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祁鈺的死因是什麼?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朱祁鈺的死因是什麼?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祁鈺,即明景帝、明代宗、景泰帝,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共7年,他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生母是吳賢妃,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朱祁鈺生於宣德三年(1428年),只比長兄朱祁鎮小1歲。明英宗即位後被封爲郕王。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虜,爲免主少國疑,于謙、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擁立郕王朱祁鈺爲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擊退了瓦剌的入侵;又整頓和改革了政治、經濟,使明朝漸開中興。後明英宗復位,其被軟禁於西苑,不久後離奇去世,葬於景泰陵,他是明朝遷都北京之後,第一個沒有被葬於明十三陵的皇帝。

死亡之謎

對朱祁鈺之死,明代人多有忌諱。從史料看,僅有兩處明確記載了朱祁鈺的死因:

一爲陸釴《病逸漫記》:“景泰帝之崩,爲宦官蔣安以帛勒死。”,另一爲查繼佐《罪惟錄》:“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

《英宗實錄》僅有景泰七年十二月關於景帝生病的記錄。《寓圃雜記》則有更爲詳細的記載:景泰八年正月十二,景帝忽然吐血,太醫院判董速與宦官二十餘人日夜侍奉塌前;十三日,于謙求見;十四日,景帝再次命董速診脈,回奏:“聖體安矣”,於是景帝決定次日上朝;十五日晚,奪門之變發生。

朱祁鈺的死因是什麼?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奪門發生後,楊瑄在《復辟錄》中記載景帝病情已有所恢復 [28] ,二月《英宗實錄》僅以“薨”記述朱祁鈺死因,賜諡曰戾。

李賢《天順日錄》、楊瑄《復辟錄》、尹守衡《明史竊》僅記代宗“薨”,而不言何以“薨”。

陳建《皇明從信錄》、《皇明資治通紀》及薛應旗《憲章錄》亦不記朱祁鈺死因,但記載了唐妃等殉葬事。朱祁鈺死後,追諡爲“戾王”,其生前所營造之昌平壽宮,令拆毀,轉葬於金山(一說西山),與殀殤諸公主墳相屬。明英宗並賜紅帛若干,令朱祁鈺妃嬪唐氏等殉葬。諸妃中僅一汪妃因曾被朱祁鈺所廢而倖存。民國時期,孟森在北京大學講授明清史,說“郕王薨”並唐妃殉葬事,不述朱祁鈺死因。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隆帝爲景泰陵立碑題辭,在題辭“子亦隨死,終於殺,禮西山,實所自取耳。”中說景帝“終於殺”,認爲朱祁鈺系被害身亡。

歷史評價

總評

當明王朝面臨危難之際,朱祁鈺重用於謙等大臣,反對南遷,高舉抗敵的旗幟,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抗擊並打敗了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的野心,鞏固了大明朝的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禍,功不可沒。同時,啓用正統以來被迫害的忠臣賢將,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朝野清明。維護了明朝的政治穩定,這一切都是不可抹煞的功績。已經當了八年皇帝,身份得到了全國的承認。

然而朱祁鈺戀棧權位,不但不思迎回已經被架空爲太上皇的明英宗,還把他軟禁於南宮,八年之間不得出入。同時執意廢掉侄兒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企圖讓自己的後人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結果病篤之時,小人趁勢而發,倉促間,不能全賢名於一生,足可嘆息,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總的來說,朱祁鈺仍是一代明君。

朱祁鈺的死因是什麼?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第2張

史書評價

《明史》贊曰:景帝當倥傯之時,奉命居攝,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權而得其正者也。篤任賢能,勵精政治,強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績良雲偉矣。而乃汲汲易儲,南內深錮,朝謁不許,恩誼恝然。終於輿疾齋宮,小人乘間竊發,事起倉猝,不克以令名終,惜夫。

歷代評價

明憲宗:“朕叔郕王踐阼,戡難保邦,奠安宗社,殆將八載。彌留之際,奸臣貪功,妄興讒構,請削帝號。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諸奸於法,不幸上賓,未及舉正。朕敦念親親,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號,其議諡以聞。”“拔擢賢才,延攬羣策。收既潰之士卒,卻深入之軍鋒。保固京城,奠安宗社。申嚴戰守之師,再遣奉迎之使。卒致也先悔過,先帝迴鑾。尊養之禮有加,讒間之言罔入。始終八載,全護兩宮。仁恩覃被於寰區,威武奮揚於海宇。”

孫太后廢朱祁鈺的詔書說:“……敗壞綱常,變亂舊制。放縱地淫亂、酗酒,信任奸人。毀壞奉先殿(皇家家廟)的偏殿建宮殿讓妖妓居住。玷污了緝熙殿作爲受戒的場所來禮敬喇嘛。濫加賞賜、胡亂花費無度,橫徵暴斂無休止。國庫空虛,海內困窮。不孝、不弟、不仁、不義,臭名昭著,神人共憤,上天震怒,屢次降下預兆,朱祁鈺不知反省,拒絕進諫、文過飾非,造孽越來越厲害。……”

沈德符:“英主。”

彭時:“景泰數年中,敬禮大臣,寬恤民下,賞罰亦無甚失。”

朱祁鈺的死因是什麼?史料是如何記載的 第3張

王世貞:“太祖之後而功者孰不知成祖乎,德者孰不知孝宗乎,蓋猶有景帝焉。己庚之際,徵帝吾等披髮左袵矣。其德如何,曰在知人,在安民。其不復闢者,理也。易太子者,情也。”

谷應泰:“景帝外倚少保,內信興安,狡寇危城,不動聲色。當時朝右,豈乏汪、黃;建炎踐祚,亦有宗、李。相提而論,景誠英主。而乃戀戀神器,則又未聞乎大道者也。”

李賢:“景泰淫蕩載度,臣民失望,一聞上皇復位,無不歡忭鼓舞;景泰時不孝於親,不敬其兄,不睦其室,至而朝廷之上怨恨憂鬱之氣充滿,是以六七年間水旱災傷遍天下。天變於上,氣乖於下,一年甚一年。”

李惟楨:“景帝立而後睿帝得返,既已帝也。理天下之籍,聽天下之斷,偃然如固有之。寧復俛首而爲臣,以不還位咎帝,非也。”

章潢:頼天之靈,景皇知人善任,文武大臣,艱難宣力。禹鼎遄歸,堯封如故;彼亦散亂,叛殺相尋,我得寧輯。顧其書詞桀傲,使價驕凌。稍示包荒,治以不治。

談遷:“國家厄會,蓋莫若乙巳矣。閩浙瘡痍,黔粵嘯聚,天未厭亂,北狩隨之。閶闔罹白登之困(劉邦的白登山之圍),象魏下陰山之悲,宗社絲髪,僅系景帝。當時六師新喪,九塞氣沮,南遷之議,獨徐珵乎。乃舍姬旦(周公)小節,紹少康(夏朝的少康中興)之舊勳,坐攝羣囂,獨制長策。犬羊雖狺狺不休,我圻父是任,俾弭耳以退,皇靈遐暢,南北交捷。曾不捐漢繪之尺寸,費宋緡之毫纖,而虞淵返照,事同揖讓。尤恤飢拯溺,納諫信賢,嘉王竑,薄徐珵(徐有貞),具有神識。而或以太上事過責之,斗粟尺布之謠,古人不免焉,政未可以紾臂論也。”

袁枚:“宣宗以社稷人民付正統,正統不能守;付景泰,景泰能守之。 吾又讀《宋史》而嘆明之不亡,非謙賢,實景泰之賢也。”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