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和珅在哪些方面得罪了嘉慶皇帝?

歷史上和珅在哪些方面得罪了嘉慶皇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和珅在哪些方面得罪了嘉慶皇帝?以至於最後被賜死?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和珅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一起看看吧。

乾隆皇帝在25歲登基之時,就曾發誓,不敢與祖父康熙相比,在位時間如果能夠到60年,一定會傳位給太子。斗轉星移時事輪換,乾隆六十年(1795)很快就來了。乾隆皇帝於這一年的九月初一日,將阿桂、和珅等大臣召入宮中,開啓密旨,正式確認永琰爲皇太子,並決定在這一年的十二月初一日舉行禪讓大典,傳位永琰。

永琰嗣位之後,他的名字便要避諱,但“永”字太過常用,避諱不便,乾隆皇帝還特意爲永琰改名爲“顒琰”,《詩經·大雅·卷阿》有“顒顒卬卬,如圭如璋”的句子,漢人羊勝則有“畫以古列,顒顒昂昂。藩後宜之,壽考無疆”的賦句,顒字雖然與永同音,但是卻更加美好,顯示了乾隆皇帝對顒琰的祝福和嗣位的決心。

對於禪位之事,因爲乾隆多次說起,幾位大臣並不意外,只是做禮節性的挽留,說些不必着急之類的話,等衆人退出之後,和珅卻痛哭不止。

歷史上和珅在哪些方面得罪了嘉慶皇帝?

他邊哭邊對乾隆說:“皇上恩德澤被天下,萬民感恩,國泰民安,奴才還沒好好伺候皇上,皇上不能這麼着急退位啊!”

乾隆皇帝也是捨不得帝位的,他無奈地說:“朕已經老了。”

和珅馬上察覺出乾隆對帝位的留戀,他哭勸乾隆,但是乾隆主意已定,和珅見確實無可挽回,出宮之後馬上趕到了嘉親王府。他帶着一柄玉如意,去給顒琰道喜。顒琰聽到消息雖然十分高興,但卻十分厭惡和珅這種行爲。顒琰是一個含而不露的人,他知道和珅平時對乾隆逢迎拍馬的種種行爲,此刻自己即將嗣位,和珅卻又來溜鬚自己,這讓顒琰十分不齒。

但他明白,只要乾隆還在,不管他是皇帝也好太上皇也好,和珅都在乾隆那裏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己只有穩住和珅,纔可能保證地位。顒琰對和珅誇獎一番,和珅心裏自以爲得意,他沒想到私交皇子的舉動觸犯了謹慎的顒琰的大忌諱,讓顒琰十分不悅,所謂的誇獎只是敷衍他而已。此後,嘉慶皇帝在乾隆在世時,每年都寫一首《詠玉如意》詩來麻痹和珅,讓和珅感覺自己沒有忘記他當初的“擁戴之功”。

乾隆宣佈禪讓帝位之後,心裏是有留戀的。他擔心羣臣親近新帝冷落自己;而大臣們也的確無所適從,生怕站錯了隊。只有和珅,他明白乾隆皇帝的心理,對乾隆皇帝反而表現得比以前更加殷勤。和珅親自牽頭與禮部尚書紀曉嵐等人開始籌辦禪讓大典。

和珅草擬的儀式規範,不僅規定退位後的乾隆稱“太上皇帝”,而嘉慶稱“嗣皇帝”,凡書寫遇到“太上皇”,須擡高三格,比“皇帝”要高出一格之外,更主要的是規定了“嗣皇帝”嘉慶凡是軍國大事,要在太上皇乾隆的指導下辦理。這讓乾隆十分高興,但嘉慶卻十分不滿。

更讓嘉慶憤怒的是,在禪位大典前夕,和珅竟建議,嗣皇帝政事經驗不足,乾隆可只傳皇位不傳玉璽。玉璽是皇位的象徵,更是作爲天子的印信與憑證,在典禮之上,交接玉璽代表着新皇權力的確立。和珅竟然敢提出這樣的建議,當然是揣摩透了乾隆戀權的心理。但是大典的規儀早已制定,當典禮進行時,突然傳來傳位不傳玉璽的太上皇諭旨,這讓嘉慶皇帝和羣臣都手足無措起來。

歷史上和珅在哪些方面得罪了嘉慶皇帝? 第2張

幸好大學士劉墉挺身而出,他對乾隆說:“陛下是千古聖君,君臨天下60年,四海承恩。這次陛下不戀皇位,行禪讓大禮,更是三代以來未有之事。既然皇位已傳太子,玉璽不傳,怕天下人誤解了陛下的一片苦心啊。使用玉璽責任重大,有軍國大事,陛下可訓導嗣皇帝使用便是,若不傳玉璽,恐怕給這千古盛事留下缺憾,還請陛下聖裁。”

劉墉的話,在情在理,和珅在一旁尷尬不已,乾隆默默思考了一會兒,終於傳旨,由紀曉嵐代爲授璽。和珅心中一寒,知道自己在這件事情上失敗了。

在這件事情上,和珅已經嚴重侵犯了嘉慶的利益,嘉慶對他十分不滿,但是和珅卻不曾收斂,他又向乾隆建議由乾隆親自冊封嘉慶的妻子喜塔臘氏爲皇后。按照慣例,冊封皇后,是皇帝自己決定的事情,要皇帝親自頒發冊封詔書。但是乾隆又聽從和珅的建議,以太上皇的身份爲嘉慶冊封了皇后、貴妃。這實際上是還以親王之禮來對待嘉慶,這一事件,更讓嘉慶痛恨和珅。

嘉慶即位之後,紫禁城太和殿上坐着的卻依舊是乾隆,嘉慶只能西向侍坐。更過分的是,在嘉慶元年新鑄銅錢,本應是“嘉慶通寶”,但和珅卻命令一半錢幣爲“嘉慶通寶”,另一半仍舊鑄造“乾隆通寶”。並且和珅自認爲是太上皇的親信,又擁戴新皇帝有功,儼然凌駕於嘉慶皇帝之上,事事不經過嘉慶而稟告乾隆或者竟擅做主張。

以至於朝鮮使臣在給國王的彙報中說,新皇帝平和仁厚,總在太上皇身邊伺候,但顯然沒有什麼主見,只知道關注太上皇的喜怒哀樂,倒是和珅,權勢極大,儼然可與新皇帝相比。

在朝中有兩個皇帝的日子裏,嘉慶作爲兒子,更加喜怒不形於色。但他留心着朝廷中每一個變動,觀察着朝臣們的態度,與和珅始終保持着一種若即若離的距離,和珅對此不是沒有覺察,他也知道新皇帝只是在韜光養晦而已。但是和珅爲什麼敢於一味討好乾隆而不注意嘉慶的感受呢?實際上,和珅更明白,自己本來就不爲嘉慶皇帝欣賞,在這種時候,如果一味地去討好嘉慶,很可能既不能討得嘉慶歡心,又讓乾隆心有猜忌。

據說,福長安曾問起過和珅如果一味討好太上皇,惹得皇帝不高興,等到太上皇去世之後,他們可如何是好?對此和珅只能是苦笑,他對福長安說,即使我們事事去討好皇上,他也未必會放過我們。眼下只有討得太上皇歡心,皇上才奈何咱們不得啊。和珅在處理這種事情上,無疑是聰明的,所以他繼續討好乾隆,而這實際上就是處處牽制嘉慶皇帝。

歷史上和珅在哪些方面得罪了嘉慶皇帝? 第3張

時間一久,和珅也知道自己與嘉慶的關係已經極難緩和珅了。他竟然想與嘉慶對抗。他認爲只要趁着乾隆還在世,在朝廷中全安插上自己的親信,讓朝中大臣都依附於自己,他就有了與嘉慶對抗的砝碼。即便是到時候乾隆去世,嘉慶也要顧慮滿朝大臣都是和珅同黨,不敢輕易對他下手。懷着這樣的想法,和珅與嘉慶的對抗更加激烈了。

嘉慶二年(1797),與嘉慶皇帝結縭23年的皇后喜塔臘氏去世了。喜塔臘氏爲嘉慶皇帝育有一子二女,與嘉慶皇帝感情十分深厚。由於乾隆做太上皇依舊居住在養心殿,這位孝淑睿皇后甚至都沒有在皇后的正宮坤寧宮居住過一天。

皇后去世之後,乾隆已是風燭殘年,忌諱“死”、“老”之類的一切東西,和珅順從乾隆的意思,竟然建議皇后的喪儀一切從簡。他替乾隆擬了一道諭旨,皇后的喪儀從簡,皇上只許素服七天,不準穿喪服,而文武大臣到養心殿拜見乾隆甚至連素服都不許穿,只許減去朝珠一串,以示哀悼。喪儀期間的一切政事如常處理。

嘉慶皇帝聽到這道諭旨,心中憤恨不已,他強忍着淚水,狠狠心,下旨決定連素服也免去,宮中宮女太監們都按平日穿着。整個皇后國喪期間,宮廷中連一條白幡都不曾佈置,乾隆對此非常滿意。

嘉定皇帝強忍傷痛,不敢在乾隆面前露出悲慼之情,這讓乾隆放心於他的孝心,而和珅也被嘉慶皇帝麻痹了,他十分鄙視嘉慶皇帝,沒想到他竟是如此絕情之人,可是更讓和珅想不到的是,嘉慶皇帝將這些都記在了他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