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南齊詩人謝朓,在歷史上爲人如何?

南齊詩人謝朓,在歷史上爲人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謝朓,南齊時期的文人,他是個怎樣的人?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南齊詩人謝朓,在歷史上爲人如何?

謝朓的作品集

謝朓年少的時候便文采非凡,《南齊書》中稱謝朓是“少年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是竟陵王蕭子良的八友之一。謝朓樓還是南齊永明體詩的代表作家,和曾經和沈約、王融等人根據漢語的聲調研究詩歌中的聲、韻、調配合的問題,開創了永明體,推動了近體詩的發展。

其在詩歌上的主要成就在山水詩,與謝靈運齊名,史上稱之爲“二謝”。謝朓的山水詩百分之百地描寫自然山水的風光,沒有謝靈運山水詩中的玄理成分,謝朓的詩歌語言精美、韻律和諧,充滿着永明體詩歌的特色。如其千古傳頌的名句“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等,清新俊逸,讓人讀起來十分地舒暢。

謝朓在辭賦散文上的成就雖然沒有其在詩上的成就高,但是也有值得稱讚的作品,如《思歸賦》、《遊園後賦》等。其詩歌代表作很多,在其文集《謝宣城集》中記錄了很多,如《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半橋》等。

李白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的名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指的就是謝朓,可見其人才學及歷史評價之高。

謝朓山水詩

謝朓是永明時期最具有代表力的文人,謝朓的山水詩技藝細密,他的作品中光色的描寫細微,詩中處處體現着與傳統山水畫相通的空間透視力,其作品的風格和文學影響直接推動了南朝風景詩歌的發展。

謝朓山水詩

謝朓山水詩中對山水景物的描摹大多采取工筆淡抹的寫作手法,這與他對景物細微的觀察是離不開的,如其山水詩《觀朝雨》中的“空濛如薄霧,散漫似輕埃”,對細雨的描寫相當入微細緻,可見其非凡的觀察力。謝朓的山水詩大多都爲五言律詩,還有一些樂府體的詩歌。因爲謝朓極其講究詩歌的音律和對仗,和近體詩有異曲同工之處,嚴羽在《滄浪詩話》中稱其的詩爲“已有全篇似唐人者”。

謝朓的山水還以其“清麗”的特點聞名,因爲他的詩人情操很高,還有江南秀麗如畫的風景對他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江南作爲文化發展重地,其地方本身活潑的民歌和有七八十年之久的山水詩的歷史爲謝朓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學氛圍。在其詩歌作品《江上曲》、《王遜遊》中有直接的體現。

當然謝朓的詩歌也不是沒有被人批評過,後人有評價謝朓的山水詩“有句無篇”,這和當時山水詩的發展階段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因爲當時山水詩的發展是處於初級階段,山水詩因爲是描寫山水的,所以直接將山水作爲描寫對象,心有感觸便直接有感而發了,沒有達到後期的山水詩那樣情景交融、人景合一的境界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