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後 秦始皇爲什麼沒有分封自己的兒子

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後 秦始皇爲什麼沒有分封自己的兒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秦始皇分封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有人說過,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會從歷史中學到校訓,歷史上慘劇和失敗經常以同樣的發生,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這是從大的歷史尺度來看,如果我們把視線拉回到當事人本身,其實每朝每代都從前朝中吸取了教訓,因爲前朝的失敗都在眼前,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那對於前朝失敗的教訓可以說是歷歷在目,所以一般都會盡量避免。

而對於秦始皇來說,他的前代就是周,而周朝是典型的分封制度,就是周天子把自己的兒子親戚等一大堆人,全部都分封出去,讓他們在廣袤的土地上各自建立諸侯國。

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後 秦始皇爲什麼沒有分封自己的兒子

這種制度在當時可以以極低的管理成本,統治廣袤的土地,而維繫這套制度,就需要嚴格的宗法禮教,目的就是要一遍遍的強調尊卑秩序。

但俗話說得好,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這話糙理不糙,周朝實際上就是這麼回事,當年的兄弟親情過了許多年之後,已經完全不能靠親情和輩分尊卑來說話了,東周的開端,就一切都靠實力說話了。

事實上,隨着農業技術的發展,分封制度已經不適應社會了,於是各個諸侯國都在搞變法,最先變法的是魏國,他也最先強大起來。

此後諸侯國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變法,其中變法最徹底的就是西邊的秦國,因爲他文化底子薄,歷史負擔小,於是變法最成功也最爲徹底.

變法的內容很多,其中一條就是該分封爲郡縣,差別就是分封制度下,貴族掌握着他封地上的一切,郡縣制度下,地方官都是打工的,一切都屬於君主。

秦國靠着商鞅變法最終強大起來,徹底打敗了東方諸侯,但是在關於新徵服地區的該實施何種制度的問題上,秦朝的君臣就產生了矛盾。

以丞相王綰爲首的儒生主張對新徵服的地區採取封建制,主要是這些地區太過偏遠,讓秦始皇分封自己的孩子們爲王,來管理這些地區。

秦始皇讓羣臣討論這個已經,李斯堅決反對這個說法,認爲周朝分封的弊端歷歷在目,這些分封出去的貴族,沒多久就開始相互攻擊,根本起不到拱衛中央的作用,甚至到時候還會對中央產生威脅。

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後 秦始皇爲什麼沒有分封自己的兒子 第2張

最終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意見,不是說李斯就有多高明,主要是其他六國被滅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周天子也滅國沒多久,這些都是封建制明顯的弊端,秦國剛剛一統天下,這是根本不可能再去恢復封建制的。

蘇軾寫過一篇文章叫《秦廢封建論》,非常贊成廢除封建制,有句話說得非常好:

凡有血氣必爭,爭必以利,利莫大於封建。封建者,爭之端而亂之始也。

這句話,從人性的角度來概括了封建制的弊端,你只要是個人,你都有爭奪利益之心,而掌握了土地人民資源的封地貴族王爺,無疑是霍亂的根源。

秦始皇把天下分成36個郡, 在全國徹底實行郡縣制,這是大勢所趨,但很快秦國就滅亡了,他滅亡不是因爲郡縣制本身有問題。

但劉邦的漢朝,似乎也從這種過於絕對的郡縣制中看到了弊端,於是恢復了部分封建制,大肆分封同姓和異姓諸侯王,封同姓是真心的,封異姓是被逼的,於是劉邦在建立漢朝後,又花了八年時間,把什麼韓信英布這些異姓王全都給幹掉了,把自己的兒子全封王,掌握實權拱衛朝廷。

結果事實證明,不管是異姓還是同姓,都靠不住,西漢的七國之亂再次證明了分封制不行,此後但凡是想搞分封的,基本上都沒好下場,分封制擺明了就是製造分裂和矛盾的根源。

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後 秦始皇爲什麼沒有分封自己的兒子 第3張

後來的晉朝和明代,都曾經恢復過分封,結果晉朝因爲八王之亂直接滅國,明代的分封直接搞出了靖難之役,讓大明代在血流成河在,這些都是歷史血淋淋的教訓。

秦始皇之後,郡縣制就是絕對的主流,封建只是偶爾的補充,郡縣制比起封建制是有一些弊端,但比起分封制的弊端而言,郡縣制是害處最小的,兩害相權取其輕,歷史就是這麼一個規律,沒有什麼完美的制度,只有最符合當時條件的制度。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