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良爲什麼會交出軍隊?他是個怎樣的人?

張良爲什麼會交出軍隊?他是個怎樣的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陳勝以後的反秦豪傑義士之中,張良可謂是起事早,名聲大的一個人,他的智謀更是前無古人,被稱之爲“謀聖”。博浪沙刺殺秦始皇那鐵錘一擲,使張良名震天下;他的父、祖皆爲韓國相,先後輔佐過五代韓王,可說是出身高貴。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相國的地位是高於將軍的,但項梁、項羽叔侄作爲將門之後選擇了獨立起事,而張良卻沒有;像英布、彭越這些人儘管都依附了他人,卻始終保留着自己的隊伍,張良卻把拉起來的隊伍交給劉邦並最終選擇了跟隨劉邦。那麼,張良爲什麼沒有自立門戶呢?其根本原因,在於張良受家族影響太深,這種影響已經使他形成了一種難以改變的性格。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張良爲什麼會交出軍隊?他是個怎樣的人?

張良父親、祖父都是韓國的相國,這種家庭雖然算得上是貴族階層,但相對於國王(諸侯)而言,仍然是主人和從屬之間的關係。這樣的家庭環境薰陶和影響了張良,所以,張良既從父祖那兒繼承了忠心懂禮好學的一面,同時也延續了依附性的一面。這種依附性的性格特徵就是習慣性跟隨他人,因而張良不想也不會自己爲主起事,即便是博浪沙刺殺秦始皇,也是爲韓國報仇,而不是要推翻秦朝奪取天下,因爲他的父、祖做過韓國的相國,而韓國又是爲秦始皇所滅亡,所以他要刺秦以報仇。

張良通過東方的滄海君覓得一個大力士,造了一個一百二十斤的大鐵錘,在秦始皇到東方巡遊的時候襲擊秦始皇,誤中副車,事不成逃亡。張良躲藏在下邳,跟隨黃石公學習兵法,深得其義。等到陳勝起義反秦,張良也拉起了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這個時候,陳勝的隊伍已經進入秦地,天下起義隊伍數不勝數,憑張良的身份名氣是完全可以自立門戶的,像同時期的劉邦,官職不過是一個亭長,在進入沛縣之前,身份是一個逃亡者,根本比不上張良,跟隨的人員也不過是百把人,可是劉邦自立了,張良卻在尋找依靠。張良聽說景駒自立爲代理楚王,就前去尋找打算跟隨他。走到半路,聽說景駒已死,遇見了劉邦,便歸附了他。後來遇見了項梁,張良又說服他立了韓國的公子成爲韓王,自己做了韓國的司徒。等到韓王成被貶爲侯,又在彭城被項羽殺死,張良仍然選擇跟隨劉邦,自己並沒有在韓國組織力量獨立成事。這個時候,六國後人諸王和項羽新封的王很多人已經打算要擺脫項羽的羈絆,劉邦更是平定了三秦,而張良卻只選擇跟隨他人。

或許有人說,張良在遇見劉邦時,義軍已經擁立楚懷王爲共主,張良人員不多,沒有地盤,不可能獨立成事。其實這事還仍然取決於張良給自己的定位,像劉邦雖然也承認楚懷王,但他始終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至於地盤,像劉邦、陳嬰、英布、彭越等人,都是些逃亡之人,哪裏又有自己的地盤,起事了,攻下一座縣城,打出一個反秦的旗號,自然就有了地盤,也就會有人跟隨。

除了這種習慣性的依附性格,張良還明白,自己不具有領袖氣質,甚至不具備統帥氣質,因而他從來不統兵,不爭官。韓王成這個王是張良給要來的,而張良卻只做了一個司徒,這當中雖然有項梁的考慮,不能讓韓王坐大,但既然爲王,就有封侯的權力,韓王成卻並沒有這樣做,而張良也沒有絲毫要求。韓王成沒有什麼作爲,張良仍然不離不棄的跟隨他,甚至在劉邦西行去自己封地的時候,他仍然回到韓王身邊,足可見他的這種從屬性格。因爲他只出主意,而沒有做過“具體事”,所以在漢六年劉邦封賞大臣的時候,張良竟然“不曾有戰功”。好在劉邦知道張良的功勞,當他把曹參、蕭何等人封過之後,單獨提出來封賞張良,並對大臣們說:“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這既說的是張良的功勞所在,又是給張良做的結論。劉邦多次想廢掉太子劉盈,呂后很害怕,有人給她出主意,說,劉邦很信任張良,他又善於出謀劃策,呂后就派人找張良。張良給呂后出了一個主意,呂后照做了,果然有效,這就是“商山四皓”的故事。劉邦死後,呂后當政,她非常感激張良,但張良不但沒有向呂后要官討封,反而閉關修行,不問政事。就是蕭何這個相國,張良極力推薦和勸說劉邦最終纔得到了任用。這一切足以說明,張良知道自己,對自身有一個恰當的定位,同時也是他的一種不可改變的性格。

張良的不爭是骨子裏的東西,這就決定了他不會選擇自立門戶,而只能是跟隨他人。接下來就是,張良要選擇跟隨誰呢?

應該說,張良選擇的第一個要跟隨的對象是韓王成,這是他的忠心所在,是觀念之中根深蒂固東西,非常難以改變。所以在和劉邦分別的時候,張良建議劉邦燒斷棧道,又主動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項羽,說明張良是明白劉邦是要打回來的。即便如此,張良仍然要離開劉邦回到韓王成身邊,這又是爲什麼?就是因爲在張良的意識當中,他是韓國人,他首先是韓王室的臣子,其次纔是“天子”的子民。只不過這個韓王成難成大器,最終被殺,這才迫使他只能另作選擇。

除卻韓王成,天下可以讓張良選擇跟從的人有三個:項梁、項羽、劉邦。項羽屬於項梁這個體系的,開始爲主的是項梁。張良雖然先遇見了劉邦,但這時的劉邦根本不成氣候,於是兩人一起去見項梁。張良提出來要項梁立韓國公子橫陽君韓成爲韓王,項梁同意了,並派張良找到了韓成立爲韓王。張良是個忠義之人,假如項梁不是過早戰死,說不定張良知恩圖報,能夠選擇跟隨項梁。但歷史不能假設,項梁死後,項羽成了天下反秦最強大的楚國集團的實際統治者,而項羽除了打仗勇猛,其他方面實在不值得張良選擇依附。還是在項梁爲楚軍統帥的時候,派項羽去攻打城陽,破城後項羽屠戮了這個地方。項梁派項羽攻打襄城,襄城堅守,不肯投降,破城後,項羽把城裏的軍民全部活埋了。章邯率部投降了秦軍,項羽卻趁夜擊殺坑埋了二十萬秦軍降卒,這等殘暴,無異於張良所仇恨的秦始皇,絕不是一個智謀之士所能接受的行爲。項羽殺上司宋義,無視楚懷王的存在封章邯爲王,也不是張良這等忠義之士所能容忍。智謀之士的願望是自己的主張能被“主公”接受,項羽是個過於相信武力、相信自己的人,對於謀略很不重視,手下人才了了,只有一個范增還不能信任到底,張良是不可能選擇依附這樣一個人的。更重要的是,項羽殺了韓王成,這甚至比秦始皇殺韓王還要令張良驚心,對秦始皇都要報仇,難道張良還會放過這樣的人嗎?

那麼,張良爲什麼要選擇跟隨劉邦呢?

兩人一見如故,各自都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陳勝起兵反秦,劉邦、張良各自都組織了隊伍,但兩人給自己的定位不同。張良後來被封爲留侯,是因爲在留這個地方初次遇見劉邦,但這時候劉邦是帶領人馬奪取下邳以西土地,而張良是打算前去依附自立爲王的景駒。所以,善於招攬人才的劉邦和需要依附他人的張良一拍即合是必然之事。

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只有劉邦能使用張良,也只有劉邦能令張良的才能得以真正施展。兩人初次結合,張良根據自己所學的《太公兵法》向劉邦獻策,劉邦經常採用並欣賞,而張良對別人講這些,別人卻不能領悟。當劉邦進入韓地,已經是韓王成屬下的張良率兵跟隨劉邦,兩人珠聯璧合,很快打敗了秦將楊熊的軍隊,然後西出武關劍指秦地。來到崤(音xiao)關,劉邦想強力攻打,張良勸告說,秦軍還很強大,不可輕視。然後獻出計策,先賄賂收買守關將領,然後趁秦軍懈怠之時攻打。劉邦照做了,果然奏效,一戰進入咸陽。此後,張良勸說劉邦聽從樊噲的意見,撤出秦宮,還軍霸上、燒斷棧道、銷燬已經刻制好了的封立六國後裔的印信、封韓信等人爲王以合兵打敗項羽,劉邦無不一一聽從。作爲謀士,沒有什麼能比所出計謀得到採用更能使心理得到滿足了,劉邦能用,張良的自身價值得到了最大彰顯,他又有什麼理由不跟隨這樣的人呢?反觀項梁、項羽,人才在眼前不留用,韓王成有人不會用,這就是張良要跟隨劉邦的又一個原因。

劉邦對張良始終尊重。劉邦對人輕慢無禮,排斥儒生,酈食其說自己是個儒生劉邦不見,說自己是高陽酒徒劉邦反而見了。但是,劉邦對於張良卻始終尊重有加,每當大事爭論不下或者出現危機的時候,他總是要聽取張良的意見。如留宿秦宮,樊噲勸諫劉邦不聽,張良說了就有用。鴻門宴前,多數人勸劉邦不要赴宴,張良卻勸說劉邦赴宴,劉邦最終聽取了張良的意見,先見項伯,後赴宴會,最終化解了危機。在定都問題上,劉敬提出定都關中,多數人希望定都洛陽,張良說劉敬的建議是對的,劉邦就採納了劉敬的建議。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在封賞一事上,劉邦讓張良在天下最富饒的齊國自選三萬戶作爲封邑,要知道,除了那個長得像劉邦,又是兒時最好夥伴的盧綰封王,從起事就跟隨劉邦,戰功赫赫的曹參也不過封賞萬戶,排名第一的蕭何是在增加封邑後才過萬戶!張良一次封賞就是三萬戶,這是何等榮耀。當然,這當中有劉邦拿張良當客卿需要客氣一番的意味在其中,但也充分說明了劉邦對張良的尊重。

當然,張良跟隨劉邦,既是自己的選擇,也有一些機緣巧合。正如張良自己所說:“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如此說來,這段結合也可以說是“天作之合”吧!

張良雖然沒有自立門戶,但他的選擇卻是正確的,這爲他贏得了劉邦的尊重,也被後世不少文人所效仿!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