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讓大明富強海瑞做不到,張居正爲什麼可以?

讓大明富強海瑞做不到,張居正爲什麼可以?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居正是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內閣首輔,曾輔佐明萬曆皇帝朱翊鈞進行“萬曆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恪守成規、嚴格地遵守禮法、不懂變通只能是儒家聖人的典型代表人。而官場上需要的是做實事、爲民請命的殺法果斷、雷厲風行,最重要的是變通之術。

海瑞與張居正雖然都一腔熱忱試圖挽救晚期的大明王朝,但本質上,兩人並不具有可比性。

海瑞作爲清官界扛霸子,名聲大噪。可是,想象一下,清朝的官場要有所成,光靠廉潔可以辦到嗎?

事實上,海瑞只能是傳統儒學的典型代表人,恪守禮制,而改革往往需要的不是因循守舊,而是突破與果敢。

我們先來談一談海瑞的一些典型事蹟,海瑞清正廉潔這無話可說,雖然他在科舉之路上只走到舉人這個位置,但他在任上嚴格要求屬下 ,杜絕下屬公款消費。甚至在那時候,稍微有權勢的官員擺宴席都能被他嚴厲責罰。相對於明朝的政治環境,他真的可謂是出淤泥而不染。

讓大明富強海瑞做不到,張居正爲什麼可以?

遼東總督胡宗憲的公子路經淳安。據說這位胡公子一飄過來,各地都是按二百兩銀子的規格接待的,府縣長官不僅僅出面宴請和出城迎送,還要孝敬銀子。然而到了淳安,知縣不僅僅不出面,驛丞(近似招待所所長兼郵政局長)還僅以五六錢銀子的規格來接待他,胡公子之怒可想而知。

他大發淫威,令人將驛丞綁了倒着吊了起來。海瑞聞訊,立即令人將他拘押,沒收了他攜帶的數千兩白銀,並將他押送至總督衙門,附信一封稱:此胡公子必系假冒,因總督大人節望清高,不可能有這樣的不肖之子,也不可能擁有這麼多的金銀財物。胡宗憲雖說不滿,但也不好說啥。

從這件事情上不難看出來,海瑞在官場這個大染缸裏並沒有被濁化,而是清者自清,這正是它被儒家歌頌了幾千年的原因,但他因循守舊,不懂變通也是常態。

民間流傳這樣一個故事,由於她五歲的女兒,使用了家裏男僕遞過來的食物,海瑞因此大發雷霆,直言男女授受不親,並親自殺死自己的女兒。而且他的幾任妻妾都自殺身亡,與他在家中過度的所謂儒道不無關係,他不會變通,只認死理。

流傳至今,我們一直認爲海瑞是廉潔的代表人,那隻能是說他是儒家仁義禮智信的傑出代表,而不能說他是改革的先進代表,像他這種性格很難有一番作爲。

與他可以比肩的是崇禎年代的劉宗周,此人最終在明朝走向滅亡的時候,以身殉國,而且在今天來看他在哲學思想封面仍舊位於前茅。可如果去談論政治,此人和海瑞倒是有幾分相似。

在崇禎年間,大明的王朝的氣數將近。民間有各種農民起義,遼東局勢不穩,蒙古邊境入侵。此時危難之際,崇禎問劉宗周如何看待當前局勢,劉宗周下到邊關鎮守的大臣,上到皇帝數落了老半天之後說:陛下,您應當近賢才,讓操守高尚的部下鎮守邊疆,自身更應該提升您的修養……

劉宗周說的一大堆,崇禎又何嘗不知道?自身修養很重要,可是大敵當前,大軍都是以命相抵,何來提高素養一說?

我們能說劉宗周不愛國嗎?愛,如果不愛,他就不可能以身殉國,冒死直言進諫。

可他不會審時度勢,難逃文人的迂腐,充其量只能算得上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

如此看來,海瑞和劉宗周算是一類人,他們只能是聖人學術的傳承弟子,作爲此被中華民族頌揚幾千年,要談論他們的實際作爲的確很困難。

讓大明富強海瑞做不到,張居正爲什麼可以? 第2張

那我們再來說一說張居正。張居正這個人,才華不必說,年紀輕輕,在科舉之路就闖出了一條光明大道,而且張居正能把前幾人內閣首輔徐階、高鞏鬥倒,也足見其城府之深。

張居正其實最懂爲官之道,當他從家鄉走出來的那一刻,他就在心中暗暗發誓,要爲百姓做一點事情,而如果要做一些事情,唯一的方法只能是改革,作爲熟讀史書的高官大臣,他不會不知道改革失敗的後果是什麼。可是即便如此,他依舊堅定地走了這一條路。

他在官場上,也會阿諛奉承。在高拱得勢的時候,他只會裝腔作勢、一味奉承,他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讓自己贏得高拱的信任。在萬曆上臺後的幾年裏,他又動用權謀之術將其拉下臺。

之後的幾年裏他聯合司禮監秉筆太監馮寶,開始了專權,利用年幼的萬曆不懂政治。那時的大明,簡直可以說是他的天下,可是他是真的做出了實事。

在內政方面,首先整頓吏治,加強中央集權制。張居正創制了“考成法”,嚴格考察各級官吏貫徹朝廷詔旨情況,要求定期向內閣報告地方政事,提高內閣實權。罷免因循守舊、反對變革的頑固派官吏,擢選支持變法的新生力量。

他的改革使得大明官僚內部可以團結起來去做一件事情,中央集權大大提高。以至於在他死後,廢除改革的幾十年裏大明在也不能夠齊心協力去做一件事,沒有人能夠阻止鬧事的言官。

在經濟方面,張居正的成績最爲突出。他任用潘季馴督修黃河,使黃河不再南流入淮,於是“數十年棄地轉爲耕桑”,而漕河也可直達北京。

作爲最重要的稅法改革,“一條鞭法”則也是中國封建社會賦役史上的重大變革。她完全摒棄了農民的實物稅,極大的方便了稅務人員的管理,而且爲後來乃至今日的稅法奠定了巨大的基礎。

這些事情,使大明王朝的的確確的進步了,明朝的國庫富裕,社會與經濟有了一定的恢復和發展。

但在這其中不可避免的就是他的奢侈、嬌縱。張居正妻妾成羣,年近六旬還沉迷女色,僅侍妾就多達七位。最爲著名的就是他的轎子,他出行用三十二人擡的大轎子。當時的社會官員使用的八擡大橋就是很氣派了,但張居正的轎子竟然是三十二人擡的!面積足足有40個平方米。並且還不止張居正一個人在轎子裏,還有兩個僕人也在轎子裏伺候着。

讓大明富強海瑞做不到,張居正爲什麼可以? 第3張

從他的生活作風方面就足以可見,他的奢侈。而且他睚眥必報,著名的戲曲家湯顯祖就曾經三番五次的受到他的要挾,原因只不過是爲了讓他的兒子榜上有名,由於湯顯祖的拒絕,張居正就給湯顯祖的科考之路使下衆多阻礙,導致湯顯祖才華出衆,卻也屢考屢敗。

他手持朝政,貪污腐敗更不必說,他的家裏極盡奢華,子孫後代也是世襲官位。但他雖然貪婪,爲大明王朝做的事情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也是確確實實使百姓得到了一定的好處,有了那數十年的安穩日子。

我還同時在想講一個人,相互對比着看。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戚繼光,世人只知道戚繼光抗倭有功,卻不知道戚繼光在官場得如魚得水也得益於他的各種關係和錢財作用。

當時戚繼光在朝廷裏的靠山就是張居正,撇開戚繼光與張居正的私人關係不說,戚繼光爲了保住自己的官位,曾經也是給當地的縣府衙門官員送去銀兩,而且史料記載,他還會定時的去請朝廷大臣吃飯,以疏通人際關係。

也正是有了戚繼光的這些操作,使他官位穩定,讓他一心能夠爲抗倭做點實事,否則明朝的官場,如果真正的清廉且沒有一點創新思維,的確是行不了什麼大事的。

明朝那個時候的官場清清白白的幹不了大事,甚至能不能活都是問題。戚繼光也不得不依附奸臣,靠一些手段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其實就是這樣的,海瑞和劉宗周是一類人,他們都恪守禮學,忠君愛國,注重自身的品行道德,是封建儒家的典型代表人。

張居正和戚繼光是一類人,雖然所謀不同,可在官場中實現抱負的途徑卻不近相似。就拿張居正來說,他的的確確是貪污到極致,腐敗到極致,可是因爲他改革的決心,大明王朝也纔有了它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