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項羽對手下封賞大方,爲何人才都離他而去?

項羽對手下封賞大方,爲何人才都離他而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221年,秦始皇正式登基,建立了秦朝。自此延續四五百年的春秋戰國之混亂,終於落下帷幕。然而更大的危機已經在暗中醞釀。秦始皇對其他國家的風格一向是毫不留情的。所以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他不顧這些六國王公貴臣的心情。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直接將他們都貶爲平民、庶民,偶爾有幾個人得以封王,但是還是有許多貴族的利益被他侵犯。再加上他建長城,開拓南疆種種事蹟,雖然從現在的眼光來看。是非常有用的基建工程,但是於當時的人民而言卻勞民傷財,苦不堪言。

甚至當時流傳的一句話便是苛政猛於虎。這其中不僅指秦始皇爲了這些浩大工程所要求出的人力、物力、財力,還有他在刑法律法上的嚴苛,也讓人難以忍受。在經過商鞅變法之後,秦始皇重用法家理論,所以秦朝的法律十分嚴苛,連坐之事非常罕見。

所以在長期的高壓政策下,人民心中對於秦始皇,對於秦朝統治的不滿日益增長,在秦始皇去世後,他的第2個兒子胡亥接手了他的皇位,然而胡亥與秦始皇相比,殘暴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同樣暴力冷酷,但卻沒有秦始皇的手段與安撫人心的措施。

項羽對手下封賞大方,爲何人才都離他而去?

所以後來胡亥匆匆下臺,秦王子嬰上臺,卻也很快被起義軍隊。拿下命死他人之手。這些反抗秦朝統治的人中,最大的勢力便是。陳勝吳廣他們本是窮苦出身,因爲當時對農民的政策實在太過嚴苛,於是揭竿起義。但是這場戰爭發展到中後期的時候,更加讓人矚目的卻是項羽和劉邦這二人。

他們一個是楚王氏的後代,屬於王公貴臣之子。一個是普通平民鄉間小吏。但卻能在秦末漢初的舞臺上大放異彩。可以說在秦朝起義的後期,他們兩人旗鼓相當,相互爭奪這天下的所屬權。但是令大家驚訝的是,最後是劉邦打敗了項羽,建立了漢家天下。

項羽素來有西楚霸王之稱,他在小時候受叔父指導,曾經說出要學以一敵萬之術,力大無窮,按理說這樣一個人是不會輕易失敗的,但最後卻遭到自己部下的背叛,在垓下之戰中一再失利,最後只能在烏江邊自刎,爲後世徒留遺憾。

這個失敗的結局與項羽本身的性格也是有關係的。項羽的性格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壞的一面,他對天下的人才十分寬容,營帳下有許多謀士爲他出謀劃策,他知道自己的武藝高超,但與謀略方面卻比不上其他人士,於是將自己軍隊的部分決策交給了帳下謀士,給予了十分的信任。

但同時卻對於真正的人才無法準確分辨,例如後來聲名鵲起的兵神韓信。因爲項羽收攏人才的政策,他滿懷希望的投向項羽帳下,但是因爲項羽帳下實在是人才濟濟,再加上他自己也不是很善於遊說。所以始終不能展現自己的才華。

在項羽帳下兩年,韓信始終只是一個地位低小的中郎將。甚至被其他謀士鄙夷而瞧不起。在這種日益煎熬的環境中,韓信終於作出決定,選擇投奔劉邦。後來的歷史發展證明他的選擇是明智的。劉邦立即把他引爲自己身邊的第一謀士,與他一同征戰天下。

因爲劉邦的賞識,韓信才能如此的在秦末漢初的舞臺上出名。因爲這個原因才能讓我們看到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背水一戰。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項羽雖能網羅人才卻不能明辨是非,這就是他失敗的最大原因。

當然項羽失敗也有性格急躁、太過於顧及輿論的原因。在鴻門宴上,項羽本可以抓住這次機會,將劉邦斬殺於宴席之上,但卻因爲叔父對他的勸說。而錯過了殺劉邦的機會,導致劉邦案中溜出宴席,逃之夭夭,給了劉邦繼續積蓄自己力量的機會。

所以垓下之戰中,劉邦反而具有巨大的優勢,率領千萬之軍,圍攻項羽。項羽此時灰頭土臉,連失幾城,只得帶着自己的親信軍隊想要通過許都逃往東面。然而劉邦早已猜到他的意圖,率領軍隊將他的親信分割成幾股小力量,一一打破,最後項羽只能含恨烏江自刎,一代霸王,終於成爲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