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歷史上的劉備是怎麼招攬人才的?

揭祕:歷史上的劉備是怎麼招攬人才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記得電影《天下無賊》裏“黎叔”那句臺詞嗎?“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三國亂世,想要爭天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利器”。劉備“躍馬過檀溪”後拜訪了自號“水鏡先生”的隱士司馬徽。司馬徽很明確地指出劉備“至今猶落魄”的原因是“不得人”。《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有如下對話:

(司馬徽)因問玄德曰:“吾久聞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猶落魄不偶耶?”

玄德曰:“命途多蹇,所以至此。”

水鏡曰:“不然。蓋因將軍左右不得其人耳。”

玄德曰:“備雖不才,文有孫乾、糜竺、簡雍之輩,武有關、張、趙雲之流,竭忠輔助,頗賴其力。“

水鏡曰:“關、張、趙雲,皆萬人敵,惜無善用之之人;若孫乾、糜竺輩,乃白麪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

揭祕:歷史上的劉備是怎麼招攬人才的?

司馬徽的話有誇大的成分,因爲他想要突出諸葛亮和龐統的才能。但他的的確確說出了那個時代爭霸天下的關鍵就是人才。誰得的人才多,誰勝利的可能性就大。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和曹操是最能招攬人才的兩個人。劉備有劉備的方法,曹操有曹操的手段。劉備是如何招攬人才的呢?分析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確立奮鬥目標,讓自以及投奔自己的人都有“光復漢室”這一神聖而深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前文已經說過,劉備是個有理想的人。他想當皇帝的理想通過包裝以後是宏大的,是被主流認可的,是符合儒家價值觀的。“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興復漢室”的口號是非常具有號召力的。

當諸葛亮問劉備,你的志向是什麼的時候,劉備說:“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備不自量力,欲伸大義於天下。”多麼慷慨的話語,多麼崇高的理想。經劉備這麼一說,諸葛亮想拒絕都說不出口。於是有了《三國演義》裏的著名篇章“定三分隆中決策”。

劉備的這種符合儒家價值觀的人生奮鬥目標,還給他帶來了好名聲,讓更多百姓依附於他。這是成就大業的基礎。

曹操號令天下的“殺手鐗”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是“世代經營”,劉備就是“精神感召”。

天子只有一個,不是想“挾”就能“挾”的;“世代經營”需要時間,很多時候我們是“等不起”的;精神的力量是強大的,與曹、孫相比,劉備的方法更可行。

第二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劉備是個遵循儒家道德準則的人,時刻不忘“仁義”的準則。呂布明顯是要來奪他的地盤,他卻盛情挽留。外人看來這難免有些迂腐,但是這給劉備贏得了“仁德君子”的稱號

第三點:感情留人。

劉備感情留人的第一種方式就是“流淚”。

如果我問,劉備的“招牌動作”是什麼?估計所有人都會回答:流眼淚。唐朝詩人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劉備每流一次眼淚,基本都能收到很好的成效。

在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裏面,劉備是“流着眼淚”出場的。

典型的例子就是趙雲投劉備。趙子龍就是劉備用眼淚換來的。

趙雲“本袁紹轄下之人,因見紹爲忠君救民之心”,所以改投到公孫瓚門下。劉備在公孫瓚處第一次見到趙雲“便有不捨之心”,分別時候,“玄德與趙雲分別,執手垂淚,不忍相離”。

劉備要解陶謙之圍,向公孫瓚借了二千兵和趙雲。退了曹軍之後,劉備再一次與趙雲分別。“陶謙勞軍已畢,趙雲辭去,玄德執手揮淚而別”。劉備再一次淚流滿面。

想一想,世人敬仰的劉皇叔因和尚無名氣的趙雲分別而兩次流淚,趙雲能不感動嗎?公孫瓚被袁紹滅了之後,趙雲一心想要投靠劉備,所以袁紹招他,他根本就不理睬。幸而在古城與劉備相會,於是當即表示“雖肝腦塗地,無恨矣”。

劉備感情留人的第二種方式是“食則同桌,寢則同榻”。通俗點說就是同吃同睡。劉備謙遜有禮,能和下屬同甘苦、共患難。千萬不要以爲劉備和關、張、趙、諸葛等人是“好基友”。在那個等級森嚴的封建年代,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難得的。

劉備的情商非常高,是個情感豐富的人。讀完整部《三國演義》,看不出劉備有多聰明,但可以感受到劉備待人的熱情和情感的豐富。投奔到劉備手下的人,從來沒有一個叛投過。有人叛了曹操,有人叛了孫權,有人叛了董卓,但沒人叛劉備。(魏延叛變過,但那是在劉備死後。)

第四點:誠信待人

講信用是劉備待人的另一個特點。劉備的誠信,體現在用人不疑上。關羽被困在曹操軍中,張飛懷疑關羽投降了曹操,要和關羽拼命。可劉備絲毫沒有懷疑關羽。趙子龍被曹軍圍困,糜芳報信說趙雲投了曹操,劉備的反應是:“子龍是我故交,安肯反乎?”

張飛說:“他今見我等勢窮力盡,或者反投曹操,以圖富貴耳!”

劉備還是不信,說:“子龍從我於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也。”

糜芳曰:“我親見他投西北去了。”——有目擊證人。

劉備還是堅定地認爲趙雲不會反叛。果然,趙雲不但沒有反叛,還救了劉禪。

劉備也非常信任諸葛亮。火燒新野,關羽、張飛等人都對諸葛亮產生懷疑,但劉備絲毫沒懷疑。他非常信任諸葛亮,放手讓諸葛亮去做。結果打了個大勝仗。

第五點:從不言敗,給部下以信心

溫家寶說過:信心像太陽一樣充滿光明和希望,只有信心才能產生勇氣和力量。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信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誰會跟一個對前途沒有啥希望的領導人混?領導都不懷希望,手下的人怎麼會去拼命?

劉備是個堅強的男人,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沒想過退卻;在他最失落的時候,他沒有消沉。他手下的謀士將領都能從他身上得到“正能量”。

從劉備身上,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啓示:

1、對於無權無勢的草根來說,要想有發展,得捨得感情投入。有權有勢的人可以用高官厚祿來收買人;無權無勢,就只能投入情感了。有了願意跟你一塊打拼的人,再加上自身的努力,何愁事業不成?

2、有人這麼說過:一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三等人,無本事有脾氣。劉備就是一個典型的“有本事沒脾氣”的人。爲了成就人生事業,我們必須改掉自身的壞脾氣,鍛鍊提高自己的本事。

3、做人要有道德。儒家道德是中國社會的根基。所以,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節操。

馬基雅維利說過,目的總是證明手段是正確的。就是說,爲了達成目的,不惜一切手段。這是功利主義的極端表現,我覺得這是不可取的。因爲它已經突破了道德的底線。呂布最後的結果就是最好的證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