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商鞅慘遭車裂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歷史上商鞅慘遭車裂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商鞅是戰國時期著名政治改革家,這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秦國之所以迅速強盛離不開商鞅變法,秦國最終能一統中國,也離不開商鞅變法打下的堅實基礎,商鞅在秦爲相十餘年,可以稱得上了一個無情無義的工作狂CEO。

爲了更好地爲秦國工作,他曾經通過好友孟蘭皋推薦了一位名叫趙良的祕書,趙良第一次與商鞅相見之後,商鞅並沒有從他那羅裏巴嗦的言語中聽出一絲厭煩,反而留在他身邊準備重用,甚至提出要和他建立更深厚的友誼,不想卻被趙良婉言拒絕,那趙良到底是一個怎樣出衆的人物呢?他又對商鞅說了什麼,我們接下可以好好品味一下。

當時的趙良面對商鞅的欣賞與好友申請,是這樣拒絕好友添加,回覆說道:“在下不敢當,孔子說推舉賢能又向賢者看齊者大有長進,聚集庸碌小人者就算偉大君王也會受其所害。我是庸碌之人,因此不敢高攀商君爲友。

在下又聽說,沒有擔當的人高居官位叫貪位,沒有名望的人身負大名叫作貪名。我如果接受商君友誼,恐怕我就成了攀附關係貪位貪名之徒了,所以實在不敢接受。”

商鞅笑道:“我直截了當地說吧,你的意思是不是因爲我治理秦國的手段嚴峻,所以害怕跟我這種人交往成爲朋友?”

趙良沒想到商鞅如此聰明又直率,便說道:“能舉一反三聽懂不同話語的人可說得上是聰慧,能透過事物表面看到內在的人可說得上是明智,能剋制自己戰勝自己的人可說得上是強者,商君您就是這樣的人。然而聖帝虞舜曾說過,懂得讓自己內斂低調纔算得上高明。商君請我來,恐怕也只能就虞舜的無爲之道,向我諮詢了。”

商鞅見他總是這樣有話不肯直說,就再次開門見山地說道:“一開始秦國和西北落後少數民族戎翟的教化水平差不了多少,我來了之後更改制度,把秦人的教化推行到和中原諸國相差無幾的水平,又爲秦遷都咸陽,靠近華夏腹地,便利交通往來,接着又大興土木,營造城池宮殿,使秦國城市氣勢和風格猶如魯衛之地那些悠久的名城一樣,你看我這樣治理秦國,和秦穆公用五張公羊皮從楚國贖來的賢大夫百里奚相比如何?”

趙良說:“商君應該明白,一千張羊皮也比不了一張狐裘值錢,一千人對您恭順,也不如一個正直之人對您勸諫有用。周武王聽得進勸諫得以昌盛,商紂王讓人沉默不語而就此亡國。如果商君您覺得周武王沒有什麼不對,那我請求整日在您身邊進諫正直之言,而不遭殺身之禍,不知可否?”

歷史上商鞅慘遭車裂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商鞅看趙良還是對他的威嚴有些忌憚,就說:“先生的話應該說完了,我明白您的意思,沒用的話聽起來都很華麗,有用的話都是實實在在的,不好聽的話就像苦藥一樣,好聽的話通常就像給你帶來疾病一樣。先生好性情,又有才能,若肯整日爲我進忠正之言,這是阿鞅我的良藥啊!我必將把先生當老師一樣對待,您就不用推辭了!”

趙良就又說道:“那我就有一說一了,百里奚是楚國的下賤之人,聽說秦穆公像當今大王一樣重賢才很想相見,然而沒有路費來秦地,便把自己賣身給秦國客商,穿着爛衣服給別人放牛討生計,一心想投靠明主。沒過多久,穆公聽說了百里奚的賢名,便將他從牛口之下提拔起來,給秦國打理民政國事,秦國上下沒有敢仰視他的。

他爲秦相多年,爲秦向東討伐鄭國,三次扶立晉國之君,還在吳國攻破楚國郢都的時候,拯救了楚國的社稷。又重視教化,使得西南偏遠的巴國人都來秦國進貢,中原諸侯對秦國也是相當尊重,西北戎族諸部都來臣服。

以我看來,百里奚爲秦國做這麼多,雖然辛勞卻從來不注重車馬,天氣熱也不打傘蓋,在秦國四處行巡,從來不使用干戈懲治他人,功名都藏在秦國不斷富裕的府庫當中,他的德行總是讓秦國世世代代的人記住。以至於他死的時候,秦國全國男女哀痛大哭,小孩子也不唱歌了,做工的人也傷心得難以做工。

如今商君得到大王的信任,是因爲寵臣景監的引薦,而不是像百里奚那樣靠大賢之名受人敬重。現在你對權貴動刑,得罪太子,加重百姓負擔,又用嚴刑來約束他們,使他們不是死於殘酷的戰場就是傷殘於勞役,人人都對您怨聲載道,這是在積累仇怨,蓄養禍患啊!那大興木土就簡直稱不上什麼功績了!

您又在封地效仿諸侯南面而坐自稱寡人,動不動就對秦國貴戚施以刑法。詩經中說,老鼠都懂得愛護身體,而人卻不懂得用禮教來愛護自己,失去了禮教的人,恐怕離死不遠了。以詩經的道理來看,商君您目前的行事是難以長久的。

太子的太傅公子虔因爲被您用刑,閉門不出已經八年了,太子的舍人祝歡也是因您而死,太子太保公孫賈又受到你的刺面塗炭之刑。詩經中又說,得人心者必定興旺,失人心者必定崩潰。

商君您要好好反思一下,您外出,軍車就要十幾輛跟隨,而且還都是載滿了士兵,甚至還要配備勇武的騎兵,和手持重武器的重裝步兵在車旁跟進。如果沒有這些,您出門都安不下心來。

尚書中說,有德行的人必會昌盛,光憑武力的人必定滅亡。您離危難的時間已經像短暫的朝露一樣就要到來了,您還怎能妄想繼續延年益壽呢?

現在能做的就是趕緊把封地退還給大王,到偏遠的地方去種菜,讓大王重用那些歸隱之士,對國中的老人和戰爭遺孤多加撫卹,使禮義教化興起來,估計還能使您安度餘年。

如果您還貪戀着商於的財富,捨不得秦國的政教大權,繼續積蓄百姓的怨恨,一旦當今大王年老病重不能上朝,丟棄你這個外來客歸天而去,那時秦國上下要收拾您的人,還會少嗎?這種可怕的結束如今翹起足尖就能望得到了!”商鞅聽完趙良最後這番推心挖肺的話,沉默良久,卻始終不能按趙良說的去做。

歷史上商鞅慘遭車裂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第2張

沒多久秦孝公真的因病去世,太子嬴駟繼位,也就是秦國第一個稱王的君主,史稱秦惠文王。惠文王一上臺,曾經受刑的太傅公子虔馬上就跳出來,讓手下向秦王告發商鞅在封地稱孤道寡的僭越大罪。

惠文王聽了之後,新仇舊恨統統涌上心頭,勃然大怒道:“僭越就是造反,立馬讓有司派官吏捉捕阿鞅歸案。”商鞅聞訊,趕緊策馬逃出咸陽,想着趙良曾經的話,便往邊關跑去,欲出塞外隱匿荒漠,不想到了邊關已是黑夜,前去旅店投宿被拒,那個旅店老闆對他說:“相爺商君頒佈戶籍制度以來,沒有戶籍姓名證明的人,一律不能在旅店投宿行走。”

商鞅不敢報出姓名,也無從證明,只好連連哀嘆道:“當年秦國沒有變法時,這些旅店裏面到處都藏匿着亡命之徒,現在我算是作法自縛了!”於是又原路返回。

他又想着潛逃到魏國故地去,到了秦魏邊境,向魏國邊關說明來意,可魏人已將商鞅視爲叛逆仇敵,斷然拒絕了他來尋求政治庇護的請求。

商鞅氣得直跺腳,沒辦法只好彎彎繞繞回到了封地商於,這時候商於的很多人都聽說了他被定罪的消息,嚇得紛紛逃竄,生怕被他牽連。只有他平日裏豢養的三千死士決意與他共生死,於是商鞅帶領這班人馬前去攻打鄭縣。因爲鄭縣地近魏國,他就想着打下鄭縣作爲見面禮送給魏國,魏國應該就會容他避禍了。

不想秦惠文王親率鐵騎大軍前來捉拿他,商鞅的人馬頓時慌張無措,哪裏還打得下一個縣城來,趕緊又往東逃奔,不想在澠池被秦軍團團圍住。商鞅自知死路一條,便在軍前與秦惠文王對馬相見(那時秦惠文王尚未稱王),惠文王問他道:“公孫鞅你已走投無路,還有什麼話可說的?”

商鞅仰天長嘆,答道:“我沒有聽良人的勸告,是我沒法停下來啊!不強勢而爲,多少事就不能成功了!大王你聽着,秦國有今日之成就,你自己捫心問問自己,是誰的功勞,我所做的已經做到了,我所想得到的也已經得到了,死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我早就想好了,並不可怕,儘早要面對這場不得善終的死亡。

諸侯當中楚、魏、齊、韓、燕都已稱王爲霸,秦國要有稱王的底氣,靠的還是強大的國力和舉國上下的統一號令以及凝聚力,這個只要我在大王面前一死,便奉送給大王了!

然而大王稱王之後,想要讓秦君世世代代都能南面稱尊,而不是像魏國那樣打腫臉充胖子,盡失河西之地還能厚着臉皮稱王,爲天下所笑,也不是像韓國那樣王號都是別人特惠給送的,毫不值錢。

也不是像燕國那樣地處偏遠,以爲別人打不着他,就自娛自樂稱王起來。還有齊國只不過靠那個叫孫臏以一時之勝仗,撐起了王號,卻沒有後繼之力,這個王也是不能長久的。楚國稱王早,我就不多評論了,今天大王勢必一刀與我了斷過去仇怨,但我還是希望我所做的一切能在大王身上可持續下去,甚至更爲發揚光大,對大王而言既對得住自己,也對得住孝公先王和秦國的歷代祖宗了吧!”

秦惠文王聽完這番話,着實被感動了一把,他說道:“你我十年前就個人關係而言,就已經勢同水火,不共戴天了,不過我一直從內心深處是很敬重你的,首先一點,我當了這麼久的太子,你雖然得了罪了我,明知將來我即位你就沒好下場,你也從來沒有在先王面前說過一句可能廢黜我的讒言。

歷史上商鞅慘遭車裂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第3張

第二,你剛纔說的要讓我穩穩當當地對天下諸侯稱王,還要讓秦國的霸業持續下去,這一點讓我都有點捨不得殺你了,但是你不死,我們之前的仇怨無法開解,我也得不到你所說的統一號令和舉國之凝聚力,所以今天只能取你性命,以成全你我平生共同的志願了!只是秦國的霸業還要有更長遠的發展,希望先生最後賜我一教!”

聽到秦惠文王最後這句“先生”,也是他這一生聽到惠文王第一次對他的敬稱,商鞅眼眶不由地溼潤了,但他忍着熱淚,旋即仰天大笑,舉劍而起,極其悲壯地大喊一聲:“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秦人出戰時的軍歌),緊接着自刎而死。

秦惠文王下馬上前,口中反覆念着“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秦軍最爲煽情的軍歌,同樣也是商鞅最後的遺言,不由地心生悲愴,伸手一撫商鞅屍身,沒料到商鞅衣內竟藏有一物,惠文王連忙從他衣內取出一看,乃是失傳已久的魏國第一賢相李悝所著《法經》,這可是天下盡知的治國寶典,不想卻一直落在商鞅手中。(李悝爲魏相,使魏國首先在戰國稱霸,後來吳起、商鞅等人都向李悝求教過法家之術)

秦惠文王這才明白了商鞅最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深意,也明白將來他是真的和商鞅同袍而行了。商鞅已死,秦惠文王又盡殺商鞅黨徒,並屠滅了商鞅全家全族,而後又當衆對商鞅之屍施以車裂之刑,秦人爲之震恐,無不對新王的號令惟命是從,商鞅爲之付出慘烈代價的大秦國也終於真正強盛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