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周武王是如何對待商朝百姓的?他有殘暴的一面嗎?

周武王是如何對待商朝百姓的?他有殘暴的一面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周武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關於武王伐紂的傳奇,如今人們早已耳熟能詳,今天我們探討一下週武王“殘暴”的一面。

武王伐紂之後,周人大軍如何處理殷人,主流史書記載可以用“秋毫無犯”四個字來形容,三千年前的軍隊果真如此軍紀嚴明,周武王真的仁義無雙只誅紂王一人嗎?孔子刪削的材料或解開謎團,記載的內容顛覆傳統認知,嚴重影響周武王形象。

牧野之戰後,紂王逃入城中,登上鹿臺,將寶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由於商國已經分崩離析,周武王、姜子牙率軍輕鬆進入朝歌。

《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至商國,商國百姓鹹待於郊。於是武王使羣臣告語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商朝時期,諸侯一般都被稱爲方國,根據關係遠近名稱略有不同,比如像“鬼方”之類肯定是商朝敵人,周國原是商朝附屬方國,即“文王事殷”,周文王後來稱王,在政治地位上與紂王平起平坐,因此武王伐紂時商周是兩個平等國家,不是商朝國內叛亂,準確的說是侵略戰爭。儒家將武王伐紂描述成國內勢力起兵推翻不仁統治,其實存在一定誤解。

周武王是如何對待商朝百姓的?他有殘暴的一面嗎?

周武王進入朝歌之後,商國百姓竟然在城郊迎接,周武王對商國百姓說“上天將賜福給大家!”商人一齊拜手稽首共兩次,姬發也還禮拜謝。似乎,商國百姓非常歡迎武王取代商朝。

當然,這裏我們也可以理解爲政治作秀,比如周人強行驅趕一部分百姓出來迎接武王,或者一批商國投降派主動出來站臺。但從史書記載來看,周武王仁義與商紂王殘暴形象被烘托了出來。

到底該如何處理商國百姓呢?周武王、姜子牙、周召公、周公旦有過一次討論,姜子牙建議是全部殺掉,周召公建議是“把有罪的殺掉,無罪的讓他活着”,周武王全部否決,最終採納了周公旦的建議。

西漢劉向《說苑·武王克殷》記載了周武王詢問“殷之士衆,奈何處之?”: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惟仁是親。貴族有過,在紂一人。”大致意思是,周公旦說讓他們該幹什麼幹什麼,不要因爲朝代更迭而有所改變,百姓與貴族有過錯的,責任也只在紂王一人身上。

“只殺紂王,不傷百姓一人”的處置策略,在很多典冊中都有記載,比如《尚書·泰誓》記載“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今朕必往”,孟子指出“曾聞武王誅獨夫紂,未聞弒君者也”。

於是,周武王成功安撫商國百姓,甚至還封了紂王之子武庚繼續管理殷國,胸懷之寬廣古今罕見。

如果這就是歷史真相,那麼周武王必然仁義無雙,聖人典範,但孔子刪削掉的一份材料卻顯示周武王沒那麼仁義。

周武王是如何對待商朝百姓的?他有殘暴的一面嗎? 第2張

關於周朝的歷史,有一本叫《逸周書》的古書,主要記載從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厲王到景王年間的時事。漢朝劉向、班固,唐朝劉知幾等都認爲《逸周書》是孔子刪削《尚書》之後剩下的材料。現代學者認爲,《逸周書》可能是戰國人所編,或者與《竹書紀年》一樣出自汲郡古墓。儘管《逸周書》來歷爭議頗大,但書中記載的內容卻更接近歷史真相。

周武王如何對待朝歌百姓,除了抓住惡臣百餘人等祭獻之外,《逸周書》中沒有明確記載,但對待朝歌周圍殷人百姓就不那麼仁義了。

《逸周書·世俘》記載:“太公望命御方來,丁卯,望至,告以馘(音guó,割掉敵人左耳計數獻功)俘。戊辰,王遂御循追祀文王。時日,王立政。呂他命伐越、戲、方。壬申,荒新至,告以馘俘。侯來命伐靡集於陳。辛巳,至,告以馘俘。甲申,百弇以虎賁誓命伐衛,告以馘俘。”簡單的說,就是姜子牙、呂他、荒新等人受命征討不服殷人,然後回來報告陣斬和俘虜人數。

由於這場征討商國殘餘力量的戰爭二個月就結束,因此大致可以確定戰爭範圍主要就在朝歌周圍,或者說商朝核心地帶,因此與其說是方國,不如說是一些被封國的殷人貴族。因爲只有最親近的本族之人,纔可能被封在朝歌周圍。

周武王是如何對待商朝百姓的?他有殘暴的一面嗎? 第3張

這一場圍剿戰非常殘酷,周人大軍一共征服652國,陣斬一億零十萬七千七百七十九人,俘虜三億萬零二百三十人。

《逸周書·世俘》記載:“武王遂徵四方,凡憝(duì)國九十有九國,馘魔億有十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億萬有二百三十。凡服國六百五十有二。”數字肯定誇張了,但也可見斬殺與俘虜人數之多,令人驚駭。箕子是紂王叔叔,爲何逃到朝鮮半島建立箕子朝鮮政權?或許周人大軍追殺商朝遺民非常兇殘,於是箕子不得不遠遁朝鮮半島。

與此同時,周武王還在紂王皇家園林中打獵,斬獲數量驚人,《逸周書·世俘》中有“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貓二,糜五千二百三十五,犀十有二,氂七百二十有一,熊百五十有一,羆百一十有八,豕三百五十有二,貉十有八,麈十有六,麝五十,糜三十,鹿三千五百有八”,學者李俊認爲得到如此之多的獵物說明這是周武王在搜刮戰利品,連園林中的獵物都不放過,對殷都皇宮財產的處理可想而知。

另外,周武王遵循二王三恪制,將紂王之子武庚冊封在殷,此時“殷國”成了周天子的一個諸侯國。但要注意的是,周武王並不放心殷國,將三個兄弟冊封在殷國周圍監視武庚。周武王去世之後,周公旦輔政,三監不滿周公輔政,便與武庚一起發動叛亂,史稱“三監之亂”。隨後,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將殷國等殺了個血流成河,最終微子啓成爲殷人遺民首領,建國爲宋。

班師回朝之後,在周原祭獻上天儀式上,周武王廢掉紂之惡臣百人的肢體,殺了右厥甲小子鼎大師,又殺了四十個氏族首領的鼎師,還有若干俘虜與左耳參與整個儀式。按照當時習俗,俘虜應該也是犧牲品之一。

可見,在征服商國過程之中,周武王的“貴族有過,在紂一人;百姓有過,在紂一人”之說,只是一種政治宣傳與政治作秀罷了,實際是一個血淋淋的征服過程。

之所以流傳周武王“仁義無雙”,可能與儒家信念有關,將武王克殷包裝成一場仁義戰爭,即仁義可以輕鬆推翻暴政,以此希望春秋戰國君王不要戰爭,而要“以仁服人”。但或許《逸周書》內容嚴重影響周武王仁義形象,所以孔子就將之刪削不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