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盤點隋煬帝手下五大重臣,最後是什麼結局?

盤點隋煬帝手下五大重臣,最後是什麼結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隋煬帝登基後,手下有深受信任的五大重臣,他們幫助隋煬帝前期建功立業。他們因爲都是大業年間的重臣,所以當時被稱作“大業五貴”。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一、蘇威(542~623年),字無畏,京兆郡武功縣(今陝西省武功縣)人。北周至隋朝大臣。

蘇威出身士族,父親蘇綽是西魏名臣。之後蘇威繼承了美陽縣公的爵位,任郡功曹。大冢宰宇文護見到他很是禮遇,把自己的女兒新興公主嫁給他。不久,授爲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改封爵位爲懷道縣公。北周武帝親政後,拜授蘇威爲稍伯下大夫。開皇元年(581年),楊堅稱帝,徵拜蘇威爲太常卿、太子少保、邳國公,食邑三千戶。不久又讓他兼任納言、吏部尚書。

蘇威經常奏請,減輕賦稅和勞役,致力於採用較輕的制度,與民謀福祉,隋文帝大多聽從他。蘇威逐漸被隋文帝親近看重,與高熲參與執掌朝政。蘇威經常極力陳說節儉的美德來告誡皇帝。隋文帝曾憤恨一個人,將要殺他,蘇威多次勸告且阻攔。不久蘇威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本任職不變。不久,蘇威拜受刑部尚書。當時高熲與蘇威同心協力,二人用心籌劃政事刑法,在執行法治時不時修訂,使得天下大治。不久蘇威又轉任民部尚書,依舊擔任納言。之後蘇威南下賑災。開皇七年(587年)四月,蘇威轉任吏部尚書,兼任國子祭酒。

隋朝建立後,法令規章雜亂混雜,於是在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再次命令朝臣修訂法律,作爲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法令的標準、樣式,大多是蘇威制定的。開皇九年(589年),拜受尚書右僕射。開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巡幸幷州,下令他與高熲一起留守京城總理諸事。不久又把蘇威召到隋文帝的行轅所在,讓他處理民間訴訟。他的建議皆被隋文帝所採納。開皇十七年(597年),突厥都藍可汗經常製造邊患,朝廷於是派蘇威前往突厥,與他們締結和親盟約,可汗派遣使臣來京貢獻地方特產。蘇威因爲勞苦功高,晉位大將軍。

隋煬帝繼位後,加封蘇威爲上大將軍。大業三年(607年)七月,天子興修長城,蘇威勸告隋煬帝停止大興勞役。之後,蘇威隨隋煬帝征討吐谷渾,升任左光祿大夫。隋煬帝因爲蘇威是前朝舊臣,逐漸委以重用。他與宇文述、裴矩、裴蘊、虞世基參掌朝政,當時稱他們爲“五貴”。到遼東之役時,蘇威兼任左武衛大將軍,升任光祿大夫,賜寧陵侯爵位,之後晉封房公。第二年,隨隋煬帝征討遼東,任右御衛大將軍。之後楊玄感造反,隋煬帝回到涿郡,下詔蘇威安撫關中。大業九年(612年),隋煬帝親下手詔稱讚蘇威,蘇威當時被尊重的程度,大臣中無人可與他相比。

之後天下大亂,蘇威知道隋煬帝不可改變,心中很擔憂。剛好隋煬帝問蘇威有關盜賊的事,蘇威回答,盜賊近在滎陽、汜水一帶。隋煬帝不高興便不再問了。不久蘇威獻上一部《尚書》,旨在勸誡隋煬帝,煬帝更加不滿。後來又問他討伐遼東之事,蘇威說,希望能赦免羣聚的盜賊,讓他們討伐高麗,隋煬帝因此更加惱怒。御史大夫裴蘊明白隋煬帝心意,讓人告蘇威主持選拔官員時,濫授別人官職,又說他害怕突厥,請求回到京師,隋煬帝下令調查這些事。案件議定之後,隋煬帝下詔解除了蘇威的官職,將他貶爲庶民。

隋煬帝死後,蘇威陸續歸附宇文化及、李密、越王楊侗、王世充。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蘇威多次請求拜見,都未被允許。武德六年(623年),蘇威在家去世,享年82歲。

盤點隋煬帝手下五大重臣,最後是什麼結局?

二、裴矩(548-627年),本名裴世矩,字弘大,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隋唐時期政治家、外交家、戰略家、地理學家。

裴矩父親是北齊太子舍人裴訥之。裴矩在北齊歷任司州兵曹從事、高平王文學。北齊滅亡後,裴矩被楊堅徵辟爲記室,深受器重。大象元年(579年),北周靜帝任命楊堅爲丞相。楊堅召裴矩回京,授爲丞相府記室。開皇元年(581年),楊堅稱帝,建立隋朝,是爲隋文帝。裴矩升任給事中,主持內史省事務,代理內史舍人。

開皇八年(588年),隋文帝任命晉王楊廣爲元帥,率軍南伐陳國,裴矩則任元帥府記室。隋軍攻破丹陽後,楊廣命裴矩與高熲一同收集陳國的地圖、戶籍。開皇十年(590年),裴矩奉詔巡撫嶺南地區。他尚未啓程,有叛軍在江南作亂。裴矩行至南康,聚集士卒數千人。這時,叛軍進逼廣州,又分兵圍困東衡州。裴矩與大將軍鹿願解東衡州之圍,先後在大庾嶺、原長嶺擊破叛軍,斬殺賊首,一直打到南海,叛軍潰散而逃。後來,裴矩安撫嶺南二十餘州。裴矩回朝後,被授爲開府,賜爵聞喜縣公,並擔任民部侍郎,不久又改任內史侍郎。

當時,突厥強盛,而都藍可汗之妻大義公主是北周宗室,因此常入侵邊境。開皇十三年(593年),大義公主與隨從私通,被揭發。裴矩趁機出使突厥,遊說都藍可汗,讓他殺死大義公主。開皇十九年(599年),突厥都藍可汗與達頭可汗聯盟,並打敗啓民可汗。啓民可汗南下歸附隋朝。隋文帝任命太平公史萬歲爲行軍總管、裴矩爲行軍長史,出兵定襄道,趁機攻打突厥。之後後奉命撫慰啓民可汗,升任尚書左丞。仁壽二年(602年),獨孤皇后病逝。裴矩與牛弘參照《齊禮》,制定殯葬制度,改任吏部侍郎。

隋煬帝楊廣繼位後,西域諸國紛紛前往張掖,同中原往來通商,裴矩奉命監管互市。他知道隋煬帝有吞併西域的打算,便查訪西域的風俗、山川等情況,撰寫《西域圖記》三篇,回朝奏明朝廷。隋煬帝大喜,每日都向他詢問西域情況。裴矩又提議吞併吐谷渾。隋煬帝遂命裴矩經略西域,又拜他爲民部尚書。不久,裴矩升任黃門侍郎、參預朝政,並前往張掖,引導西域蕃邦入京朝貢。

大業四年(608年),裴矩出使遊說鐵勒,讓他們出兵攻打吐谷渾。吐谷渾大敗,可汗伏允率部西遷。隋煬帝命宇文述攻入吐谷渾境內,奪取曼頭、赤水二城,掠奪大量人口。吐谷渾大舉南遷,其原有領土東西四千裏、南北二千里皆被隋朝佔領。

大業五年(609年),隋煬帝打算西巡河右。裴矩遣使遊說高昌王麴伯雅與伊吾吐屯設等人,許以厚利,讓他們派使者入朝。三月,煬帝西巡,到達燕支山。高昌王、伊吾設等人與西域二十七國國主親自相迎,並佩金玉,披錦緞,焚香奏樂,歌舞喧譁,還讓武威、張掖等郡百姓穿着盛裝跟隨觀看,車馬堵塞,綿延十餘里,以顯示中原的強盛。隋煬帝非常高興,進封裴矩爲銀青光祿大夫。裴矩因此得到隋煬帝的讚賞。後來,裴矩又進獻反間計,使突厥射匱可汗進攻處羅可汗,處羅可汗只得隨使者入朝。

大業八年(612年),隋煬帝發兵征討高句麗,裴矩兼領武賁郎將,隨軍出征。隋軍最終兵敗而回。大業九年(613年),裴矩再次隨徵高句麗。當時,楊玄感叛亂,兵部侍郎斛斯政叛逃高句麗。裴矩兼掌軍中事務,進位右光祿大夫。八月,隋煬帝回師涿郡,剿滅楊玄感,又命裴矩安撫隴右一帶。裴矩前往會寧,撫慰曷薩那部落,並讓闕達度設入侵吐谷渾,大肆劫掠,壯大其部落。隋煬帝對他大加賞賜。大業十年(614年),裴矩隨隋煬帝前往懷遠鎮,並總領北蕃軍事。

大業十二年(616年),裴矩隨隋煬帝前往江都(今江蘇揚州)。當時,天下大亂,義軍四起,各處郡縣紛紛上奏朝廷,裴矩奏知煬帝。煬帝大怒,讓他回長安接待蕃國使臣,但裴矩卻稱病未去。後來,煬帝更加驕奢淫逸,裴矩只是逢迎取悅,不敢有所諫諍。義寧元年(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發動江都之變,弒殺隋煬帝。後來,宇文化及篡位,建立許國。裴矩被授爲尚書右僕射、光祿大夫、河北道安撫大使,封蔡國公。

而這時,李淵早已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是爲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宇文化及兵敗被殺,裴矩又被竇建德俘獲。竇建德認爲裴矩是隋代舊臣,對他非常禮遇,任命他爲吏部尚書。裴矩後又以尚書右僕射之職主持銓選,並制定朝綱禮儀,使得夏國法度完備。竇建德大悅,常向他諮詢政事。武德四年(621年),竇建德在虎牢關之戰中被秦王李世民生擒。竇建德餘下勢力,決定降唐,裴矩與李公淹、魏徵前往長安,並將崤山以東地區全部獻給唐朝。裴矩被授爲殿中侍御史,封安邑縣公。武德五年(622年),裴矩被拜爲太子左庶子,後改任太子詹事。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繼承帝位,是爲唐太宗,任命裴矩爲民部尚書。當時裴矩年近八十,但卻精神矍鑠,又精通典制,深受太宗推崇。貞觀元年(627年),裴矩病逝,時年80歲。追贈絳州刺史,諡號爲敬。

盤點隋煬帝手下五大重臣,最後是什麼結局? 第2張

三、裴蘊(?—618年),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 隋朝時期大臣。

裴蘊一開始在陳朝做官,但他估計北方的楊堅可能會統一全國,曾暗中派人送信給楊堅,表示“請爲內應”。陳朝被隋滅掉後,隋文帝楊堅接見陳朝官員。當接見到裴蘊時,楊堅想起了“請爲內應”之事,便破格提拔裴蘊,授爲儀同之職。之後,裴蘊又歷任洋、直、棣等州刺史,都有功績。

大業年間,連續幾年考績,裴蘊均名列第一。隋煬帝聽說他很能幹,將他調到中央任太常少聊,主管禮儀文藝方面工作。裴蘊揣知隋煬喜好聲色、講究排場,便大張旗鼓地擴充宮廷樂府,“增益樂人至三萬餘”。隋煬帝對此十分滿意,隨即就讓裴蘊出任民部侍郎,掌管戶籍與財稅。

當時,戶口管理比較混亂,瞞報、漏報現象很嚴重。裴蘊做過幾任地方長官,熟悉其中內情。爲此,他提出一整套覈查辦法,強化問責與獎勵。那一年,“諸郡計賬進二十四萬三千丁,新附口六十四萬一千二百。”這次人口普查成功,不僅改進了戶口管理,而且有利於增加財政收入。隋煬帝非常高興,面向百官表揚裴蘊:“前代無賢才,導致戶口罔冒。如今徹底覈實了,全由裴蘊一人成就。”不久,裴蘊被擢授御史大夫。作爲御史大夫,裴蘊本應秉公監察司法,可他絲毫不講原則,熱衷於揣摩上意,依此行事。

之後,楊玄感因煬帝猜忌大臣,不能自安,於大業九年起兵造反,最終兵敗身亡。煬帝命裴蘊追查其黨羽,裴蘊領受此旨,知道煬帝只在乎穩定而輕視人命。於是,裴蘊與兵部尚書樊子蓋以清理楊玄感黨羽名義,總共有三萬餘人被殺,家產全都抄沒,流放人員六千餘人。牽涉此案的死難者大都是冤枉的,他們冤死於裴蘊等人的嚴刑竣法與粗暴執法。

之後裴蘊跟隨隋煬帝參與攻打遼東和遊幸江都。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與司馬德戡在江都(今江蘇揚州)發動兵變弒君,裴蘊在這次兵變中與隋煬帝等王公大臣一同被殺。

四、虞世基(?~618),字懋世,會稽餘姚(今浙江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隋朝大臣,唐朝名臣書法家虞世南的哥哥。

虞世基父親虞荔,是陳朝大臣。虞世基爲人沉靜,喜慍不形於色,博學高才,能寫書法,尤善草隸。在陳國,任建安王法曹參軍事,歷祠部殿中二曹郎、太子中舍人、尚書左丞等職。

陳國覆滅入隋。任通直郎、內史舍人,受隋煬帝的器重,隋煬帝時爲內史侍郎,專典機密,參掌朝政。又進位金紫光祿大夫。諂媚隋煬帝,先後任光祿大夫、內史侍郎,生活豪奢。在內史侍郎任內,與牛弘、蘇威、宇文述等六人共同參與吏部選官,時人謂之“選曹七貴”。七人中虞世基有專斷之權,並藉此收受賄賂。大業八年(公元612年),從徵高麗,授金紫光祿大夫。數次勸諫不納,懼禍及己,不敢忤逆。

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弒殺煬帝,虞世基等也被誅殺。

五、宇文述(546年—616年)本姓破野頭,字伯通,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縣)人。隋朝名將,梟雄宇文化及父親。

宇文述本姓破野頭,鮮卑族。父親宇文盛,北周時期將領,屢有戰功,拜上柱國。宇文述年少時就很驍勇,熟習弓馬。北周武帝時,宇文述因父親宇文盛的軍功,開始擔任開府。宇文述生性謙恭嚴密,北周權臣、大冢宰宇文護非常喜愛他,因此讓他以本官身份擔任自己的親信。北周武帝除掉宇文護,自己掌握政權後,召宇文述擔任左宮伯,累功升任英果中大夫,賜封爵位博陵郡公,不久改封濮陽郡公。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周宣帝宇文贇病死。周靜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楊堅專政。六月,尉遲迥公開起兵反對楊堅。七月,楊堅令韋孝寬爲行軍元帥,率軍討伐尉遲迥。宇文述以行軍總管率步騎三千,跟從韋孝寬擊之。尉遲迥部將李俊正圍攻懷州(今河南沁陽),宇文述奉韋孝寬之命將其擊破。之後宇文述又與諸將在武陟之戰中擊敗尉遲惇,宇文述在作戰中衝鋒陷陣,俘敵甚衆,每戰有功。平亂之後,宇文述被破格拜上柱國,進爵褒國公。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大丞相楊堅受禪登基,是爲隋文帝,年號開皇。宇文述受封右衛大將軍。開皇八年(588年)十月,隋文帝下令攻打陳國。宇文述任行軍總管,領兵三萬準備南渡。開皇九年(589年)正月十七日,宇文述率所部三萬人渡江,當時韓擒虎、賀若弼兩軍夾攻丹陽,宇文述進佔石頭城(今南京城西清涼山),以爲聲援。二十日,隋軍攻入建康(今南京),俘虜陳後主,陳朝滅亡。

陳朝滅亡後,陳朝吳州刺史蕭瓛拒不降隋,擁兵自立,吳地人共推他爲主。東揚州刺史蕭巖也據州拒降。開皇九年(589年)二月,隋文帝楊堅派宇文述率軍討伐,水陸並進。見宇文述軍至,蕭瓛在晉陵城東立柵設營,又絕塘道,並派部將王褒守禦吳州(今江蘇吳縣),自率大軍進入太湖,欲從背後襲擊宇文述軍。宇文述率軍擊破晉陵城東敵軍營柵,隨即回兵攻打蕭瓛,大敗蕭瓛所部。另派兵一部襲陷吳州,王褒棄城逃走。蕭瓛收拾餘部退保包山(今太湖),又被水軍擊破。蕭瓛被抓獲,蕭巖降隋。蕭瓛、蕭巖被送往長安斬首。宇文述平定三吳之地,爲日後統一嶺南奠定了基礎。宇文述因功拜安州總管。

當時隋文帝長子楊勇爲皇太子,次子楊廣爲晉王,鎮守揚州,楊廣爲拉攏宇文述,便奏請其爲壽州刺史總管。楊廣此時已有奪太子之位想法,便請請宇文述爲他出謀劃策。宇文述獻計結交京中重臣楊素和楊約兄弟。楊廣聞後大喜,開皇二十年(600年),楊廣讓宇文述帶了大量財寶進京。宇文述的京都之行,爲楊廣奪取太子鋪平了道路。從此楊廣與宇文述的交情遠勝於他人,並將長女南陽公主許配給宇文述的次子宇文士及。在宇文述與楊素兄弟的謀劃下,同年(600年)十一月,隋文帝下詔改立晉王楊廣爲皇太子。楊廣隨即以宇文述爲左衛率。

仁壽四年(604年)七月,隋文帝病逝後,太子楊廣即位,是爲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正月,隋煬帝拜宇文述爲左衛大將軍,改封許國公。大業三年(607年),又加開府儀同三司。

大業四年(608年)七月,黃門侍郎裴矩遊說鐵勒進攻吐谷渾。吐谷渾戰敗,可汗伏允率部退入西平郡(今青海樂都)境內,遣使向隋王朝請降求救。隋煬帝令宇文述、觀德王楊雄接應吐谷渾降衆。伏允可汗見隋軍強盛,懼不敢降,又率衆西逃。宇文述率軍追之,在曼頭城(今青海興海)大敗吐谷渾,殺其衆三千餘人,乘勝又攻佔了赤水城(興海東南)。吐谷渾殘部再次退守丘尼川,隋軍繼續追擊,在丘尼川再次大敗吐谷渾,俘虜其王公、尚書、將軍共兩百人,部落前來歸降者有十餘萬口。吐谷渾東西四千裏,南北兩千裏的疆域,皆爲隋朝所有,隋在此設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

大業五年(609年),宇文述隨隋煬帝西巡燕支山。由於地處戈壁,爲防止發生意外,宇文述每次都親自率偵察兵出巡。時吐谷渾攻張掖,宇文述又率軍將其擊退。回朝後,隋煬帝命宇文述與蘇威參預朝政。宇文述當時飛黃騰達,地位與蘇威平等,而且更受隋煬帝的親愛。同時宇文述也善於迎逢,此後,宇文述更得隋煬帝的寵愛,一時權傾朝野,隋煬帝對他的話也是言聽計從。宇文述爲人還貪婪卑鄙,向人索取財物。

大業八年(613年)正月,宇文述被任命爲扶餘道軍將,征討高句麗。三月,隋軍強渡遼水,在遼水(今遼河)東岸大敗高句麗軍,死者萬計,並乘勝進圍遼東城(今遼寧遼陽市)。五月,高句麗軍幾次出戰受挫,乃嬰城固守,遼東城久攻不破。隋軍長期頓兵堅城之下,人困馬乏,士氣和戰鬥力大減。六月,隋煬帝親至遼東城,斥責諸將不肯效命,親督諸軍繼續攻城,同時命宇文述等率九軍共三十萬人,渡遼水,越過高句麗諸城,向鴨綠水挺進,與水軍配合攻打平壤。

九路軍馬行至半路時,糧草已所剩無幾了。宇文述欲還師,諸將多異同,宇文述又拿不準隋煬帝的心思,猶豫不決。於仲文力勸繼續進軍宇文述聞後,不得已而從之,隋軍乃渡過鴨綠江。高句麗大臣乙支文德見隋軍將士面帶飢色,遂繼續採取疲敵戰術。每與隋軍交戰,一觸即退。隋軍爲暫時的勝利所迷惑,深入到距平壤只有三十里的地方。乙支文德又遣使詐降。宇文述鑑於將士疲勞已極,不可再戰,便答應還師。後撤的隋軍沿途不斷遭到高句麗軍的襲擊,只得且戰且退。之後行至薩水,高句麗軍乘隋軍半渡時,發起猛攻,擔任後衛的辛世雄戰死,其餘諸軍皆潰,倉皇逃竄。宇文述等退到遼東城,據說僅剩兩千餘人,物資器械損失殆盡。隋煬帝見大勢已去,率軍撤退。

討伐高句麗大敗而歸,隋煬帝大怒,遂將宇文述下獄。宇文述平時得寵於隋煬帝,隋煬帝不忍誅殺宇文述,於是將宇文述罷官爲民。大業九年(613年)正月,隋煬帝將宇文述官復原職,待之如初。不久又加開府儀同三司。三月,隋煬帝再次御駕親征高句麗。行至黎陽(今河南浚縣),留禮部尚書楊玄感於此督運糧草。四月二十七日,隋煬帝的車駕渡過遼水。二十九日,隋煬帝命宇文述和上大將軍楊義臣率軍由北路疾行至平壤。由於隋軍兵強馬壯,計劃周密,準備充分,所以作戰非常順利。

此時,楊玄感忽然在黎陽起兵反隋,隋煬帝大驚,密令諸將撤軍,並令宇文述率軍急赴河陽,討伐楊玄感。宇文述和屈突通馳援東都,對包圍洛陽的楊玄感形成反包圍態勢。二十日,楊玄感接受建議,解除了對東都的包圍,率軍西進,準備奪取關中。但是被弘谷太守楊智積用計牽制,耽誤了寶貴的三天時間。楊玄感軍被宇文述等各路隋軍追上,楊玄感且戰且退。八月,隋軍與楊玄感列陣決戰,宇文述與來護兒列陣當其前,遣屈突通以奇兵擊其後,大破之,楊玄感僅率十餘騎逃往上洛(今陝西洛南)。楊玄感自知大勢已去,自殺而死。

大業十年(614年),宇文述奉命東征,跟隨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大業十一年(615年),宇文述隨隋煬帝出塞北巡。大業十二年(616年)七月,江都新作龍舟,送至東都,宇文述看出隋煬帝還想巡遊,便提議到江都遊玩,隋煬帝聞後大悅。當月,隋煬帝至江都,在此盡情玩樂。大業十二年(616年),宇文述一病不起,之後去世,追贈司徒、尚書令、十郡太守,諡號爲恭。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