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桑弘羊簡介 漢武帝時期著名財政大臣桑弘羊介紹

桑弘羊簡介 漢武帝時期著名財政大臣桑弘羊介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桑弘羊簡介: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出生於洛陽,父親爲當地商人。漢武帝時期的政治人物,專長爲財政。桑弘羊13歲時“以心計”入貲爲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漢武帝賞識,被委以重任,歷任大農丞、大農令、搜粟都尉兼大司農等要職,統管中央財政近40年之久。

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漢武帝時大臣。一說生於景帝后元三年。洛陽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以此13歲入侍宮中。自元狩三年(前120)起,終武帝之世,歷任大司農中丞、大司農、御史大夫等重要職務,與擔任大農丞的大鹽鐵商東郭咸陽、孔僅二人深得武帝寵信。元狩年間以後,在桑弘羊的參與和主持下,先後實行了鹽、鐵、酒官營,均輸、平準、算緡、告緡,統一鑄幣等經濟政策。此外,還組織了60萬人屯田戍邊,防禦匈奴。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暫時緩解了經濟危機,史稱當時“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桑弘羊以此賜爵左庶長。武帝后元二年(前87),桑弘羊由搜粟都尉遷任御史大夫,與霍光、田千秋、金日磾、上官桀四人同受遺詔輔佐昭帝。始元六年(前81),昭帝召集各地賢良文學至長安,會議鹽鐵等國家大事。賢良文學反對鹽鐵官營和均輸平準等與民爭利的政策,力主改弦更張,桑弘羊與之展開辯論。由於桑弘羊的堅持和封建國家財政方面的需要,當時除廢止酒類專賣改爲徵稅外,鹽鐵官營等各項重要政策仍沿襲不變。次年,桑弘羊因與霍光政見發生分歧,被捲入燕王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謀反事件,結果被處死。

西漢景帝四年(前153年),在洛陽的一個富有商人的家裏,生下了一個兒子,他就是漢武帝時著名的理財家桑弘羊。

桑弘羊簡介 漢武帝時期著名財政大臣桑弘羊介紹

桑弘羊成爲著名的理財家,協助漢武帝處理財政問題幾十年,和他的家庭與故鄉有很大的關係。洛陽是周朝建立的一個軍事和政治重鎮,周公征服殷人後。把俘虜的殷人以“頑民”的稱號安置居住在洛陽,這些人當然不讓他們參與政治活動,因而多數就去經商。到了戰國時期,經商已經成爲洛陽人的重要職業。一些人經商致富後,就參與了政治活動。象有名的蘇秦、白圭、師史、賈誼等政治家和商人,就都是洛陽人。桑弘羊的家庭一定是洛陽很富有的大商人,否則他十三歲不可能就做了漢武帝的侍中。侍中是一種加官,從大至列侯、將軍、卿、大夫,下至太醫、郎中,都可以加官爲侍中。當了侍中,就可以經常出入禁中,接近皇帝,所以它很爲大家所重視,成爲升官的一個重要途徑。但當侍中的,除了貴家子弟和著名的儒生外,一般人很難得到。才十三歲的桑弘羊,既非貴家子弟,也非名儒,他怎麼能當了侍中呢?可能是用錢買的。西漢初年,要作比較大的官,有兩條途徑:一條是由郡太守、諸侯王這樣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定期向中央政府推薦,他們當然是推薦自己的子弟,桑弘羊不會有這種機會;另一條是拿錢買官,也就是“入粟補官”,桑弘羊作爲商人的兒子,在十三歲的時候,他家就給他花錢買了個侍中,他大概是走的這條路。

漢武帝時,爲了培養一批忠於自己的得力官吏,選拔了很多有才幹的青年在他的身邊作侍中。象朱買臣、衛青、霍去病、霍光、桑弘羊這些以後的文武大臣,就都當過他的侍中。名儒孔安國在給他當侍中時,爲了照顧他,讓他拿皇帝唾痰用的御唾壺,就一時傳爲美談。漢武帝的這些侍中,並不僅僅是幫助他做點身邊的瑣事,他往往也與他們商量一些軍國大事,遇有他的意見與大臣不合時,還常常讓他們出面與大臣們進行辯論。如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漢武帝爲了抗擊匈奴的侵擾,決定在河套築朔方城,御史大夫公孫弘多次上書反對,漢武帝就讓侍中朱買臣等人與公孫弘辯論,說服了公孫弘,使他轉變爲築朔方城的積極支持者。桑弘羊在當侍中期間,一定參加了很多漢武帝制定軍國大事的討論,他了解了漢武帝的爲人和抱負,自己也深受漢武帝思想的影響。這期間,他雖然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因而也沒有受到漢武帝的重用,但他卻學習和鍛鍊了參加國家大政的能力,爲以後的從政準備了條件。

桑弘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不依靠農業富國的思想家。他指出:“富國非一道”,“富國何必用本農”,“無末業則本業何出”?主張由政府經營工商業以增加經濟性收入。他認爲鹽鐵專賣作爲國家統一的財政收入,可“足軍旅之費,務蓄積以備乏絕”,而不必增加農民的賦稅負擔;可防止豪商壟斷生產經營,操縱物價,阻塞他們的“利途”;可縮小貧富差別,“以齊黎民”,緩和階級矛盾。在實踐中,他對鹽、鐵、酒實行專賣,利用壟斷價格,收取高額利潤;實行平準法。創設均輸法,調節商品流通,平抑市場價格。這些措施有力地打擊了富商大賈的勢力,減輕了人民負擔,同時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漢武帝去世後,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l年),漢王朝召開了著名的鹽鐵會議。會上,桑弘羊批駁了“賢良”、“文學”對政府財政政策的攻擊,爲鹽鐵官營和均輸平準政策作了全面的辯解。他指出:“鹽鐵之利,所以佐百姓之急,足軍旅之需,務蓄積以備乏絕,所給甚衆,有益於國,無害於人”;平準,均輸則做到了“平萬物而便百姓”。爲了保護小農經濟和國家稅源,桑弘羊主張抑制豪強兼併。強調“制其不足,調其不足”,“散聚均利”,“禁溢羨,厄利途”,防止“民有相妨之富”。他認爲,實行鹽鐵專賣、平準均輸正是爲“絕併兼之路”,使“百姓可家給人足”;“山澤無徵,則君臣同利;刀幣無禁,則奸貞並行”,“臣富相侈,下專利則相傾”。桑弘羊的理財思想和政策是從維護最高統治集團自身的利益出發的,但在當時封建國家財政因連年戰爭出現危機的情況下,能做到“民不加賦而國用饒”,制豪強之有餘,因貧民之不足,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人民的負擔,這畢竟是一件好事,具有歷史進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