對有德的長者不親近,而對待妾卻過分寵愛。”這話出自母親之口,人們就認爲是賢明的母親,可是如果出自妻子之口,人們就不免會認爲他的妻子好吃醋。所以同樣的話,出自不同人的口,人們評價的態度就不一樣。

案例三:樂羊被任命爲魏國大將,率軍攻打中山國,而他的兒子此時正在中山國。中山國君把他兒子煮了,把肉做成羹湯,送給樂羊,樂羊毫不猶豫全吃光了。魏文侯知道後說:“樂羊爲了我的緣故,才吃自己兒子的肉。”而堵師贊卻說:“連自己兒子的肉都吃的人,又有誰的肉他不敢吃呢?”樂羊滅掉中山國後,魏文侯雖然獎賞了他,卻從此懷疑他的忠心了。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名臣良將被忠疑之術玩死? 第2張

案例四:《淮南子》說:“親生母親爲自己兒子治頭瘡,血流到耳朵上,看見的人都說這是疼愛兒子到極點了。如果是後母爲前妻生的兒子治頭瘡,血也流到耳朵上,就會有人責備說:“太暴虐了!”同樣的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從城上看城下,往往把牛看成是羊,把羊看成是小豬。

案例五:岳飛死後,張俊向秦檜道喜說:“恭喜中丞妙計得售。”秦檜道:“這不是我所能謀劃的。”張俊道:“什麼意思呢?”秦檜道:“傲視同儕,不拘細謹,此鵬舉取禍者一;急功近利的想要收編劉光世的部隊,一心揮師北上,視本朝‘重文輕武’之典例、‘皇袍加身’之掌故如同草芥,此鵬舉取禍者二;插手帝王家事,妄言立儲大計,此鵬舉取禍者三;力主迎回二聖,置陛下於兩難,此鵬舉取禍者四;不通帝王心術,將‘先戰而後求和’的策略拋諸腦後,打破鷹、鴿兩派的平衡,此鵬舉取禍者五。”張俊道:“說得好!”秦檜道:“所以說岳飛的敗兆已經隱藏在他過分忠直的性格里了,(除掉他)不是我秦檜的功勞。”

案例六:抗日期間,冀中平原敵後武工隊的一名成員不幸被日軍的憲兵隊抓獲。在嚴刑拷打之下,那位武工隊員居然並未吐露一絲一毫的情報。後來這部分日軍半路遭逢國軍,雙方激烈交鋒,各有死傷。武工隊員乘亂殺死三名看守,逃往太行山與革命隊伍會合。組織上懷疑他出賣情報,被放回來是做敵方的誘餌來反偵查的,於是將他邊緣化。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名臣良將被忠疑之術玩死? 第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