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西漢建立後,蕭何有着怎樣的經歷?他爲何能功成身退?

西漢建立後,蕭何有着怎樣的經歷?他爲何能功成身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蕭何,西漢開國功臣、政治家,“漢初三傑”之一,也是西漢建立後的第一位相國,史稱“蕭相國”。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蕭何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爲劉邦統一全國準備了條件。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爲漢軍的鞏固後方,是劉邦打敗項羽的重要基礎。前196年又協助高祖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後,輔佐漢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諡號“文終侯”。

人物生平

開國首功

消滅項羽、平定楚地後,諸侯聯名上《勸進表》給劉邦,推舉他爲皇帝。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衆諸侯及太尉長安侯盧綰等300多人,恭聽了劉邦即帝位的詔書。劉邦稱帝后,在洛陽南宮大宴羣臣。席間,觥籌交錯,君臣共飲。劉邦顯得特別高興,曰:“你們都說實話,我爲什麼能夠奪取天下?項羽又爲什麼會失去天下?”羣臣衆說不一。劉邦後曰:“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比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我不比蕭何;指揮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比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他們爲我所用,所以能取得天下。項羽只有一個范增還不去重用,因此敗在我大漢朝的手中。”不難看出,劉邦認爲張良、蕭何、韓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這三人亦被稱爲“漢初三傑。”

其後,劉邦論功行賞。定蕭何爲首功,封他爲酇侯,食邑最多。諸侯分封完畢,接着是排位次。羣臣曰:“平陽侯曹參跟隨陛下南征北戰,身受70餘處戰傷,攻城略地,功勞最多,應排第一。”劉邦已經壓過大家一次,重封了蕭何,對排位次的事就不好再說什麼,不過他心裏仍然認爲蕭何應該排在第一位。這時,關內侯鄂君曰道:“在楚漢戰爭中,陛下有好幾次都是全軍潰敗,隻身逃脫,全靠蕭何從關中派出軍隊來補充。有時,就是沒有陛下的命令,蕭何一次也派遣幾萬人,正好補充了陛下的急需。不僅是士兵,就是軍糧也全靠蕭何轉漕關中,才保證了供應。這些都是創立漢家天下流傳後世的大功勞,怎麼能把像曹參等人只是一時的戰功列在萬世之功的前面呢!依臣之見,蕭何應排第一,曹參第二。”鄂君的這番議論,正中劉邦下懷,於是順水推舟,把蕭何排爲第一,准許他穿鞋帶劍上殿,並封了蕭何的父子兄弟10多人,並加封蕭何二千戶。這樣,蕭何位列衆卿之首,被稱爲“開國第一侯”,食邑萬戶。

西漢建立後,蕭何有着怎樣的經歷?他爲何能功成身退?

行賞分封

行賞分封諸侯後,定都的問題又迫在眉睫。起初,打算定都洛陽,後來戍卒婁敬面見劉邦,建議依借關中的險要形勢,定都咸陽(陝西長安縣西北)。劉邦徵求張良的意見後,當即決定定都咸陽。並封婁敬爲奉春君,賜姓劉。於是,劉邦暫居櫟陽,命丞相蕭何營建咸陽。

公元前199年,皇宮竣工,蕭何奏請御駕往視。劉邦於是從櫟陽到咸陽,蕭何接駕,導入遊觀。最大的一座,叫做未央宮,周圍的有二三十里。東西兩方,闕門最廣。殿宇規模,亦皆高敞,尤以前殿最爲豪華壯麗。武庫、太倉,分建殿旁,氣象巍峨。劉邦巡視一番後,嫌宮室過於壯麗豪華,責備蕭何道:“朕之起義,原爲救民。現今天下初定,民窮財盡,怎將這座宮殿造得如此奢華?”蕭何見漢帝責怪,不慌不忙地說:“正因爲天下剛剛安定,纔好藉機會多徵發些人和物來營建宮室,況且天子以四海爲家,宮室壯麗才能顯出威嚴,也免得子孫後代再來重建。”劉邦見蕭何回答的如此得體,便轉怒爲喜道:“如此說來,朕未免錯怪你了。”蕭何聽漢帝在安慰自己,接着說:“微臣此事雖蒙陛下寬宥,但來日方長,難免有誤,尚望陛下有以教之。”漢帝微笑着說:“你做事頗有遠見,朕記得當年攻破此地時,諸將乘亂人宮,未免有所攜取,惟汝只取書籍表冊而去,目下辦事有條不紊,方便多了。”蕭何亦笑道:“臣無所長,一生爲吏,對於前朝典籍,視爲至寶,平日得以借鑑。今爲陛下一語道破。陛下天資聰慧,事事留意,真非臣下可及萬一也。”漢帝聽了大喜,便指着未央宮的四周,對蕭何道:“此處可以添築城垣,作爲京邑,就叫長安吧。”從此,咸陽便更名爲長安了。至此,西漢建都長安,歷時200餘年,蕭何成爲該城的最早規劃和設計者。

誅滅韓信

韓信運籌帷幄,逐鹿中原,爲劉漢王朝打下半壁江山,封王列侯。有人告他謀反。劉邦削了他的兵權。漢十年,劉邦親征陳豨。韓信稱病未出,卻暗中派人與陳聯絡,家臣告密,坐鎮京城的呂后想召見韓信,又怕他擁兵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計策。解鈴還須繫鈴人,畢竟蕭何老謀深算,他派人傳旨韓信,聲稱陳豨已經被捉拿斬殺了,列侯、羣臣都要進宮朝賀。蕭何欺騙韓信道:“你儘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強進宮朝賀,以免皇上生疑。”

可憐韓信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一踏進宮門,即被呂后預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綁,架至長樂宮懸鐘室,身首異處了。他喟嘆道:“我後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竟被婦人小子所欺騙,這難道不是天意嗎?”於是誅殺了韓信一家三族。這就是敗也蕭何。

公元前202年二月,劉邦做了皇帝以後,爲了鞏固新興的西漢政權,便開始了逐一地翦滅異姓王的鬥爭。他見韓信功高望重,且握有兵權,便首先從他身上下手。其實,早在韓信爲大將軍後,劉邦便對韓信有所疑忌。他一方面巧妙地利用韓信攻城略地,爲漢王朝的開創立下了赫赫戰功;另一方面,待自己羽翼豐滿、實力雄厚之後,便開始一步步地排擠、貶低韓信。在楚漢戰爭中,當韓信在北線破魏平趙,收燕伐齊後,便虛撫韓信,封他爲齊王;待漢軍兵圍楚軍於垓下、最後消滅項羽後,劉邦旋即改封韓信爲楚王,使其遠離根基深厚的齊地;其後又借巡遊雲夢澤之機,設計擒住韓信,並以謀殺罪將其押回京都,軟禁起來,同時削去了韓信的兵權,最後將其降爲只有虛名的淮陰侯。公元前197年,陽夏侯陳豨舉兵謀反,自立爲王。劉邦親率大軍前去征討。當時韓信推說自己有病,沒有隨同前往。誰知,韓信手下的人上書告發,說陳豨造反是韓信的主意,韓信與陳豨祕密約定,裏應外合,由韓信做內應,準備在一天夜裏,假傳聖旨,釋放囚在牢裏的所有奴隸和犯人,幹掉呂后和皇太子劉盈,然後共取天下。呂后一聽事關重大,便急忙祕密召見丞相蕭何,商量對策。二人商定對策後,由蕭何去執行。

蕭何回到家中,心中百感交集,依計派出一名心腹,打扮成軍人模樣,偷偷繞到北邊轉了一圈,回來故意稱是皇上派來報信的,說陳豨已全軍覆沒,皇上就要凱旋迴朝。衆臣聽到捷報,都來宮中賀喜,只有韓信稱病不出。第二天,蕭何就派人請韓信到相府赴宴,誰知韓信自稱有病,婉言謝絕了。於是,蕭何便親自來到韓信府上,以探病爲由,直接進入韓信的內室。韓信見蕭何已經來了,再也無法推託,只得與蕭何寒暄一番。蕭何說:“我和你向來是好朋友,請你去赴宴,是有話對你說。”韓信忙問有什麼話。蕭何說:“這幾天皇上從趙地發來捷報,說征討大軍大獲全勝,陳豨已經逃至匈奴。你稱有病不上朝,已經引起人們的懷疑了。現在皇上打了勝仗,大家都去朝賀,你不去,這樣恐怕不好吧。”蕭何說的很有道理,韓信才勉爲其難。何況蕭何是他原保之人,更是深信不疑,便跟着蕭何來到長樂殿向呂后道賀。豈不知宮裏早已埋伏着刀斧手,呂后一見韓信中計。喝令刀斧手將韓信綁翻在地。韓信見事不妙,急忙呼叫:“蕭丞相快來救我!”哪知蕭何早已避開,哪裏還呼喊得應?呂后坐在長樂殿上,盡數了韓信如何與陳豨暗約謀反,如何欲害她和太子等罪,也不容韓信申辯,便令刀斧手把他拖到殿旁鍾室中殺死。隨後,呂后又下令將韓信的父、母、妻三族一股腦捕殺淨盡。

蕭何輔助呂后,誅殺韓信,很符合漢高祖“固根基”的方略,是爲劉邦除去了一塊心病。劉邦對蕭何更加恩寵,加封五千戶。這就是後來人們常說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語的由來。

西漢建立後,蕭何有着怎樣的經歷?他爲何能功成身退? 第2張

自污名節

蕭何計誅韓信後,劉邦對他更加恩寵,除對蕭何加封外,還派了一名都尉率500名兵士作相國的護衛,真是封邑進爵,聖眷日隆。衆賓客紛紛道賀,喜氣盈庭。蕭何也非常高興。這天,蕭何在府中擺酒席慶賀,喜氣洋洋。突然有一個名叫召平的門客,卻身着素衣白履,昂然進來弔喪。蕭何見狀大怒道:“你喝醉了嗎?”

這位名叫召平的人,原是秦朝的東陵侯。秦亡後隱居郭外家中種瓜,味極甘美,時人故號東陵瓜。蕭何入關,聞知賢名,招至幕下,每有行事,便找他計議,獲益匪淺。今天,他見蕭何仍未領會他的意思,便說:“公勿喜樂,從此後患無窮矣!”蕭何不解,問道:“我進位丞相,寵眷逾分,且我遇事小心謹慎,未敢稍有疏虞,君何出此言?”召平說道:“主上南征北伐,親冒矢石。而公安居都中,不與戰陣,反得加封食邑,我揣度主上之意,恐在疑公。公不見淮陰侯韓信的下場嗎?”蕭何一聽,恍然大悟,猛然驚出一身冷汗。第二天早晨,蕭何便急匆匆入朝面聖,力辭封邑,並拿出許多家財,撥入國庫,移作軍需。漢帝劉邦十分高興,獎勵有加。

劉邦親自率兵征討。他身在前方,每次蕭何派人輸送軍糧到前方時,劉邦都要問:“蕭相國在長安做什麼?”使者回答,蕭相國愛民如子,除辦軍需以外,無非是做些安撫、體恤百姓的事。劉邦聽後,總是默不作聲。來使回報蕭何,蕭何亦未識漢帝何意。一日,蕭何偶爾問及門客,一門客說:“公不久要滿門抄斬了。”蕭何大駭,忙問其故。那門客接着說:“公位到百官之首,還有什麼職位可以再封給你呢?況且您一入關就深得百姓的愛戴,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百姓都擁護您,您還再想盡方法爲民辦事,以此安撫百姓。現在皇上所以幾次問您的起居動向,就是害怕您藉助關中的民望有什麼不軌行動啊!試想,一旦您乘虛號召,閉關自守,豈非將皇上置於進不能戰,退無可歸的境地?如今您何不賤價強買民間田宅,故意讓百姓罵您、怨恨您,製造些壞名聲,這樣皇上一看您也不得民心了,纔會對您放心。”蕭何長嘆一聲,說:“我怎麼能去剝削百姓,做貪官污吏呢!”門客說:“您真是對別人明白,對自己糊塗啊!”

劉邦平定了黥布的叛亂,撤軍返回長安。百姓們攔路上書告狀,控告相國用低價強行購買民間的土地房屋,價值數千萬之多。劉邦回到宮中,相國前來拜見。皇上笑着說:“當相國的竟然侵奪民衆的財產,爲自己謀利!”把百姓們的控告信全部交給相國,說道:“你自己去向民衆謝罪吧!”相國乘機爲百姓們請求說:“長安一帶地方狹窄,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白白地拋荒,希望下令讓民衆進去耕種,(收成後糧食歸耕者所有,)禾秸則不許收走,留下來作苑中禽獸的食料。”劉邦大發雷霆,說:“相國你大收商人的財物,卻來討取我的上林苑!”於是就下令把相國交給廷尉拘禁起來,還給他上了刑具。

過了幾天,一個姓王的衛尉侍從劉邦,上前問道:“相國犯了什麼大罪,陛下怎麼突然把他關起來了?”劉邦說:“我聽說李斯擔任秦始皇的宰相,辦了好事都歸功於主上,有了錯誤則自己承擔。如今相國大量接受那些下賤的商人們的金錢,卻來爲百姓求取我的苑林,想以此來討好百姓,所以我要把他關起來治罪。”王衛尉說:“要說在自己的職責範圍之內,如果有對民衆有利的事就爲他們向陛下請求,這真是宰相應做的事,陛下怎麼竟然懷疑相國接受了商人的賄賂呢?況且當初陛下與楚軍相持不下,有幾年之久,陳豨、黥布反叛時,陛下親自率軍外出平叛,在那個時候,相國留守關中,如存異心,只要稍有舉動,函谷關以西的地方就不屬陛下所有了。相國不在那時爲自己謀利,如今難道會貪求商人的金錢嗎?再說秦皇是因爲不知道自己的過錯而失去了天下,李斯爲主上分擔過錯的做法,又有什麼值得效法的呢?陛下怎麼能用這種淺陋的眼光來懷疑宰相。”劉邦聽了,心中很不愉快。當天,派遣使者手持符節赦相國出獄。

蕭何當時已是60多歲的老人了,見劉邦開恩釋放了他,更是誠惶誠恐,謹慎恭敬。雖然因爲全身帶上刑具,害得他手足麻木,連路都快走不動了,而且蓬頭赤足,污穢不堪,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再朝拜天子,只得這樣上殿謝恩。劉邦見蕭何如此狼狽,也覺得有些過意不去,便安撫蕭何道:“相國不必多禮!這次的事,原是相國爲民請願,我不允許。我不過是夏桀、商紂那樣的無道天子罷了,而你卻是個賢德的丞相。我之所以關押相國,就是要讓百姓知道你的賢能和我的過失啊!”劉邦的這段話雖然言不由衷,但對蕭何的廉政爲民,終於還是默認了。從此以後,蕭何對劉邦更是誠惶誠恐,恭謹有加了。劉邦也照例以禮相待,但蕭何從此對國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

西漢建立後,蕭何有着怎樣的經歷?他爲何能功成身退? 第3張

晚年生活

劉邦晚年,宮廷內部發生了一場廢立太子的鬥爭。劉邦要廢掉太子劉盈,改立劉邦寵愛的戚姬的兒子趙王劉如意爲太子。只是由於蕭何、張良等大臣的多次諍諫,劉邦才一直未作決定。

漢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劉邦病逝於長樂宮,享年62歲。同年,太子劉盈即位,是爲惠帝。蕭何繼任丞相。不過這時,蕭何年事已高。這期間,蕭何在“約法三章”的基礎上,參照秦法,摘取其中合乎當時社會情況的內容,制定了律法共九章。這是漢朝製作律令的開端。蕭何制定的漢律九章,刪除了秦法的苛繁、嚴酷,使法令更爲明簡。公元前193年,年邁的蕭何,由於常年爲漢室操勞,終於臥病不起。病危之際,漢惠帝親自前往探望,並趁機詢問:“丞相百年之後,誰可代之?”接着惠帝又問:“曹參如何?”蕭何聽了,竟掙扎起病體,向惠帝叩頭,道:“陛下能得到曹參爲相,我蕭何即使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恨了!”諡文終侯。娶妻甘氏,封一品夫人,後襲封爲酇侯,生子三,長子蕭祿,次子蕭同,幼子蕭延。

曹參與蕭何年輕時就曾在一起共事,他們對先秦暴政之下的民間疾苦有目共睹,便共同追隨劉邦,舉起義旗轉戰各地。漢皇朝建立後,當務之急在安撫流亡,發展農桑,與民休養生息。蕭何當上丞相後,詳立規章,克盡辛勞,民間得以逐漸復甦。曹參心中暗服其能,被外放爲齊相後,舉凡丞相蕭何所訂規章,曹參無不全力推行,齊國七十餘城莫不氣像一新,治績甚至優於其他郡縣!

蕭何死後,曹參繼任丞相,一切公務悉照舊章,照例而行,清靜治民,樂在其中。長此以往,一些朝臣便在惠帝面前參奏他因循苟且,惠帝也疑心他不理政務,便召見曹參問其緣故。曹參反問惠帝道:“陛下自思聖叨英武,能及先帝嗎?”惠帝被問得漲紅了臉,答道:“朕年未成冠,且無閱歷,如何及得先帝!”曹參又問:“陛下視臣及得蕭丞相嗎?”“朕看來似乎也不能及。”惠帝答道。“陛下說的正是!伏思先帝以布衣起家,南征北討,方有天下。若非大智慧,大勇毅,焉能至此。蕭丞相明訂法令,中具規模,行之已久,萬民稱頌。今陛下用臣爲相,只要能夠奉公守法,遵照舊章,能繼舊業,已屬幸事。若自作聰明;推翻成法,必致上下紊亂,恐欲再求今日之太平,已無可得矣!”惠帝恍然大悟。這就是成語“蕭規曹隨”的來歷。就這樣,曹參位相3年,極力主張清靜無爲不擾民,遵照.蕭何制定好的法規治理國家,使西漢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日漸提高。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