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靖難之役時朱棣能贏的真相是什麼?與朱允炆有何關係?

靖難之役時朱棣能贏的真相是什麼?與朱允炆有何關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稱爲“永樂大帝”。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在朱允炆削藩後,朱棣於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在靖難之役中,建文帝起用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朱棣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朱允炆的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都城應天(今江蘇南京)。在此基礎上,戰爭歷時四年(1399—1402年)。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隱藏於雲、貴一帶爲僧。同年,朱棣即位,是爲明成祖。回顧靖難之役,朱棣之所以能夠笑到最後,不僅依賴於自己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決心,也和朱允炆的婦人之仁存在直接的關係,尤其是朱允炆不願揹負殺害叔父的罵名,結果坑死了自己。

靖難之役時朱棣能贏的真相是什麼?與朱允炆有何關係?

首先,朱棣初起兵時,燕軍只據北平一隅之地,勢小力弱,而建文帝朱允炆所在的明朝朝廷,則在各方面都佔壓倒性優勢。在很多人看來,朱棣根本無法抵擋朱允炆的進攻。不過,最後的結果,卻是朱棣越戰越勇,勢力越來越大,反而是朱允炆這邊,不斷損兵折將,最終士氣喪失,被朱棣攻入了都城。對此,在筆者看來,朱棣之所以能戰勝朱允炆,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不願揹負殺害叔父的罵名。在靖難之役中,朱允炆說了這樣一句話,也即 “毋使朕有殺叔父名”,也即不要讓他揹負殺害叔父的罵名。對此,《明史》中記載:“王以十餘騎逼庸營野宿,及明起視,已在圍中。乃從容引馬,鳴角穿營而去。諸將以天子有詔,毋使負殺叔父名,倉卒相顧愕貽,不敢發一矢。”

比如在靖難之役的東昌之戰中,朱棣親自率軍衝鋒,結果被盛庸的大軍被重重包圍,燕軍前來救援,終於朱棣和朱能會合,逃離戰場。但大量燕軍軍士被預先佈置的火器劍弩所傷,張玉則戰死。在這場戰役中,燕王朱棣多次瀕臨險境。但是由於朱允炆有“毋使朕有殺叔父名”旨意,因此,明朝將士既不敢傷害朱棣,又難以活捉,只得放任自由。在得知這一情況,也即知道自己握有“免死金牌”後,朱棣自然是有恃無恐,一度單騎殿後,讓明朝將士無可奈何。長此以往,明朝將士的士氣,無疑受到了打擊,也即戰場上失利的話,很可能要受到朝廷的懲罰,但是,贏得了勝利,卻不能擊殺朱棣,這顯然是左右爲難了。

靖難之役時朱棣能贏的真相是什麼?與朱允炆有何關係? 第2張

進一步來說,不管建文帝朱允炆心理是怎麼想的,只要有“毋使朕有殺叔父名”這樣一句話,燕王朱棣就可以化身常山趙子龍,南征北戰,不僅沒有性命之憂,還沒有重傷的風險。對於朱允炆來說,很可能是真想殺了燕王朱棣,但是,他不願意下達殺害朱棣的命令,也即不願意揹負罵名,所以給出了“毋使朕有殺叔父名”旨意。換而言之,建文帝朱允炆最想要的結果,應該是不能活捉朱棣,最好讓朱棣戰死沙場。但是,明朝的將士,自然不是傻子,因爲朱允炆的態度,誰殺了燕王朱棣,不僅不會立功,反而會被問罪,以此彰顯朱允炆對於叔父被殺的“悲痛之情”。況且,在靖難之役,還存在朱棣和朱允炆講和的可能,這更讓手下的將士投鼠忌器了。

最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正如曹操所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如果怕揹負罵名,那麼,曹操就不可能一統北方中原,奠定曹魏基業了。因此,就建文帝朱允炆來說,恰恰沒有曹操這樣的心態,也即在靖難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不夠果斷,顧慮太多,最終葬送了良好的開局。當然,朱棣之所以獲得最終的勝利,也和朱允炆的用人問題存在直接的關係。雖然朱元璋確實沒有爲朱允炆留下多少人才,但是,換帥李景隆等操作,確實凸顯出朱允炆不會用人的一面。作爲朱元璋器重的皇長孫,建文帝朱允炆缺乏歷練,這和久經沙場的朱棣,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所以,在靖難之役中,朱棣越戰越勇,朱允炆則越來越慌亂,乃至於走向了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