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曹魏軍事家鍾會簡介:累拜中書侍郎,封關內侯

三國時期曹魏軍事家鍾會簡介:累拜中書侍郎,封關內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鍾會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鍾會(225~264年),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市)人。三國時期魏國軍事家、書法家,太傅鍾繇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弟。

出身潁川鍾氏,才華橫溢,精通玄學。 出仕魏國,官居要職,累拜中書侍郎,封關內侯,深得魏帝和羣臣賞識。隨從司馬師征討毌丘儉,典知機密。獻策於司馬昭,粉碎魏帝曹髦的奪權企圖。隨平諸葛誕叛亂,屢出奇謀,時人比爲張良,拜黃門侍郎,封東武亭侯。遷司隸校尉,插手朝廷大小事務,設計殺害嵇康。 景元年間,力挺司馬昭伐蜀計劃,拜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主持伐蜀事宜。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之戰中,配合鄧艾分兵進取,最終滅亡蜀漢,拜司徒,封縣侯。功成之後,萌生不臣之心,勾結蜀將姜維,圖謀據蜀自立,打壓太尉鄧艾。景元五年(264年)正月,以郭太后遺命之名,矯詔討伐司馬昭,爲部將胡烈所害,死於亂軍,時年四十歲。

鍾會精通文賦和玄學,著有《魏鍾司徒集》。工於書法,唐朝張懷瓘在《書斷》評爲“妙品”,僅次於“神品”。

三國時期曹魏軍事家鍾會簡介:累拜中書侍郎,封關內侯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鍾會出身潁川士族鍾氏,爲太傅鍾繇的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幼弟。母親是鍾繇之妾張昌蒲。

少年時聰慧敏捷異常。鍾會五歲時,鍾繇帶着他去見蔣濟,蔣濟認爲鍾會“非常人也”。 等鍾會長大後,有才數技藝,博學多聞,尤其精通玄學。 弱冠時,與名士、玄學代表人物王弼並知名。

正始五年(245年),起家擔任祕書郎的職務。正始八年(247年),遷尚書郎。嘉平元年(249年),任中書侍郎。

高平陵之變(249年)後,權臣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相繼成爲曹魏政權幕後執掌者。鍾會早年受到司馬懿父子的賞識,成爲司馬氏重要幕僚之一。 根據《世說新語》的記載,同爲名門公子的鐘會與司馬師兄弟很可能在年輕時就有所交往。

正元元年(254年),高貴鄉公曹髦即位時,賜與鍾會關內侯的爵位。 鍾會私下對司馬師評價曹髦:“才同陳思(曹植),武類太祖(曹操)。”

精煉策數

正元二年(255年),毌丘儉和文欽在淮南起兵謀反。當時大將軍司馬師新割目瘤,身體還未恢復。朝廷大多數人認爲:讓太尉司馬孚前去平叛就可以。只有傅嘏、王肅和鍾會力勸司馬師親征。 司馬師東征毌丘儉時,鍾會隨軍主管機密事宜,衛將軍司馬昭率領大軍的後繼部隊。後來,司馬師驟亡於許昌後,司馬昭統領大軍,令鍾會運運籌帷幄。當時,朝廷發詔書給尚書傅嘏,以東南剛剛平定爲理由,讓司馬昭留在許昌,負責內外接應,由傅嘏率領軍隊回朝。魏帝曹髦此舉是想奪回司馬昭的兵權。鍾會與傅嘏密謀,讓傅嘏上表,和司馬昭一同出發,退到洛水之南屯兵駐守。於是,朝廷不得已,以司馬昭爲大將軍、輔政;以鍾會爲黃門侍郎,封東武亭侯,事邑三百戶。

甘露二年(257年),朝廷任命諸葛誕爲司空,招其回京。當時鍾會母親去世,正守喪在家,他算定諸葛誕必不從命,於是馳馬報告司馬昭。司馬昭認爲事已至此,不再追改。後來諸葛誕謀反,並向東吳尋求援兵。司馬昭帶着魏帝統帥二十六萬大軍親征,聖駕停駐在項縣。司馬昭率領大軍到壽春,鍾會再次隨行。

當時東吳右大司馬全琮之子全懌、孫全端、全翩、全緝等率領三萬大軍來救援諸葛誕。全懌兄長的兒子全輝、全儀留在建業,二人因爲惹上官司,帶着母親和數十曲部渡江,投降了司馬昭。鍾會設計,祕密替全輝、全儀寫信,派遣全儀、全輝的家人進城送信給全懌,說吳主因全懌等人不能拿下壽春而暴怒,要殺盡他的家人,故而才逃往北方。全懌等人聞訊 內心恐懼,於是開城投降。投降的人都受到禮遇,從此城中的諸葛誕開始人心背離。 後來攻破壽春,鍾會出謀劃策最多,因此越來越得到司馬昭的寵信。時人都將他比作西漢謀士張良。大軍撤還後,朝廷欲升鍾會爲太僕,但他堅決拒絕。以中郎官在大將軍府任記室,爲司馬昭的心腹。因爲討平諸葛誕有功,鍾會被封爲陳侯,他亦反覆辭讓。 曹髦下詔,表彰他功成不居的處事態度。

景元二年(261年) 前後,鍾會升遷爲司隸校尉。雖然身在外任,但朝廷大小事務和官吏任免權,鍾會無不插手。嵇康等人被殺,或許出於鍾會的謀劃。

興兵伐蜀

景元年間,司馬昭以爲蜀漢大將姜維屢屢騷擾邊疆,料想他們國土狹小,百姓疲憊,財力將盡,想要派大軍伐蜀。羣臣皆以不可行,唯獨鍾會說蜀漢可以攻取。於是,預先與司馬昭共同策劃謀略,勘察地形,縱論形勢。

景元三年(262年),鍾會受封爲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軍事。

景元四年(263年)秋,魏國舉兵攻打蜀漢,命鄧艾率三萬多人向甘鬆、沓中等地牽制姜維,諸葛緒率三萬多人向武街、橋頭等地截斷姜維的退路。鍾會爲主將統兵十餘萬,分別從斜谷、駱谷進兵。鍾會命牙門將許儀(許褚之子)爲在前修路,自己率領大軍在其後。過橋時,戰馬蹄陷入坑中,鍾會不顧及許儀之父許褚立下的汗馬功勞,將許儀斬首。諸軍聞之,無不驚恐畏懼。

當時,蜀漢命令各個防守據點都不要交戰,退回漢、樂二城固守。鍾會讓護軍荀愷、前將軍李輔各統領萬人,分別包圍漢城和樂城。鍾會西出陽安口,派遣人祭拜諸葛亮之墓,下令軍士不得在其墓附近牧馬砍柴。 鍾會又派護軍胡烈等走在前面,攻破關城,得到那裏的儲藏的糧食。姜維從沓中撤回,行軍至陰平,晃點欲斷蜀軍後路的諸葛緒,糾集兵力,想殺回關城,未到便聽說關城陷落,於是退向白水,與張翼、廖化一起防守劍閣抵禦鍾會。

鍾會發告《移蜀將吏士民檄》勸蜀地軍民投降。

鄧艾追剿姜維直至陰平,想繞過劍閣,從漢德陽進入江油、左儋道,到達綿竹,趨近成都。便邀諸葛緒一同走陰平道。諸葛緒以沒有收到向西進發的命令爲由拒絕了鄧艾,進軍白水,與鍾會會師。鍾會派遣田章等人從劍閣西南方 直出江油。行軍不到百里,田章首先攻破蜀漢伏兵三個營壘,鄧艾讓田章爲前鋒,長驅直入。鍾會與諸葛緒的部隊直奔劍閣。不過,鍾會想獨攬軍權,密報說諸葛緒畏縮不進,於是將他押進囚車運回京城。這樣一來,大軍都由鍾會統領了。

蜀漢的軍隊佔據天險地勢,死守劍閣。鍾會大軍進攻劍閣,沒有攻下來。 冬十月,司馬昭已經因各路戰線頻繁報捷,受封晉公、加九錫。 魏軍攻關不克,運糧路程遙遠,鍾會便開始商量退兵事宜。

這時,鄧艾奇襲得手,率軍攻破綿竹,擊殺諸葛瞻父子。姜維等聽說諸葛瞻已被打敗,率部下向東到巴西郡。鍾會率兵到達涪縣,同時派遣胡烈、田續、龐會等追趕姜維。鄧艾率兵逼向成都,劉禪率衆投降,蜀漢正式滅亡。劉禪派人命姜維向鍾會投降。姜維行至廣漢郪縣,將自己的符節送給胡烈,又從東道向鍾會投降。

鍾會下令禁止將士搶掠,禮賢下士,用以安撫蜀地官吏。又結交蔣斌和蔣顯, 和姜維情好歡甚。 十二月二十四日,朝廷下詔,以伐蜀之功勞,冊封鍾會爲司徒,並封縣侯,食邑萬戶。封他的兩個兒子爲亭侯,封邑千戶。

三國時期曹魏軍事家鍾會簡介:累拜中書侍郎,封關內侯 第2張

居功自傲

平蜀後,鍾會有謀反之心,因爲鄧艾承製專事,於是上書說鄧艾有反狀。同時,衛瓘、胡烈和師纂上書指正鄧艾所作悖逆。正月初一,朝廷下令用囚車押送鄧艾迴京。司馬昭怕鄧艾不服命令,命令鍾會進軍成都,監軍衛瓘打前陣,拿着司馬昭手書押鄧艾進囚車。

鍾會忌憚的只有鄧艾。鄧艾被押後,鍾會馬上趕到成都,統率大軍,威震西土。自認爲功名天下無比,不願再屈居人下。加之猛將精兵都控制在自己手中,於是舉兵反叛。 鍾會打算派姜維率蜀兵出斜谷,佔領長安,再派騎兵經陸路、步兵經水路奪取天下。 鍾會收到司馬昭的書信說:“我擔心鄧艾不服命令,今派遣中護軍賈充率步兵和騎兵萬餘人入斜谷,駐紮在樂城。我親自率十萬大軍駐紮在長安。我們不久就可以相見了。”鍾會得信後大驚,對親信說:“僅僅抓獲鄧艾,相國知道我一人就能做到,他領大軍而來,必是發現異狀,我們應當迅速出發。如果順利,可以得到天下。如果不順,還可以退回蜀地學劉備偏安一隅。自以淮南之戰以來,我從未失策,已遠近聞名。我這樣功高名盛的情況,哪能有好的歸宿呢?”

鍾會於正月十五到成都,先送走鄧艾。十六日,召請護軍、郡守、牙門騎督以上的將士以及蜀國的舊官,在蜀國朝堂爲魏明帝郭皇后發喪。並假借郭太后遺命,起兵廢掉司馬昭。鍾會讓衆將士在版上寫下同意作爲憑證,委派親信率領各路軍隊。 而手下的將士並不跟從。 於是,鍾會把他們都關在益州各官府中,派兵嚴加看守。鍾會有一個器重的部下叫丘建,是胡烈舊屬,他對鍾會說:應派一名親信爲胡烈端飯倒水,諸牙門將也應按例備一員侍從。 胡烈趁機編造謊言說,鍾會已挖好大坑,想把將官一個個打死,埋在坑中。”衆牙門將的親兵們也把這個謠言口口相傳,一夜之間大家都有所耳聞,人心浮動。 有人對鍾會建議:“應把牙門騎督以上的官吏全都殺死。”鍾會猶豫不決。

十八日中午,胡烈部下與胡烈的兒子出門敲鼓,各路軍士也沒人統領,都涌向城門。當時鍾會剛給姜維鎧甲兵器,聽外面有兵作亂,鍾會驚問姜維如何是好。姜維說:“但當擊之耳。”

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八日,鍾會與姜維死於兵變,終年四十歲。

鍾會死後,魏軍無人約束。數日裏,蜀中軍衆鈔略,死喪狼藉, 鍾會帳下將士數百人被殺。姜維妻子兒女皆被殺。 原蜀漢太子劉璿、左車騎將軍張翼、漢城護軍蔣斌、太子僕蔣顯、大尚書衛繼等也被亂兵所殺。 關羽家被龐德子龐會滅門。 鄧艾部下追上囚車,欲迎回鄧艾。衛瓘指使田續殺掉鄧艾父子,師纂等也被殺。因鄧艾被定有謀反之罪,鄧艾在洛陽的諸子也都被殺,其妻和諸孫流放西城。 衛瓘約束諸將,成都之亂方平。

鍾會未娶妻,養兄二子。鍾邕隨鍾會作亂,一同被殺。鍾會養子鍾毅和侄子鍾峻、鍾辿也都下獄,應論死罪。 司馬昭代表魏帝曹奐下詔,說念及鍾繇、鍾毓的功勞,僅處死鍾毅和鍾邕諸子,赦免了鍾峻、鍾辿,有官爵者如故。 司馬昭默認向雄給鍾會收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