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曹操迎接漢獻帝之後 曹操爲什麼要遷都許昌

曹操迎接漢獻帝之後 曹操爲什麼要遷都許昌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遷都許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洛陽殘破”爲由,強迫獻帝及文武百官遷都於許昌,即許都。

遷都許昌,原因真在於“洛陽破敗”嗎?

非也。

洛陽,雖因董卓的一把大火,昔日繁華付諸一炬,但是它畢竟是東漢帝國百年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其政治地位不言而喻。

當時多數士人,乃至是諸侯的心中,都有這麼一個觀念:佔洛陽者爲正統。這也正是爲什麼,後來曹丕代漢建魏要重新遷都洛陽的根本原因,因爲洛陽纔是正統。

曹操遷都許昌,根本原因不在於“洛陽殘破”。

殘破,對曹操來說不算什麼,他要真相修繕洛陽,不出數月便可將它修繕,雖不能完全恢復洛陽往昔的繁華,但身爲帝都的威嚴卻尚可彰顯。

遷都,歸根在於彼時的洛陽,曹操根本就守不住。

當時的曹操並非是北方第一諸侯,只能說是北方比較有實力的一股諸侯勢力,袁紹、馬騰、郭祀、李榷、張繡、呂布,都不比曹操弱上多少。

以洛陽爲中心,此時曹操若定都洛陽,北有袁紹、張揚,西有馬騰、郭祀、李榷,南有劉表,可以說洛陽在當時就是四戰之地,根本就守不住。就算曹操守得住,他也需要時刻面臨着四方諸侯的虎視眈眈,根本就不可能有安心發展的機會。

曹操迎接漢獻帝之後 曹操爲什麼要遷都許昌

不遷都,對曹操來說,別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了,恐怕沒多幾年,就會被耗死。

因此,遷都是必然的。

那爲什麼要遷都許昌呢?

很簡單,許昌既是曹操的大本營,也是當時曹操的勢力範圍中最合適定都的。

對於曹操而言,定都許昌,對他的宏圖霸業極其有幫助,因爲許昌具有得天獨厚的戰略優勢。

當時,曹操所佔之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一塊“死地”,被幾個當時東漢末年實力最強悍的幾大諸侯四面包圍,強敵環伺,根本就沒有逃跑的機會。

北有諸侯第一人袁紹蠢蠢欲動,東有呂布、劉備等豪強虎視眈眈,東南部則是盤踞淮南的袁術,南部則被劉表荊州軍所威脅,西南部張繡佔據南陽,關中、洛陽地區散佈着衆多零零碎碎,實力不俗的反曹勢力,如盤踞在長安的郭祀、李榷等。

曹操迎接漢獻帝之後 曹操爲什麼要遷都許昌 第2張

此時,對曹操而言,要想爭霸,要想挾天子以令諸侯,首要做的就是一座能夠讓他在這危機四伏的四戰之地存活的大本營,也就是東漢天子的居所。

許昌,此時無疑就成爲了曹操最佳選擇。

許昌,西部、南部和西北部皆爲山地丘陵地區,西北背靠嵩山山脈,西部有石人山、白雲山、伏牛山等山脈阻隔,南部有大別山、博山等山脈橫亙,只有中部、東北爲平原地區。對古代而言,許昌就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

此時,已許昌爲都城,曹操只需在後方稍佈置些精兵,就可抵擋住後方諸侯的窺視。爾後,曹操便可集中兵力去防備和進攻他前面的敵人。

曹操迎接漢獻帝之後 曹操爲什麼要遷都許昌 第3張

除此,許昌與長安、洛陽自西向東連爲一體,向北行二百餘里即可直抵黃河,向西北經禹州、登封等地行三百餘里便可直抵洛陽。與南陽又互爲犄角,更爲宛、洛東進必經通道。

以此,選許都爲都城,曹操既可遠離四戰之地,又不至於太過遠離當時的政治中心。

正如清朝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所言:“自天下而言河南爲適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許州又適中之地也。北限大河曾無潰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鄧實包淮、漢之防,許亦形勝之區矣”許昌對曹操來說,就是天選之地。

曹操迎接漢獻帝之後 曹操爲什麼要遷都許昌 第4張

當然,曹操選許昌爲都城,除了許昌具有極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外,還在於許昌是東漢末年最爲富庶的其中一塊地區,能充分保障曹軍的糧草供給。

許昌在秦時,便已是魚米之鄉,農業、漁業、畜牧業都很是發達,在“小農經濟”的封建時代,許昌至東漢末年已屬於高度發達的大中城市,經濟十分發達。

此外,許昌的交通也極其便利,北臨黃河,東接黃淮平原,南通江夏郡,西南與南陽盆地相望。這種地理優勢極有利於曹軍調配各方資源,趕赴前線。

總的說,曹操遷都許昌,根本原因在於許昌是當時想要爭霸天下的曹操的最佳選擇,“進可攻,退可守”“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簡直就是天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