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是什麼導致了崇禎帝的悲催下場?他的性格有什麼缺陷?

是什麼導致了崇禎帝的悲催下場?他的性格有什麼缺陷?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崇禎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作爲大明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的一生備受爭議,後人對他也褒貶不一。用一句話來總結,崇禎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在政治貢獻上,他以強勁、果斷的政治手腕,手刃奸臣魏忠賢;知人善用、優待能臣,爲大明吏治提供保障;勵精圖治、勤於政務,不沉迷於女色,擔起一代明君的責任。

但是,崇禎自身個性鮮明、優缺點都很突出。他剛愎自用,無法真正做到虛懷納諫;用人多疑,屠戮頗多,大明王朝的衆多能臣皆折損於其手上;求全責備、薄情寡義,讓自己落入無人可用的悲慘境地。回顧崇禎帝的一生,用“無可奈何、無力迴天”八字形容再合適不過。

是什麼導致了崇禎帝的悲催下場?他的性格有什麼缺陷?

然而今天,我們並不是要給這位悲劇皇帝的功過做定義,而是重溫歷史,來扒一扒崇禎是一個怎樣的人。按理來說,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唯獨崇禎是一個例外。按照古代聖賢皇帝的標準,崇禎勤儉節約、勤於政務,不縱情聲色,體恤民間疾苦,是一個妥妥的賢德之君。可就是這樣一位賢君,竟落得個自縊而亡的悲催下場。思來想去,這都是他性格的幾大缺陷所致。

求全責備、薄情寡義,失了人心

崇禎是個極度喜歡求全責備,他不僅對自己嚴格,對他的臣子更加嚴格,這事在他對待爲保衛國家,而不幸戰死沙場的將領的態度上便可窺知一二。崇禎在位期間,除了北方後金的侵擾威脅外,中原各地的農民起義也是此起彼伏。面對此種內外交困的情況,孫傳庭挺身而出,擔起守護國家疆土河山的重任。

是什麼導致了崇禎帝的悲催下場?他的性格有什麼缺陷? 第2張

出生于山西代縣孫傳庭,是大明末朝最爲驍勇的將軍之一。崇禎十一年,孫傳庭奉命領軍剿滅了各地叛軍,平反農民起義,揚明國威。此外,在李自成率領叛軍入攻中原內地之時,孫傳庭與洪承疇攜手合作,在潼關南原設下埋伏,斬殺李自成大量兵馬,敵軍幾乎全軍覆沒,元氣大傷。李自成帶着僅剩的十八騎兵落荒而逃,藏匿於陝西的山間。

孫傳庭本想乘勝追擊,以絕後患。但此時清軍已經攻入北京,心急如焚的崇禎也不管什麼李自成勢力死灰復燃的問題了,連忙下急詔命孫傳庭回京防禦。

此時多爾袞已率領衆多清兵從青山口、牆子嶺進入長城,京師進入一級警戒狀態。風塵僕僕的孫傳庭率領援軍趕到,卻因爲與主和派代表高起潛、楊嗣昌產生了分歧而被陷害。加之崇禎本就因戰事吃緊而心煩意亂,在高、楊兩人的蠱惑之下,崇禎大怒,將孫傳庭打入大牢。

崇禎十三年,李自成大軍捲土重來,大明王朝已無將帥可以抵擋。在這危難之際,崇禎想到了尚在大牢裏的孫傳庭,便趕緊下令釋放他,讓他出兵反擊李自成。但當時的李自成大軍實力極爲強悍,雙方實力懸殊。此外,連年的戰亂、天災,導致軍中糧草不足,疫病四起。孫傳庭原想稍作休整,再出兵對戰。可是朝廷卻三番五次催兵作戰,迫於無奈,孫傳庭只能倉忙出兵。結果可想而知,孫傳庭在陝西潼關戰死,明軍遭到重創。

是什麼導致了崇禎帝的悲催下場?他的性格有什麼缺陷? 第3張

可就連孫傳庭這樣一位精忠報國,最後戰死沙場的將領,從崇禎那裏得到的不是撫卹與追賞,而是“作戰不力,死有餘辜”的八字評語。由此可知,崇禎是多麼的薄情寡義,大明又如何能不滅呢?

擅長“溜肩”,沒有責任心

身爲一位親政愛民的好皇帝,崇禎本身是個非常愛幹事的人。可事幹得多了,就難保不會出差錯。而這一旦出了差錯,崇禎就會將所有責任都推到底下的大臣身上去,自己拍拍屁股走人,“溜肩”皇帝的稱號由此而來。

當時,朝廷西邊要與李自成打仗,北邊又要防備後金的勢力崛起,兩線作戰,搞得大明好不狼狽。面對內憂外患的情況,兵部尚書陳新甲便向皇帝進言,應先與後金假裝議和,穩定後金,而後調出全部兵力,解決與李自成的內部矛盾。

古往今來,攘外必先安內。陳新甲這一想法與崇禎皇帝不謀而合。其次,崇禎皇帝本身是個十分好面子的人,他不願意親自出面與後金議和而落下個貪生怕死的罵名,所以他便將此事全權交給陳新甲負責。很快,崇禎起草了一份議和條約,並積極與皇太極進行交流,雙方達成協議:後金不再進攻明朝北部疆土,而大明也承認滿清的存在。雙方友好往來,和平共處,互通有無。

原本,議和這事私底下進行的也差不多了,但不知是誰走漏了風聲,將大明王朝主動向後金示好一事泄露出去,羣臣譁變。他們認爲,儘管此時的大明王朝風雨飄搖,步履維艱。但在東林黨人看來,後金不過區區一羣蠻夷之人,又怎麼有資格讓我們大明王朝屈膝相待,這不是有損大明的威名嗎?

是什麼導致了崇禎帝的悲催下場?他的性格有什麼缺陷? 第4張

朝中反對議和的呼聲越來越大,陳新甲也背上了通敵賣國的罵名,此時崇禎就算有心救國,也無力迴天。儘管崇禎深知李自成大軍勢如破竹,後金騷動不斷,如果不議和,大明便會陷入前後夾擊的境地。但羣臣激憤,面對重重壓力與威逼,崇禎無奈下令禁止陳新甲議和一事。此外,爲平息衆怒,崇禎還找了個藉口,斬殺陳新甲。其實,臣子的心中都知道,陳新甲不過是個當差的,議和一事也是崇禎自己拿的主意,陳新甲不過是崇禎用於自保的替罪羔羊罷了。而兵部尚書陳新甲被殺,沉重打擊了整個明朝軍隊的士氣。如此忠心耿耿的臣子,都是這樣的下場,何況是其他人呢?崇禎爲保全自己的面子,不惜犧牲忠臣而置整個國家利益於不顧,大明如何能不亡?

感情用事、屠戮頗多,無人可用

正所謂,兔死狐悲。你堂堂一介皇帝,都不肯承擔責任,底下的內閣首輔自然更不可能爲你效命。幹得好,得不到相應的犒賞和獎勵,幹不好還要背黑鍋甚至是殺頭。長此以往,誰還敢爲你大朱家賣命幹活啊。而一個國家,單靠一個皇帝是無法統治好的,所以大明滅亡是必然。

崇禎在位的十七年間,屠戮衆多,撤官殺人無數,僅是二品以上的大臣,他就殺了二十多個。可以說,濫殺、多疑、苛政也是崇禎的幾大特徵。在位十七年,光是內閣大學士,他就換了五十多個。而頻繁的換人殺人,已經讓崇禎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身邊除了宦官,他無一可親近之人。故而,儘管崇禎勤政廉潔,但他身上的一些致命性格缺陷,不僅無法復興大明帝國,更將大明亡國推上高潮。

正如古話所言,一個人的人生悲劇,往往是他的性格悲劇所致。所以,也正是崇禎性格上的缺陷,導致了他一生的悲催。根據史料記載,李自成包圍北京後,他就派了一個名叫杜勳的人前往王宮與崇禎談判,並提出了撤兵的兩大條件:一則,割山西、陝西兩地給李自成,並封他爲西北王,承認其存在;二則,用一百萬兩白銀作爲李自成大軍北上攻打皇太極、南下平息農民起義的籌碼。

是什麼導致了崇禎帝的悲催下場?他的性格有什麼缺陷? 第5張

其實這兩個條件,對於當時內憂外困的大明來說,已是不幸中的萬幸。於是,崇禎立馬召集各內閣首輔一起商議此事。但是,鑑於陳新甲先前因代理皇帝處理與後金議和一事,被崇禎當作替罪羔羊斬殺,衆臣已經不敢再爲崇禎賣命,都紛紛推脫,不敢應下這議和的事情。

按理說,崇禎對於內閣首輔的疑慮也是心知肚明。若此時他能服個軟、認個錯,承認自己當時在陳新甲一事上處理欠缺,折損忠臣,大明便不會失去這次求和的絕佳機會。可崇禎就是一個極其擰巴、感情用事的人。要不怎麼說,大明的悲劇是崇禎的性格悲劇所致呢?

面對內閣首輔的推諉,崇禎怒髮衝冠,直呼:“既衆欽皆不願去做那議和之臣,皆言此事不可行,枉顧國家利益。如此,便齊爲我大明葬命乎!”就這樣,一個大好的機會又被白白浪費了。所以《明史》說崇禎:“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並無有失偏頗之處。

縱觀明末,我們不難發現,崇禎的君臣關係極爲尷尬詭異,他們相互利用、相互仇視、相互依存,彼此之間都沒有坦誠相待的時候,臣子僅爲己牟利,不顧國家利益;皇帝一心顧慮自身面子,不惜殘殺忠臣。《明史·流賊傳》中就這樣評價崇禎:“嗚呼!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悲夫!”

是什麼導致了崇禎帝的悲催下場?他的性格有什麼缺陷? 第6張

後人看崇禎,以言其非甚暗,孤立而煬竈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他有心勤政、事必躬親。在國家內憂外患之際,果斷決事,以雷厲風行手段,對外破虎視眈眈的滿洲鐵騎,對內處決魏忠賢一案,整頓吏治。但他又心性多疑,極好面子,一次次斷送大明自救機會;刻薄寡恩,嚴酷無情,斬殺了若干能臣武將。在崇禎的身上,機智和愚蠢並存,膽識與剛愎同生,高明與昏庸兼有之。

縱觀崇禎帝的一生,其非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難免令人心生同情。《明史》就思宗功過直言不諱:“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爲。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埸則將驕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可謂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臨朝浩嘆,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僨事……迨至大命有歸,妖氛盡掃,而帝得加諡建陵,典禮優厚。是則聖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難而不辱其身,爲亡國之義烈矣。”

所以,萬曆以前,思宗非亡國之君;天啓之後,其必亡而已矣!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