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光弼簡介:唐朝中期名將,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

李光弼簡介:唐朝中期名將,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後便締造了全盛的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全盛。天寶末年,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安史之亂後接連出現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現象,國力漸衰。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李光弼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將,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衛親府左郎將,襲封薊郡公。天寶十五載(756年),經郭子儀推薦而任爲河東節度副使,東出井陘,參與平定安史之亂。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上元二年(761年),以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出鎮臨淮,震懾諸將,次年又命軍鎮壓浙東袁晁起義,以功進封臨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亂平定,李光弼“戰功推爲中興第一”,獲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凌煙閣。晚年爲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所讒,擁兵不朝,聲名受損,因此愧恨成疾,終於廣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追贈司空、太保,諡號“武穆”,世稱“李臨淮”、“李武穆”。

李光弼足智多謀,治軍威嚴而有方,善於出奇制勝,以少勝多,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被譽爲“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中第一”。著有《將律》、《統軍靈轄祕策》及《李臨淮武記》 ,今已佚。《全唐文》錄有其文。

李光弼簡介:唐朝中期名將,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

人物生平

契丹驍將

李光弼的父親李楷洛,原爲契丹酋長,武周時歸降,累官朔方( 治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境內)節度副使,封薊國公( 一作郡公),以驍勇善戰出名,在反擊突厥戰爭中暴卒,獲贈營州都督,諡曰忠烈 。

李光弼自幼爲人嚴肅、深沉而剛毅,擅長騎射,喜讀《漢書》,治軍極嚴,兼有謀略。他少年即入軍旅,任左衛親府左郎將。李光弼爲父守喪時,嚴遵禮法,之後任左清道率兼安北都護。

天寶五載(746年),朔方節度使王忠嗣調任河西、隴右節度使,補李光弼爲兵馬使,並充任赤水軍使。王忠嗣非常器重他,即使是宿將所受的禮遇,也不能與他相比。王忠嗣曾說:“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不久後,李光弼襲封父爵薊郡公。後因擊敗吐蕃、吐谷渾的功勞,進號雲麾將軍 。

天寶八載(749年),經朔方節度使安思順上表,唐玄宗任命李光弼爲朔方節度副使,知留後事,也就是實際上的朔方節度使。安思順喜愛李光弼的才幹,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李光弼聞訊後,託病辭官。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覺得十分可惜,便奏請玄宗,將他召回京師長安 。

出奇制勝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及部將史思明反叛。郭子儀欣賞李光弼的軍事才能,向玄宗推薦他。玄宗下詔命李光弼攝御史大夫,持節、河東節度副大使,知河東節度事兼雲中太守,後又加魏郡太守、河北採訪使。

李光弼受命後,第一個目標是收復常山郡( 今河北正定),該郡地處叛軍南北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李光弼率領朔方軍五千進攻常山,當地團練兵將自己的將領史思義綁來投降,李光弼善待史思義,親自爲其鬆綁,使他真心歸順,供出叛軍動向。次日,史思明率二萬騎兵直壓常山城下,李光弼接受史思義“按軍入守”、以逸待勞的策略,守城不出,分屬下兵馬爲四部,以勁弩五百連番射敵,叛軍死傷慘重,只得退兵。當叛軍在野外吃飯時,李光弼派輕騎數千,突然襲擊,一舉消滅叛軍五千,收復常山郡九縣中的七縣。其後,李光弼與郭子儀又率領唐軍在嘉山( 今河北曲陽東)與叛軍決戰,大破叛軍,斬首四萬級,俘一千餘人、戰馬五千匹。 河北十餘郡聞訊,紛紛重新歸順了唐軍。

太原之戰

嘉山之戰後,李光弼想趁勢攻取叛軍的老巢范陽郡,以絕其根基。但適逢潼關失守,長安淪陷,玄宗逃奔蜀地,人心驚駭。此事遂被擱置。

至德元載(756年)七月,在靈武( 今寧夏靈武)即位的唐肅宗遣使追命郭子儀和李光弼趕赴靈武。八月,二人抵達,受到肅宗召見。肅宗授李光弼爲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爲使相,仍任節度使之職。並特加其爲北都太原留守。此後,李光弼奉命由靈武率軍五千赴太原,繼續征討叛軍。

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叛軍史思明、蔡希德等發兵十萬進攻太原,並企圖佔領太原後,由北道奪取靈武。當時李光弼手中只有不滿萬人的弱卒,聽聞史思明即將攻城,都非常害怕,想要築牆抗敵。李光弼說:“太原城方圓四十里,叛軍快到了才修牆,只能空耗人力。”在兵力懸殊情況下,李光弼一面防禦固守,一面守中有攻。他讓戰士從城中挖地道通城外,打擊敵軍;他還在城上安裝石炮( 拋石器),擊斃大量叛軍;地道後來挖到史思明大營,俘斬叛軍一萬多人。此時,叛軍內訌,安慶緒殺父安祿山,自立爲帝,史思明退兵范陽,留駐的蔡希德等人疲憊不堪。同年二月,李光弼率敢死隊向叛軍發動進攻,斬首七萬餘級,繳獲大批軍械。太原之戰取得完全勝利。他又進收清夷、橫野等軍,擊破攻擊好畤、大橫關一帶的叛軍分支。戰後,李光弼轉拜檢校司徒。

太原之戰是平亂戰爭第一次重大勝利和重要轉折點,是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典型戰例。李光弼充分發揮了軍事才能,此戰爲後來勝利收復兩京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勝利消息傳到靈武,肅宗下詔獎賞李光弼,加他爲司空、兼兵部尚書,仍兼同平章事,封魏國公。

朔方節度

乾元元年(758年)八月,肅宗再次詔李光弼入朝,升他爲侍中,改封鄭國公。九月,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使十萬大軍討伐安慶緒,因爲肅宗不相信二人,不設主帥,只派不懂軍事的宦官魚朝恩爲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總攬諸軍。唐軍出師後,在獲嘉擊敗叛軍,斬首四千級,捕虜五百人。叛將安太清逃至衛州防守。安慶緒派七萬軍隊援救衛州。唐軍大破安慶緒,斬首四萬級,繳獲鎧冑數十萬,攻佔衛州。唐軍又在愁思岡擊破叛軍,並趁勢圍攻鄴城。安慶緒求救於史思明。史思明出動十三萬軍隊援救鄴城。次年三月,雙方爆發相州之戰,史思明率軍奮戰,李光弼等率部先與史思明交戰,雙方被殺傷的人數幾乎相等。郭子儀率部在後,還未來得及佈陣,突然大風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即使近在咫尺卻看不清。唐軍與叛軍都大驚,各棄兵仗輜重,分向南、北方面潰退。此役後,唐軍各部相繼引還。只有李光弼與王思禮整敕部隊,全軍以歸。戰後,魚朝恩把責任推到郭子儀身上。

乾元二年(759年)七月,肅宗奪剝奪郭子儀兵權,命李光弼接替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率五百親兵赴洛陽,統帥朔方軍。

李光弼簡介:唐朝中期名將,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 第2張

河陽之戰

乾元二年(759年)八月,李光弼又被任命兼幽州長史、河北節度使。

汴州節度使許叔冀叛降史思明,致使汴州失陷,叛軍甚至南下江淮一帶。李光弼緩行至洛陽後,決定撤出洛陽,移軍河陽,留洛陽空城給史思明。十月,史思明進攻河陽,李光弼先設計誘得史思明所部良馬千餘匹。接着又用木杆鐵叉叉住史思明在黃河上的火船攻勢。史思明損兵折將,親率大軍再進攻河陽,李光弼身先士卒,他事先在靴內藏刀,表示自己寧死不降的決心。三軍爲之感動,部將李抱玉、荔非元禮等率兵奮勇殺敵,大敗叛軍,斬首一萬餘級,生擒八千餘人,獲馬兩千匹,軍資、武器數以億計,叛軍大將周摯、徐璜玉、李秦授等都被擒獲,叛將安太清退守懷州。河陽之戰,李光弼再次表現了傑出的軍事才能,此役的勝利,牽制了史思明主力軍,保障了潼關和長安的安全。

史思明不知周摯等已經戰敗,還在攻河陽南城。李光弼在河邊向其展示俘虜,並趁勢攻懷州,史思明來救,李光弼迎擊於沁水之上,又將其擊敗。安太清在懷州拒守一月有餘,李光弼令部將僕固懷恩、郝廷玉由地道而入,裏應外合,攻克懷州。安太清等被生擒,送往朝廷。

乾元三年(760年)正月,肅宗加李光弼太尉兼中書令。

中興第一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肅宗輕信宦官魚朝恩,不聽李光弼正確意見,命李光弼冒險進攻洛陽。李光弼無可奈何,留李抱玉守河陽,自己與朔方節度副使僕固懷恩會同魚朝恩進攻洛陽。僕固懷恩不聽李光弼軍令,不在洛陽城北邙山而在平原佈陣,致使大敗,唐軍只好退守聞喜( 今山西聞喜)。史思明雖然獲勝,卻被其子史朝義殺死,唐軍也因此得以休整。肅宗將邙山之敗歸罪在僕固懷恩身上,加李光弼開府儀同三司、侍中、河南尹、行營節度使。後又任命他爲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統率河南、淮南、江南、浙江等八道行營節度,出鎮臨淮( 今江蘇盱眙),進攻史朝義軍。

監軍使以台州( 治臨海,今屬浙江)人袁晁領導的浙東( 治越州,今浙江紹興)義軍勢大,李光弼兵少,請他退保潤州以避叛軍鋒芒。李光弼說:“朝廷安危繫於我一身,現在敵人雖強,但不知道我的兵力多少,如果我出其不意,敵人自當退走。”徑直前往泗州,旋即先克許州( 今河南許昌),活捉史朝義將李春,再入徐州( 今江蘇徐州)。當時,大將田神功平定劉展之亂後,滯留在淮南不前;尚衡、殷仲卿等在兗、鄆兩州相互攻擊;來瑱不聽朝廷詔令,堅持留在襄陽。朝廷深感憂慮,等到李光弼到了許州後,史朝義退走,田神功急忙返回河南,尚衡、殷仲卿、來瑱等都畏懼李光弼的威名,相繼入朝覲見。

寶應元年(762年),李光弼進封爲臨淮郡王。旋即揮軍收復許州,斬得叛軍首級一千餘級,擒獲叛將二十二人。史朝義分兵進攻宋州( 今河南商丘),李光弼領軍救援,將其擊退。

李光弼又派部將張伯儀等率領各軍,向袁晁義軍發起攻勢。十二月,唐軍在衢州(治信安,今浙江衢縣)擊敗義軍。

此年,江南人方清在歙州( 治今安徽省歙縣)率饑民起義。朝廷命李光弼分兵討伐。

寶應二年(763年)正月,史朝義走投無路,自殺身亡。歷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平息,李光弼自始至終參加指揮大軍,一直是唐軍平叛主將之一,發揮了出色的軍事才能,指揮唐軍殲滅叛軍有生力量,爲平息內亂立了頭功,《新唐書》稱讚李光弼在平息安史之亂中,“戰功推爲中興第一”。

同年三月,官軍再次擊敗袁晁義軍。四月,經十餘次交戰,唐軍最終擊敗義軍,俘獲袁晁。其弟袁瑛率軍突圍,不久後亦被困死於寧海紫溪洞中。此後,代宗下詔增李光弼實封食邑二千戶,授其一個兒子爲三品官,又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於凌煙閣。

李光弼在徐州,只決斷軍旅之事,其餘一切事務,都委託由判官張傪處理。張傪爲政精明,處理事務十分自如。諸將奏事,李光弼大多讓張傪參與商議。諸將事奉張傪,如同事奉李光弼,因此軍中整肅,東夏( 泛指東部)得以安寧。

愧恨長逝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功勞蓋世,但是卻遭到宦官魚朝恩、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

寶應二年(763年)初,吐蕃在僕固懷恩的引誘下乘虛攻入關中,佔領長安。代宗出逃陝州( 今河南三門峽市),急詔李光弼奔赴陝州行在。李光弼害怕遭到魚朝恩等陷害,拖延未去。其後,吐蕃被關內副元帥、中書令郭子儀打敗。代宗返回長安後,任命李光弼爲東都留守,李光弼再借故詔書未至推辭,率軍回到徐州收租賦。代宗再詔李光弼入朝,李光弼害怕宦官魚朝恩、程元振加害,仍不敢去長安見駕。七月,代宗改元“廣德”,賜李光弼一子三品官,並加實封食邑三百戶。

起初,李光弼治軍嚴整,先謀後戰,能以少勝多,與郭子儀齊名,名震天下。凡是他下的命令,諸將不敢不服。後來,李光弼在徐州不敢入朝,部將田神功等人對他的敬畏態度大有變化 。李光弼因而很不得志,感到恥辱、慚愧,致使憂鬱成疾,於廣德二年(764年)七月十四日(8月15日)在徐州病逝,終年五十七歲。代宗爲其輟朝三日,遣使吊恤其母,追贈太保,諡號“武穆”。出葬之日,命百官送葬至延平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