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即位後沒有立即修建陵寢的原因是什麼?

乾隆即位後沒有立即修建陵寢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皇帝是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人們對於死後安葬的“百年福地”即爲重視,特別是身份尊貴的人。各個朝代的統治者更是如此。例如秦始皇陵,昭陵,北宋皇陵等。都是歷代帝王的“百年福地”。皇陵的工程量之大。加之當時勞動效率不高,所以一般在歷代皇帝繼位伊始便開始建造自己的皇陵。

但乾隆皇帝作爲清朝頂峯時期的帝王,卻沒有在繼位後像之前的帝王一樣,立即修建陵寢,而是在乾隆七年才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寢。在陵寢的選擇上並未遵循“昭穆”之制葬於雍正皇帝的清西陵。這是爲什麼呢?

一、清東陵

乾隆即位後沒有立即修建陵寢的原因是什麼?

順治帝作爲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在他入關後的第一年也就是順治元年就着手爲自己尋找百年之後的安寢之地。在即位之初就開始着手,並先後派出多爲欽天監的官員進行這項“百年工程”最終欽天監大臣們人爲距離北京東側125公里的馬蘭峪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

而順治爲了清朝可以繁盛百年,需要親自去確認。在順治八年時與大臣一同來到馬蘭峪進行確認。同時負責尋找福地的官員爲順治講解到。這裏山脈縱橫環繞,高低錯落,同時在兩山相對形成山口,兩河河彙集於此。形水流豐富的水口寓意連綿不惜。

馬蘭峪整體的自然景觀形成了“風水學”中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的氣勢。和古代追求得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謀而合。並且馬蘭峪地界風景秀麗。所以順治皇帝就選定了此地爲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希望以後的歷代帝王可以傳世萬代。

順治帝的孝陵就選定在了東陵的中軸線的位置,其餘安寢在東陵的皇帝按照長幼有序的原則分列與孝陵兩側。依照山的走勢沿東西呈扇形排開。從西到東分別是定陵,裕陵,孝陵,景陵,惠陵。清代的10位皇帝中5位皇帝葬於此處。

二、清西陵

按照順治帝的安排他的子孫應該都安葬在清東陵,可是到了順治帝的孫子雍正皇帝在選擇百年之後的安息之地時卻未選擇東陵而是選擇了在距離北京西98公里左右的永寧山就是後來人們熟悉的清西陵。那麼爲什麼雍正沒有選擇和父親葬在一處?

當時雍正給出的說法是清東陵的朝陽山“規模雖大但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沙石,實不可用”但後來嘉慶帝的昌陵確實發現了漏水的問題。另有一種民間傳說是由於雍正帝的皇位得來不正,所以在百年之後無法面對自己的父親,所以選擇不與康熙皇帝同穴。

所以在距北京西側95公里的永寧山附近興建了另一個陵寢清西陵。雍正認爲,清西陵的永寧山屬於天地聚合的地方,陰陽匯合。山水相依,山脈連綿是作爲百年吉穴的不二之選。所以選在此地安穴也可以爲子孫後代帶來福氣

三、乾隆兩難得選擇

乾隆即位後沒有立即修建陵寢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乾隆在繼位時已經25歲了,對於當時人的平均壽命他已經過完了人生的三分之一了。所以在他繼位之初本應着手修建自己百年之後的吉穴。但由於雍正皇帝葬於清西陵的泰陵之中。而順治和康熙則葬在清東陵之中,讓乾隆帝犯了難。

根據祖制“昭穆”之制也就是說應該子隨父葬,但若乾隆皇帝跟隨父親安葬在清西陵那麼未來乾隆帝的子孫也應該跟隨自己的父親葬於清西陵。那麼清東陵只有順治帝和康熙帝的陵墓了。所以乾隆進退兩難,這一拖就是七年。

同時在民間還有一種傳說,傳說雍正帝可以成爲皇帝是因爲康熙皇帝在晚年時期對雍正的第四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非常的喜愛。在正史中也有記載在康熙的晚年將弘曆接到宮中撫養,並且親自進行教導。

要知道康熙帝子嗣衆多,那麼孫子也非常多。可能有的孫子孫女一年也就見到自己的皇爺爺一兩次,甚至康熙帝都叫不出他們的名字。而能將弘曆接進宮並且親自教導足以說明康熙對弘曆的喜歡程度一定不低。而在康熙的教導下弘曆自然對自己的皇帝爺爺也十分的崇拜。

弘曆既想和崇拜的皇帝爺爺葬在一起,如果葬在一起就破壞了祖宗的禮法。所以在大臣們的意見下乾隆皇帝選擇了清東陵。與自己的祖父

康熙皇帝葬在一處。但若自己的子孫按照“昭穆”之制與自己葬在一起,未來清西陵只有自己的父親雍正皇帝。

於是乾隆皇帝更改祖制將一貫的“昭穆”之制改爲“兆葬之制”。所謂的“兆葬之制”,父子分開安葬,即“父東子西,父西子東”,就是孫子隨着祖父安葬。這樣的方式避免了清東陵或者清西陵出現陵寢過少或過度的現象。

乾隆時期作爲清朝的鼎盛時期。聖水峪作爲乾隆皇帝吉穴峪陵的所在地他的墓穴自然是清東陵中最奢華的。8對雕工精細的石生像,玉帶河的三座一孔橋不僅雕工精美而且在清朝陵墓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同時地宮內還有數不勝數的佛雕,這與康熙生前信奉佛教有關。

乾隆即位後沒有立即修建陵寢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這座清陵在清朝最繁盛的時期無論是耗時或是工程的精美程度都是清陵中的巔峯之作。清峪陵從乾隆八年開始,歷時9年耗費203萬兩的白銀建成陵寢,在乾隆離世之後就安葬在此。

所以在乾隆晚年時期曾經下昭要求自己兒子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嘉慶皇帝愛新覺羅永琰百年之後必須跟隨自己的祖父雍正皇帝葬於清西陵。在乾隆之後的六位皇帝中除了宣統皇帝沒有葬於清朝的皇家陵寢挖,其餘的五位皇帝基本是按照“兆葬之制”進行安葬。

由於雍正皇帝葬於清西陵,讓乾隆帝頗爲苦惱,但最後在更改昭穆製爲兆葬之制後問題完美解決。即遵守了中國古代的孝悌之禮,讓先輩有後輩陪同。同平衡了清東陵和清西陵所葬皇帝的數量。

清東陵與清西陵也成爲中國封建社會皇家陵園中保存最爲完好的。雖然期間清東陵與清西陵都曾被盜,但他還是爲我們現在瞭解清朝的歷史留下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