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真實的王稟是怎樣的?其實並不是水滸傳中的奸臣

真實的王稟是怎樣的?其實並不是水滸傳中的奸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王稟,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爲之一空。靖康之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

公年1005年,歷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火,北宋和遼國簽署了“澶淵之盟”,宋遼以白溝河爲界限,宋每一年贈給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結成“弟兄之國”。自此宋、遼中間近百年間未啓戰端,彼此以禮相待,通使殷勤。對宋來講,以“很小”成本換得近百年和睦,好像是非常值得的,可是有一個心病一直壓在宋廷心頭近百年:幽雲十六州。

真實的王稟是怎樣的?其實並不是水滸傳中的奸臣

大宋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收回幽雲十六州的時機,可是怎奈國防孱弱,自始至終打不贏遼國,因而只有想,卻做不到。馬植,籍貫幽州,曾在遼國做了光祿卿,之後因事被貶官,對遼國心存芥蒂,伺機報復。政和年間(1111年),童貫代表着北宋起兵遼國,馬植密祕晉見童貫,明確提出了一個更改北宋與遼國運勢的提議:聯金滅遼!爲此爲“投名狀”納給大宋,欲贏得一番魚龍舞。

徽宗心動了,宋金彼此快速簽訂“海上之盟”,強強聯手向遼國宣戰,並最後取得成功消滅遼國。殊不知宋徽宗想不到,前門拒虎後門進狼,背叛交好百年的遼國幫扶粗暴的金國,是在自棄屏藩,爲金國剷除南進安全通道。果真,最終在金滅遼後,金國順帶就弄了一出“靖康之恥”讓北宋也滅亡。

靖康年間,金國大軍兵分東西兩路,東路軍由完顏宗望領着,飛赴北宋國都汴梁;西路軍由完顏宗翰領着,兵鋒直取北宋邊防重地山西太原,放眼望去銳不可當,北宋江山搖搖欲墜。當年十二月,完顏宗翰部攻擊到太原城下,嚴嚴實實遇到了一塊啃沒動的硬骨頭。太原守將王稟、縣令張孝純,信心以死報國志,領着軍警民拼命還擊,進行了一場長達九個月的太原爭奪戰。

真實的王稟是怎樣的?其實並不是水滸傳中的奸臣 第2張

王稟多次破碎了金軍的攻擊,金軍只好屯軍太原北陳村,圍而不攻,提前準備圍點打援困斃城中心軍警民。太原軍警民風雨同舟、同心協力,金兵圍住日復一日,看不到有些人來救場,儘管士氣昂貴,無可奈何穀物將盡,巨魔乏力、飢餓難耐。伴隨着時間的變化,“闔城的人,愈更憂疑”。兵力“先食牛、馬、騾,次烹十字弩筋甲”,城中心老百姓烹煮樹根、草糠果腹,艱辛度日。

最激烈的是堅持不懈到最終,確實找不着食材,只能“盡殺老弱餉軍”,食人族度日,太原城變成了人間地獄。殊不知令王稟做夢也想不到的是,立誓守護土地的她們,卻會被身處汴京的宋欽宗所拋下。宋徽宗趙佶見金軍靠近汴京後,趕忙禪位給大兒子宋欽宗趙桓。殊不知沒什麼風骨的宋欽宗竟將名城太原割讓給金國,以求息事寧人。

宋欽宗派重臣前去太原城下向王稟宣旨。王稟在獲知宋金和談,並割讓三鎮的信息以後,在太原城上仗劍而起講道:“君主應保國愛民,百姓應忠君守義,寧死不做金鬼”,並一聲令下太原軍民拼死守城,最後在固守了九個月以後,太原城被金兵攻克,張孝純被金兵戰俘,王稟帶領剩下的殘軍,和金兵開展叢林戰,最後身中數十槍,攜大兒子投汾河而死。

真實的王稟是怎樣的?其實並不是水滸傳中的奸臣 第3張

王稟用性命貫徹了自身保衛祖國的承諾,無愧一代賢臣民族英雄之頭銜。缺憾的是,王稟那樣的英雄人物,現如今卻遭受很多人誤會,乃至被嘲笑幾百年。原因非常簡單,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滸傳》,比較嚴重扭曲了王稟的形象。不清楚王稟如何惹惱了施耐庵,在水許傳書裏,王稟別描繪變成一位心胸狹窄、貪鄙軟弱無能、陷害忠良這些奸人之徒。

結語

《水滸傳》中,梁山許多人視死如歸戰勝方臘,阮小七天性調皮,拿着方臘的皇袍蒙在了的身上,結果被王稟恰好看到,那時候罵阮小七:“你這廝難道說得學方臘,做這等模樣”,阮小七氣惱但是,差點兒和王稟火併一場。自此王稟心存芥蒂,將這事報給官府,誣陷阮小七有造反的心。

最後阮小七被奪走官誥,貶爲庶人。在他的甜言蜜語下,立了奇功的梁山好漢不但沒有得到 官府重賞,反被猜疑有越矩造反的心。可以說,水許傳裏的王稟徹底是一副貪名好利、不顧一切的奸佞醜惡嘴臉。儘管《水滸傳》僅僅演義小說集,可是在民俗商品流通極廣,知名度極大,伴隨着《水滸傳》的散播,王稟也慢慢被別人誤會,確實讓人感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