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姜維不是諸葛亮的接班人嗎 姜維爲何如此不堪一擊

姜維不是諸葛亮的接班人嗎 姜維爲何如此不堪一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諸葛亮和姜維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公元263年,劉禪發佈誥令,命令守在劍門關的姜維投降,姜維氣的拔劍砍石。關未失,城未破,將未亡,但是劉禪投降了,這就是姜維的無奈。諸葛亮挑選姜維作爲接班人看錯人了嗎?沒有,作爲蜀漢的守護者、復興漢室的急先鋒,姜維完全合格!

姜維不是諸葛亮的接班人嗎 姜維爲何如此不堪一擊

諸葛亮爲什麼要選姜維作爲接班人呢?應該說諸葛亮的眼光是非常準的。姜維,人稱小諸葛。他是諸葛亮死後蜀國最傑出的軍事家。當初諸葛亮在收姜維後對他有一番考評,結果是蜀中諸人無人能敵:

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

這句話裏的永南指的是李邵,丞相府西曹掾,死於諸葛亮南征孟達時期。季常指的是馬良,諸葛亮最爲倚重的外交使者。死於夷陵之戰。李邵和馬良都是前期諸葛亮很看中的人才,但是諸葛亮在考覈姜維的才能後認爲,姜維比李邵和馬良都要厲害。

我們再來看看魏國人是怎麼看待姜維的,畢竟王婆賣瓜,有自賣自誇的嫌疑。魏國杜預曾經這樣稱讚姜維:

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

這句話裏的公休指的是諸葛誕,太初指的是夏侯玄。此二人是著名的魏國四聰組成人員,四聰另外兩人是鄧颺和田疇。

姜維不是諸葛亮的接班人嗎 姜維爲何如此不堪一擊 第2張

由此可見,不管是蜀國還是魏國,姜維的個人能力是不容質疑的。那麼姜維爲什麼沒有實現伐魏成功,復興漢室的願望呢?其實這跟政治有關係。軍事和政治向來都是一體的。

在諸葛亮主政時期,軍政一體化,全民皆兵。諸葛亮既掌政,又掌兵。雖然不是皇帝,但是卻行使着皇帝的權利。劉禪尊諸葛亮爲相父。

諸葛亮死後,蔣琬繼任。這時攻伐魏國的大方針開始有變化。諸葛亮時期,攻伐魏國的戰略是攻祁山,出隴右,然後進兵關中(雍州)。蔣琬繼任後開始有所調整,開始蔣琬考慮的是由水路進攻,經漢水直達上庸。後來經過費禕和姜維的勸阻,更改爲佔領隴西,切斷雍州和涼州的聯繫,然後以涼州爲根據地,進攻雍州。

以涼州胡塞之要,進退有資,賊之所惜;且羌、胡乃心思漢如渴,又昔偏軍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長短,以爲事首,宜以姜維爲涼州刺史。

於是蔣琬入住漢中,以姜維爲涼州刺史,率領蜀軍進攻隴西諸地。這時蔣琬和姜維兩人的配合還算默契,有進取關中的打算。

可惜的是蔣琬很快病逝了,費禕接任。姜維是衛將軍,費禕是大將軍,兩人共同錄尚書事。這時兩人在是否繼續伐魏的問題上產生了歧義。

姜維不是諸葛亮的接班人嗎 姜維爲何如此不堪一擊 第3張

費禕認爲以諸葛亮的雄才大略也不能出漢中,攻取魏國一寸土地,你姜維就更不行了。因此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防守,能防住魏國的進攻就算有功了:

費禕謂維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以爲希冀徼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

這其實是一個信號,說明蜀國自皇帝到大臣都開始以防守爲中心,不再遵循諸葛亮以往的政策,以攻爲守。但是姜維不這麼認爲,姜維認爲自己從小就生長於涼州,對於涼州的羌、胡等少數民族非常的熟悉,可以以羌胡爲援,斷了隴西和隴右的聯繫,將涼州納入蜀國國土,然後伺機進取關中。

維自以練西方風俗,兼負其才武,欲誘諸羌、胡以爲羽翼,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

費禕爲了制裁姜維,每次給姜維的兵力都不超過一萬。這就造成了姜維因爲兵力不足的原因不能有大的作爲。

四年之後,費禕遇刺身亡,姜維終於有機會按照自己的思路和魏國開打。公元253年圍南安,雍州刺史陳泰前來救援,姜維糧盡而撤。

姜維不是諸葛亮的接班人嗎 姜維爲何如此不堪一擊 第4張

公元254年,姜維出隴西,經狄道圍攻襄武,斬魏將徐質,攻破河間、河關、臨洮等地,遷走當地居民數萬。

公元255年,姜維率軍攻佔狄道,大破魏軍雍州刺史王經。後魏國徵西將軍陳泰前來結尾,姜維撤軍。

公元256年,姜維和蜀國鎮西將軍胡濟約定會師上邽,胡濟失約,姜維被魏國將領鄧艾擊敗,死傷甚多。

後來,姜維又於公元257年、258年、262年數次攻佔隴西,有勝有敗。

費禕死後,董允即位,董允只幹了兩年就去世了。接着侍中陳祗接班,從此時起蜀國的政局開始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陳祗勾結黃皓把持朝政,詆譭在外作戰的姜維。

維本羈旅託國,累年攻戰,功績不立,而宦官黃皓等弄權於內,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維亦疑之。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

黃皓以姜維數年征戰,寸功未見,損兵折將,虛耗國庫爲由請求劉禪罷免姜維的大將軍職位,姜維則要求劉禪清除身邊小人,處死黃皓。最後劉禪和稀泥,沒有處死黃皓,也沒有罷免姜維,而是讓姜維留在沓中種麥,不要再回成都了。

於是,蜀中防守態勢發生了大變局,姜維滯留沓中,既不在漢中也不再成都,漢中兵力空虛,給了魏國可乘之機。

姜維不是諸葛亮的接班人嗎 姜維爲何如此不堪一擊 第5張

公元263年,司馬昭制定三路伐蜀大計,以鄧艾和諸葛緒各領三萬人,分爲左右兩軍圍剿姜維,將姜維堵在沓中。以鍾會爲右路軍,領兵十萬人作爲主力攻取漢中,進而威脅成都。

在鍾會聚兵於長安時,姜維就給劉禪寫信,請求劉禪儘早調廖化、張翼、董厥前往漢中防守,但是黃皓進讒言說魏軍不會這麼快到來。於是等到廖化、張翼、董厥率軍來到漢中,鍾會早已經經子午古道、駱穀道、斜谷道進入關中,關中失守。

姜維知道關中失守的消息後,率軍擺脫鄧艾的追擊和諸葛緒的糾纏,千里奔襲來到劍門關防守,終於在鍾會之前趕到,守住了劍門關。鍾會率領八萬人日夜攻擊也沒有攻破劍門關,時間一長,糧草不濟,鍾會考慮撤軍。

姜維不是諸葛亮的接班人嗎 姜維爲何如此不堪一擊 第6張

這時鄧艾率軍由景谷道的小路偷渡陰平,山中道路崎嶇,又有懸崖峭壁。爲了偷渡陰平成功,鄧艾親自身披毛氈滾下山坡,士兵們大受鼓舞,紛紛追隨而下。經歷了千難萬險、重重險阻,鄧艾終於偷渡陰平成功,繼而攻佔涪城,在綿竹擊敗諸葛瞻,這時成都成爲一座孤城。

劉禪在羣臣勸諫下,率衆投降。投降後劉禪親自下詔令給姜維,要求姜維放棄劍門關,就地投降。姜維氣的拔刀怒砍山石。

在局勢最危急的時刻,姜維千里奔襲扼守劍門關,抵擋住了魏軍的進攻。但是由於鄧艾的奇襲和劉禪的懦弱,最終蜀國還是亡國了。

姜維投降後試圖策反鍾會,事情敗露,姜維被魏軍殺死,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諸葛亮沒有看錯人,姜維雄才大略,多次率領蜀軍攻伐魏軍,其中有勝有敗。在蜀國最危急的時刻,姜維力挽狂瀾,千里奔襲守住劍門關,使魏軍寸步難行。可惜鄧艾偷襲陰平成功,劉禪懦弱,沒有逃跑,也沒有堅守,而是選擇了投降。姜維也隨着大勢已去的形式鼓掌難鳴,最後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