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治和武媚娘是如何扳倒長孫無忌的?

李治和武媚娘是如何扳倒長孫無忌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3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孫無忌是太宗留給李治的大唐江山的守護神,理由即爲李治年少柔弱,恐難以維繫太平盛世的輝煌。可是,再小的鴨子也會嚷嚷,再弱的病貓也會抓人。長孫無忌壞就壞在太在乎大唐江山永固,太貪戀權力富貴,一旦天子舅父、開國元勳、顧命大臣、當朝太尉、首席宰相的光環一閃,就完全把好哥們(太宗皇帝)和好妹妹(文德皇后)的警示和貞觀一朝的矜持厚重拋到了九霄雲外。

【天子李治的政治突圍】

永徽四年房遺愛謀反案落定之後,長孫無忌的權力達到了人生的巔峯,宰相班子中除了李世勣之外,其餘六人全部爲長孫黨成員。而李世勣本爲太宗託孤重臣之一,曾於貞觀二十三年太宗彌留之際被太宗以帝王術的手腕貶於外地,後高宗一登基即擢升爲尚書左僕射,成爲宰相班子成員。但

迫於長孫無忌的壓力,老油條於永徽元年主動辭去尚書左僕射的宰相之位,只保留了“同中書門下三品”和“開府儀同三司”榮譽銜。不過, “同中書門下三品”是宰相的代名詞,名義上仍然可以參與朝廷的最高決策的。也正是李世勣的急流勇退,爲皇帝扳倒長孫無忌保留了一顆致命的棋子。

李治和武媚娘是如何扳倒長孫無忌的?

網絡配圖

或許長孫無忌對房遺愛謀反案的打擊面過大、手段過狠,導致了天子李治的危機感加重。從永徽四年開始,天子逐步走上了政治突圍的道路。於是,天子擢升李世勣爲司空,並命人重新繪製凌煙閣李世勣的畫像,親自提筆作序,加重其身份。天子試圖奪權的態度已經明朗,在後宮,寵幸政治超女武昭儀,疏遠王皇后。

終於,皇后母舅中書令柳奭意識到王皇后即將失寵,便辭去了中書令之職,李治當即降其爲吏部尚書。在朝堂,天子繼續埋怨朝臣不進諫,盡失貞觀遺風,試探朝臣的態度。

在後宮,武昭儀與李治這對政治搭檔密切配合,展開奪權之路。永徽六年,繼“女嬰猝死案”,武昭儀又對王皇后發動了一次致命的打擊——控告王皇后和她母親柳氏在暗中施行巫術。

天子未經調查就迫不及待地頒下了詔書,將皇后的母親柳氏驅逐出宮,並嚴禁她再踏進皇宮一步。次月,天子又將吏部尚書柳奭逐出朝廷。王皇后徹底陷入了勢單力孤的境地。接着,天子又打破貴、淑、德、賢四名一品妃的慣例,挖空心思地發明了一個宸妃的名號,準備以此冊封武媚,進封其位。但在長孫無忌的支持下,侍中韓璦與中書令來濟與天子面折廷爭,頂回了皇帝的旨意。

【朝廷的市場經濟學】

天子和武昭儀的失敗,讓他們不約而同地意識到,要戰勝長孫無忌,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儘快在朝中打造一支自己的政治勢力。市場經濟有一條重要的依據——有需求就有供給,這同樣適用於政治領域。

而此時,朝廷早有一批政治敏銳的官員覺察到了天子的政治需求,已在待價而沽了——中書舍人李義府、衛尉卿許敬宗、御史大夫崔義玄、中書舍人王德儉、大理丞袁公瑜等。其中李義府、許敬宗均爲成名甚早但時運不濟之人,封閣拜相的機會也許就只有這一次。時不我待,他們即刻加入了天子武媚政營,不惜一切代價開始了最偉大的事業——擁立武媚封后。

隨着勢力集團的逐步強大,天子召集幾個宰相商議武媚封后事件。“皇后無子,武昭儀有子,今欲立昭儀爲後,何如?”毫無疑問,遭到了宰相們的激烈反對。天子用賴皮戰術三番五次的折騰此事,結果褚遂良毫無顧忌地捅破了天窗——武氏經事先帝,衆所共知,天下耳目,豈可蔽也?並表現過激,以頭觸柱,血染丹墀。

最後,李世勣華麗地入宮面聖了,並聲稱:“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於是許敬宗代表皇帝去勸長孫無忌改變立場被拒後,在朝中放言:“田舍翁多收十斛麥,尚欲易婦;況天子欲立一後,何豫諸人事而妄生異議乎?”這這段著名的“換妻理論”,成就了李治的輿論場。

九月,褚遂良被免去右僕射,貶爲潭州都督。

李治和武媚娘是如何扳倒長孫無忌的? 第2張

網絡配圖

【長孫無忌謀反案】

顯慶二年三月,潭州都督禇遂良再度被貶至更偏遠的桂州(今廣西桂林市)擔任都督;接着,中書侍郎、參知政事李義府升爲中書令。

同年八月,武后意識到時機成熟,開始對長孫一黨正式發難。許敬宗、李義府這一對忠實鷹犬再次衝鋒在前。他們聯名上奏,稱侍中韓璦、中書令來濟與被貶在外的禇遂良暗中勾結,所以故意把禇遂良從潭州調到桂州;而桂州是軍事重地,可見韓、來二人是要以禇遂良爲外援,“潛謀不軌”。

八月十一日,高宗下詔,將韓璦貶爲振州(今海南三亞市)刺史,來濟貶爲台州(今浙江臨海市)刺史;同時,再度將禇遂良貶爲愛州(今越南清化市)刺史,將柳奭貶爲象州(今廣西象州縣)刺史。至此,長孫一黨被斥逐殆盡,只剩下一個光桿司令長孫無忌。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冬天,禇遂良在上書天子後,終於在無盡的失落和憂憤中閉上了眼睛,終年六十三歲。

顯慶四年(公元659年)四月,武后授意許敬宗對長孫無忌發動了最致命的一擊。許敬宗和辛茂將會審一個案子,查出一個叫李奉節的洛陽人指控太子洗馬韋季方、監察御史李巢交結朋黨。韋季方和李巢被捕後,許敬宗在審訊過程中可能動用了一些刑訊逼供的手段,韋季方不堪忍受,企圖自殺,結果自殺未遂。

於是,許敬宗卻靈機一動,突然上奏說,韋季方之所以畏罪自殺,並不是因爲交結朋黨的事,而是另有重大的隱情。許敬宗稱:“季方欲與無忌構陷忠臣近戚,使權歸無忌,伺隙謀反,今事覺,故自殺。

”(《資治通鑑》卷二百)意思是說,韋季方企圖勾結長孫無忌,陷害朝廷忠良和皇親國戚,使朝政大權重新回到長孫無忌手中,然後伺機發動政變;只因事情敗露,韋季方纔畏罪自殺。案情發展到這裏,當然已經遠遠超出了朋黨案的範疇,變成了性質嚴重的謀反案。而涉嫌謀反的主犯就是當朝太尉、天子舅父長孫無忌。

很顯然,許敬宗對長孫無忌的控告並沒有任何真憑實據,基本上就是空口白牙的誣陷之詞。但是,有了永徽三年的房遺愛案,如今這起案件就絲毫不讓人覺得奇怪了。

許敬宗的手法,與長孫無忌當年一手炮製的房遺愛案如出一轍。聽到長孫無忌涉嫌謀反的消息時,高宗李治作出大驚失色的表情,說:“怎麼會有這種事?舅父遭到小人離間,小小的猜忌可能會有,何至於謀反呢?”許敬宗答道:“臣推究案情始末,長孫無忌反狀已露,陛下卻猶然懷疑,這恐怕不是社稷之福。”

李治和武媚娘是如何扳倒長孫無忌的? 第3張

網絡配圖

李治黯然落淚,說:“我家不幸,親戚間屢有異志,往年高陽公主與房遺愛謀反,今天元舅還是這樣,讓朕無顏面對天下之人。此事若屬實,該如何處置?”許敬宗說:“房遺愛乳臭小兒,與一女子謀反,能有什麼作爲!可長孫無忌就不同了,他追隨先帝謀取天下,天下服其智;擔任宰相三十年,天下畏其威。

他一旦發動,陛下派誰抵擋?如今幸賴宗廟有靈、皇天嫉惡,從一件小事引出一個大奸,實乃天下之慶。臣現在擔心的是,長孫無忌知道韋季方自殺未遂,情急之下發動政變,攘臂一呼,同惡雲集,必爲宗廟之憂。願陛下速作定奪!”李治半晌無語,最後讓許敬宗再深入調查,以期掌握確鑿證據。

許敬宗不負天子所望,連夜突審韋季方,第二天一早就向李治作了稟報。他說:“韋季方昨夜已經對他的罪行供認不諱,承認和長孫無忌一同謀反。臣又問韋季方,無忌是國之至親,累朝受寵蒙恩,有何仇恨非反不可?韋季方供稱,韓璦私下曾經對長孫無忌說:‘當初柳奭、禇遂良曾勸您一起擁立樑王爲太子,如今太子被廢,皇上必然對您也起了猜忌之心,太常卿高履行(長孫舅父高士廉之子,顯慶元年十二月被貶爲益州長史)的遭遇就是最好的證明。’長孫無忌聽韓璦這麼說,不免憂愁恐懼,於是極力謀求自安之計。後來他看見長孫祥(長孫無忌的族侄,由工部尚書任上出爲荊州長史)又被貶謫,韓璦等人也接連獲罪,便日夜與韋季方一起密謀,準備反叛。”

說完這些,許敬宗最後作出了總結陳辭:“臣依照韋季方的口供深入調查,發現均與事實吻合,請陛下准予收捕,再依法處置。”李治的眼淚再次奪眶而出,他哽咽着說:“舅父如果真的這樣,朕也決不忍心殺他;如果殺了他,天下將把朕當成什麼人?後世將把朕當成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