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他是三國的第一儒將,可惜卻英年早逝

他是三國的第一儒將,可惜卻英年早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周瑜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是一個被嚴重誤讀的重要人物。在書籍和其改編的影視劇中,周瑜能力不足且氣量狹小,他致力於除掉劉備等人,卻處處被諸葛亮搶佔先機進行反制,最後在“既生瑜何生亮”的長嘶悲鳴之中氣絕身亡。其實在真實的三國歷史當中,周瑜絕不是個這樣的人物。

三國時期的第一儒將;

據《三國志·周瑜傳》中的記載:周瑜,字公瑾,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出生於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縣)的名門大族,父親和叔伯們都是東漢朝廷的官員。自小受家族的影響和薰陶,年紀輕輕便博覽羣書、熟讀兵法、精通音律,且胸懷宏圖大志。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孫堅討伐董卓的時候,將家人遷居舒城縣。在此期間,周瑜與同年的孫策結下了不解之緣,成了生死同命的至交密友。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周瑜投奔了摯友孫策,被任命爲建威中郎將,隨軍征伐江東諸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離世之後,在外征戰的周瑜隨即率部返回吳郡,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一起輔佐少年孫權定鼎大位。

他是三國的第一儒將,可惜卻英年早逝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周瑜跟隨孫權首次征伐黃祖;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周瑜率部平定麻、保二屯的山越叛亂;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周瑜先跟隨孫權二徵黃祖平定江夏,後督導赤壁之戰大敗曹軍;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周瑜率部在江北擊敗曹仁佔領江陵;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三十六歲的周瑜向孫權建議征討蜀地,與西涼馬騰聯合北擊曹操,病死在了出征的路上。

周瑜自從追隨孫策起兵以來,歷經大小陣仗無數,可以說爲孫氏定鼎江東立下了汗馬功勞。又因其貌美且行事儒雅大方,早在進擊江東的時候,就被當地人稱之爲“周郎”。而在後世的一些藝術作品之中,也用到了“羽扇綸巾”這樣的詞彙來形容他的儒雅。

綜合來看周瑜這個人,絕不像影視劇裏面描繪的那樣嫉賢妒能、心胸狹隘,而是一個儒雅清秀、謀武兼備、氣度宏量的,三國時期的“第一儒將”。

周瑜的離奇病逝;

關於周瑜的死因,是現在爭議比較大的一個焦點,因爲在史料當中並沒有提及周瑜少年時期有過什麼疾病,而從他在病逝之前還能給孫權上奏書這一情況來看:周瑜並不是突發急病去世的,而是慢性病或者是舊病復發導致的最後死亡。

那麼周瑜究竟是怎樣病逝的呢?關於這個問題,在史料當中有一些提示。

他是三國的第一儒將,可惜卻英年早逝 第2張

首先,箭傷復發,是周瑜病逝的主要原因;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周瑜跟曹仁在江北展開了一場曠世持久的惡戰(仁相守歲餘),交戰雙方都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殺傷甚衆)。周瑜在交戰中被亂箭射中的右胸(會流矢中右脅),並且傷得非常嚴重(瘡甚)。曹仁在周瑜重傷臥牀不起的時候(後仁聞瑜臥未起),趁機多次率部發起了進攻(勒兵就陳)。周瑜爲了給東吳的將士鼓氣(激揚吏士),不得不強撐着還沒有痊癒的身體(瑜乃自興),巡視軍營、過問戰事(案行軍營)。

這一仗雖然曹仁最後還是敗了,但是周瑜在身體還沒有痊癒的時候過於操勞,極有可能在這個時候落下了箭傷的根兒,以至於在後期出征的時候,由於箭傷復發導致病逝。而這也是史料當中所記載的,唯一有可能致使周瑜病逝的直接原因。

其次,一些外在的因素,加速了周瑜病逝的進度。

衆所周知,赤壁之戰是周瑜名揚天下的成名之戰,也是永載歷史的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但也正是因爲這一成名之戰,爲周瑜英年早逝埋下了伏筆。

《江表傳》中記載:在赤壁之戰結束之後,曹操和劉備兩個人,都藉機在孫權和周瑜之間撥弄是非。

劉備去京口找孫權借荊州的時候,雙方在宴席之上舉杯換盞交談甚歡。宴席結束之後,劉備趁着跟孫權獨處的機會,對他語重心長地說:“周瑜的文韜武略(公瑾文武籌略),算是萬中無一的精英(萬人之英),再加上他氣度宏量(顧其器量廣大),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不甘心屈居人下了(恐不久爲人臣耳)。”劉備對孫權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他注意周瑜。

曹操退回許都之後,給孫權寫了一封信,信中說:“赤壁之戰並不是你們打敗我的,而是我軍中疫病流行(值有疾病),所以我自己燒了船退回去了(孤燒船自退),便宜了周瑜讓他得了一個好名聲(橫使周瑜虛獲此名)。”曹操寫這封信的目地,也是告誡孫權,並不是周瑜有多厲害,而是我軍中出現了客觀情況。

那麼曹操和劉備這樣挑撥有效果嗎?答案是肯定的。這在史料當中雖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通過一些細節可以發現:周瑜和孫權之間,在外人的挑撥之下確實發生了一些改變。

《三國志·魯肅傳》中記載:周瑜在臨終之前,給孫權上了一道嚴詞懇切、意義非凡的奏疏。這道奏疏大致有兩個意思:一、我周瑜日思夜想的就是爲主上分憂,爲江東的發展大計謀劃,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心思;二、魯肅的才智和謀略,在這亂世之中,足以圖謀江東的發展,希望由他來頂替的我位置。

另外,在《江表傳》中還有這樣的記載:周瑜在給孫權的信中,用到了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句話。如果兩人之間沒有間隙,周瑜怎麼會用到這樣的句子呢?

所以,從這其中能夠看出來:周瑜在臨終之前還在向孫權表忠心。這也就是說:赤壁之戰後,孫權對周瑜表現出了明顯的不信任。

試想一下:周瑜既有箭傷在身,每天還在爲東吳的發展日夜操勞,再加上來自內部主上的不信任,他每天都要經受來自內外很大的壓力。所以說,箭傷是周瑜病逝的主要原因,而孫權、曹操、劉備三個人給他的壓力,加速了周瑜病逝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