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作爲齊國復國第一功臣的田單,是真的不懂用兵嗎?

作爲齊國復國第一功臣的田單,是真的不懂用兵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齊國(前1046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爲侯爵,分爲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前284年,樂毅在濟西之戰中一舉破齊,隨後率領燕軍如同秋風掃落葉,半年內連克齊國七十餘城,包括齊國都城臨淄,齊國只剩下莒和即墨二城,一度逼近亡國邊緣。

作爲齊國復國第一功臣的田單,是真的不懂用兵嗎?

五年後,田單先行離間計,挑撥新繼位的燕惠王與樂毅關係,導致樂毅離職,之後以火牛陣大破燕軍,並乘勝追擊,很快將燕軍逐出國境,盡復失地七十餘城。

作爲齊國復國第一功臣,田單立即名顯諸侯,甚至趙國用三座大城市加上一些小村城鎮共五十七座,送給齊國換來田單,讓田單爲趙國效力。然而,田單與趙國名將趙奢論兵時,趙奢卻認爲田單不懂用兵,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樂毅攻克齊國七十餘城後,對莒和即墨二城採取包圍策略,原因在於樂毅認爲,單靠武力不能真正滅亡齊國,所以樂毅一邊對莒和即墨以包圍爲主,一邊實施各種政策收復佔領區齊民之心,希望從根本上瓦解齊國。

燕軍攻打齊國時,田單逃到即墨(今山東平度市),由於即墨大夫之前陣亡,因此田單就被推舉爲即墨城守。田單爲將後,編妻妾、族人進入軍隊,增修城壘加強防務,盡散飲食給士卒,並“坐則織蕢(編織草器),立則仗鍤(執鍬勞作)”,與軍民共甘共苦,很快增強了即墨防禦能力。之後,樂毅看到強攻不克後,對莒和即墨二城改用包圍策略。

五年之中,燕昭王一直非常信任樂毅,讓樂毅獨自領兵處理齊國事務。但五年後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繼位,這位燕惠王早先就與樂毅有矛盾。田單敏銳地發現了機會,爲除掉最難對付的敵手樂毅,派人進入燕國實施離間計,詐稱樂毅名爲攻齊,實欲稱王齊國,所以才緩攻莒和即墨,如果燕國另派主將,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本來就不滿樂毅久攻即墨不下,於是就派騎劫取代樂毅。樂毅擔心回到燕國後會被處死,便投奔了趙國。

樂毅一離開,田單(下圖,清人繪)就神了,妙計連連,把燕軍耍得團團轉。

1,田單命令百姓吃飯時,都要將飯菜擺在庭院裏祭祀祖先,於是飛鳥盤旋在上空,不時下來啄食,這一幕讓燕軍非常驚奇,田單趁機宣稱“這是有神人下來教導”。之後,田單每當發佈約束軍民的命令,一定宣稱是神的旨意。

2,田單以神的名義宣稱,擔憂燕軍將被俘齊軍的鼻子割掉,並將他們放在陣前來同齊軍作戰,如此即墨就會被輕易攻破。結果,燕軍堅信不疑,齊軍見了後害怕被活捉,於是都堅守不降。

作爲齊國復國第一功臣的田單,是真的不懂用兵嗎? 第2張

3,田單又宣稱,擔憂燕軍挖掘我們城外的墳墓,侮辱我們的祖先,當會爲此感到痛心。結果,燕軍挖掘齊人全部的墳墓,焚燒死屍,讓齊人見之憤怒不已,誓與燕軍決一死戰。

之後,田單爲了麻痹燕軍,用老弱婦女在城牆守城,又派使者詐降,讓即墨富豪持重金賄賂燕將,假稱即墨將降,惟望保全妻小。燕軍上當受騙了,以爲即墨指日可破,沒想到田單採用火牛陣,瞬間擊破燕軍圍城主力,此後田單乘勝追擊,很快將燕軍逐出國境,盡復失地七十餘城。

可見,田單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將軍,或許比樂毅略遜一籌,但至少可以算是一代兵法大家。趙國以三座大城市加上一些小村城鎮的巨大代價換取田單效力,主要認可的肯定是田單治軍能力。然而,趙國名將趙奢(趙括之父)卻認爲田單不懂用兵,而田單喟然長嘆“單不至也”,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戰國策·趙策三》記載,趙惠文王三十年,田單與趙奢論兵,直言“所不服者,獨將軍之用衆”,認爲趙奢喜歡手下兵力衆多,會影響國內農耕,造成糧食供應困難,是“自破之道”,因爲古代帝王“所用者不過三萬,而天下服矣”,而趙奢卻認爲必須具有十萬、二十萬兵力才足夠“服天下”,這是田單不服趙奢的地方。注意,這裏田單說的不是“兵貴精”,而是討論“士兵數量”,兩位用兵大家討論的士兵,必然是以精兵爲前提,趙奢認爲的十萬、二十萬兵力還是精兵數量。

簡而言之,田單認爲有三萬軍隊,就能橫掃天下,兵太多了,會把國家拖垮,因此趙奢衆兵之說實際是“自破之道”。

趙奢毫不留情地指出爲田單不只不懂得用兵,對現實世界的理解更少得可憐,即“君非徒不達於兵也,又不明其時勢”。之所以這麼說,原因在於古代人少,城池不過三百丈,帝王的三萬大軍自然可以橫掃天下,可以輕鬆圍城,但現在每個國家都有數十萬兵力,還怎麼與他國爭鋒,怎麼圍困如今的“千丈之城”?田單聽了,感嘆自己沒有想得這麼深遠。

簡單地說,趙奢與時俱進,田單故步自封,死讀上古兵書。筆者感慨,很多古人讀孫武、孔子等書籍,卻不知道時移世易而進行變通,呆板地按照古人所說去做,最終給國家民族帶來巨大災難。近代以來,很多人罵孔子,但孔子時代與後世大相徑庭,後人不知道變通,孔子何錯之有?

既然田單不懂用兵,卻爲何能打敗燕軍,收復失地恢復齊國呢?筆者認爲,既與燕軍指揮官能力有關,又與燕軍兵力分佈有關。

樂毅在時,田單隻能死守,沒有什麼策劃反攻的能力。樂毅之所以沒有攻下即墨城,不是因爲打不下來,而是樂毅另有考慮。因此,總體來看樂毅能力要超過田單,但接任樂毅的燕將騎劫卻能力堪憂,被田單耍得團團轉。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大概就是騎劫這樣的人,一朝葬送了樂毅打下的大好局面。

作爲齊國復國第一功臣的田單,是真的不懂用兵嗎? 第3張

戰國期間,燕國總兵力大約三十餘萬,攻齊兵力應該在二十萬左右。而燕軍攻下齊國七十餘城,每一座城必然要有駐兵,平均算下來,一城一千就需要七萬,一城二千就需要十四萬,因此圍困即墨與莒城的兵力不會太高。大概估算一下,估計也就在4萬左右,圍困兩座城的總兵力不會超過10萬。史書記載的田單火牛陣,前面是千餘頭牛,後面是5000齊軍,如果燕軍數量很多,齊軍火牛陣就很難將之全部沖垮,以田單部署與戰果來看,圍困即墨的燕軍數量大約也就四萬左右。

擊敗圍困即墨燕軍後,田單乘勝出擊,再加上臨時招募的貴族手下武士,足以對每一座城的燕國駐防軍形成兵力優勢,從而盡復失地七十餘城。當然,樂毅被逼離開,以及燕軍長期在外等,讓燕軍士氣大落,無心戰事有關,在騎劫慘不忍睹的指揮下,最終燕軍一潰千里,成就了田單威名。

簡而言之,田單能大敗燕軍恢復齊國,把握機會與用兵的能力,肯定都非比尋常,但田單能夠勝利與燕將騎劫能力太差有關。

與騎劫相比,田單是天才;與樂毅、趙奢相比,田單卻只能算“不懂用兵”。趙奢眼裏的田單,雖然也熟讀了兵書,但只能作爲一名將軍,而不能作爲統帥,因爲不能與時俱進的變通兵法,讓其統帥一國軍事,必然是一國災難。

一語中的,趙國用三座大城加上若干城鎮換來田單,但田單卻只爲趙國攻下燕國三座小城,回報低的驚人。或許,田單與漢朝李廣一樣,能打小仗,但卻不善打大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