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鍾毓的一生有個貢獻?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鍾毓的一生有個貢獻?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鍾毓,字稚叔,三國時期魏國太傅鍾繇之子,十四歲時起家任散騎侍郎。談笑機靈敏捷,有其父之遺風。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對於鍾毓來說,父親鍾繇作爲魏國的太傅,自然可以稱之爲朝廷重臣了。比如曹魏後期,司馬懿就曾擔任太傅這一官職。至於鍾毓的弟弟鍾會,則率軍參加了魏滅蜀之戰,成爲消滅蜀漢的功臣。因爲鍾繇、鍾會的名氣,促使鍾毓經常被人們所忽略。

鍾毓的一生有個貢獻?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不過,在筆者看來,在曹魏歷史上,鍾毓輔佐曹叡等皇帝,並協助司馬昭平定叛亂,同樣是一位不可忽略的大臣。以下,就讓我們一起聊一聊鍾毓這位歷史人物

首先,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鍾毓,字稚叔,三國時期的魏國太傅鍾繇之子,十四歲時起家任散騎侍郎。談笑機靈敏捷,有其父之遺風。由此,對於鍾毓來說,可以稱之爲年少成名。當然,對於鍾毓的弟弟鍾會,也是年幼的時候就非常聰慧。

太和二年(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得知這一消息後,魏明帝曹叡打算親自率軍討伐,也即御駕親征。對此,鍾毓表達了反對的意見。在此背景下,曹叡雖然來到了長安,卻沒有親臨前線戰場。不久之後,因爲張郃在街亭擊敗了馬謖,這促使諸葛亮選擇了退軍。在此基礎上,鍾毓被魏明帝曹叡晉升爲爲黃門侍郎。

黃門侍郎,又稱黃門郎,秦代初置,即給事於宮門之內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傳達詔令,漢代以後沿用此官職,明清時期爲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對此,在筆者看來,擔任黃門侍郎這一官職,意味着鍾毓獲得了魏明帝曹叡的信任和器重。

太和年間(227-232年),由於洛陽宮殿正大興土木,所以魏明帝曹叡以及羣臣暫且居住於許昌。許昌狹小,魏明帝在城南以氈爲殿,大擺宴席,百姓苦不堪言。得知這一情況後,鍾毓進諫:“現在魏國國庫空虛,現在應當去關內開墾荒地,讓百姓們耕種。”這些建議都被採納實施。正始年間(240年-249年),曹芳在位時,鍾毓升遷爲散騎常侍。散騎常侍,是古代官名。入則規諫過失,備皇帝顧問,出則騎馬散從。對此,在筆者看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鍾毓主要在皇宮內擔任官職。但是,鍾毓的才能,顯然沒有侷限於此。

鍾毓的一生有個貢獻?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2張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正始五年(244年),大將軍曹爽在炎熱的夏天興兵伐蜀。面對曹爽率領的10多萬大軍,蜀漢將士依險據守,這導致曹魏大軍前進不得。面對這一情況,曹爽其實可以及時撤退。但是,曹爽想要繼續增兵,這時鐘毓遣使上書:“我覺得高明的取勝之道,應該是不動刀兵;天下無敵的軍隊,雖然都進行征討,但不一定非要進行戰鬥才能取勝。所以您應該在合適的時機進軍,遇到困難還能夠退避,這纔是自古以來征戰的道理。希望您能夠深思熟慮。”

對此,曹爽沒有聽從鍾毓等人的勸諫,執意和蜀漢作戰。後來曹爽無功而返。在此背景下,鍾毓因爲讓曹爽不高興,被貶爲侍中,離開曹魏都城洛陽,拜魏郡太守。對此,在筆者看來,曹爽此舉,自然讓鍾毓失望透頂,這促使鍾毓倒向了司馬懿父子。換而言之,司馬懿可以發動高平陵之變,顯然是因爲當時的曹爽已經衆叛親離,不得人心了。

嘉平元年(249年),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通過高平陵之變,司馬懿誅殺了曹爽及其黨羽,並篡奪了曹魏大權。不久之後,鍾毓被司馬懿徵召回曹魏都城洛陽,並晉升爲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對此,在筆者看來,這不僅是因爲司馬懿欣賞鍾毓的才能,也是因爲司馬懿篡權的過程中,需要得到鍾毓等世家大族的支持。

正元二年(255年),毌丘儉和文欽起兵反叛後,鍾毓持節到揚州、豫州等地安撫百姓。回來後,升爲尚書。甘露二年(257年),諸葛誕起兵後,大將軍司馬昭商議是否需要自己親征諸葛誕。當時,東吳將領孫壹率衆歸降。羣臣都認爲:吳國正在內亂,必不會出兵援助諸葛誕。

但是,鍾毓則表達了不同意見,在他看來:“應該從敵人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現在諸葛誕以淮南之地投降吳國,孫壹雖降,但他帶來的百姓還不滿千人,士兵才三百而已,這對吳國來說不算什麼大的損耗。如果壽春不能迅速平定,吳國內亂已經停止,怎麼可能不出兵救援呢。”值得注意的是,後面的情況和鍾毓的預料一樣,東吳果然派遣大軍支援諸葛誕,這對曹魏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鍾毓的一生有個貢獻?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3張

對此,司馬昭也贊同了鍾毓的觀點,於是親率大軍開往淮南,鍾毓隨軍前往,輔佐司馬昭對付諸葛誕。諸葛誕之亂被平定之後,鍾毓被司馬昭晉升爲青州刺史,後將軍,都督徐州兵馬,假節。後來,轉往都督荊州兵馬。從這一角度來看,鍾毓可謂司馬昭的心腹了。除了鍾毓之外,對於他的弟弟鍾會,也受到了司馬昭的信任,得以成爲曹魏滅蜀大軍的主將。

最後,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鍾毓作爲鍾會的親哥哥,對自己的弟弟知根知底。在此基礎上,鍾毓曾私下告誡司馬昭說:“我弟弟才智過人 但好玩弄權術,恐怕野心不小,不可不提防。”司馬昭聽後哈哈大笑:“若將來果然如此,則吾只治鍾會之罪而不累及鍾氏一門。”對此,在筆者看來,鍾毓這麼做,自然是擔心鍾會日後謀反,司馬昭會誅殺整個鍾繇家族。現在,得到了司馬昭的承諾,鍾毓至少可以保全自己家族的部分後人了。

景元四年冬(263年),魏滅蜀之戰開始之前,鍾毓去世後,曹魏追贈車騎將軍,諡號惠侯。景元五年(264年),和鍾毓之前的預料一樣,滅亡蜀漢之後,鍾會果然謀反。當然,鍾會造反沒有成功,而是迅速兵變被殺。在鍾會被殺之後,鍾氏依律當誅三族,不過,司馬昭履行了之前對鍾毓的承諾,對已病亡的鐘毓網開一面。所以,鍾毓的兒子鍾峻、鍾辿不僅逃過了一劫,而且官爵如故,這自然要感謝鍾毓的先見之明。換而言之,鍾毓、鍾會兄弟都非常聰慧,但是,真正說到大智慧的話,顯然是鍾會的兄長鍾毓更勝一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