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名將僕固懷恩,爲何會起兵造反?

唐朝名將僕固懷恩,爲何會起兵造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僕固懷恩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安史之亂是唐代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爲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帶來的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爲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爲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僕固懷恩,在安史之亂爆發後跟隨名將郭子儀入關作戰,任朔方左武鋒使。

僕固懷恩驍勇果敢,屢立戰功,冊封豐國公。彼時,僕固懷恩其家族46人死於國難,可謂滿門忠烈,爲唐朝付出了所有。平定叛亂之後,僕固懷恩駐守邠寧,拜檢校左僕射、中書令、河北副元帥、朔方節度使、太子少師,冊封大寧郡王。不過,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僕固懷恩卻起兵造反,這是爲什麼呢?

唐朝名將僕固懷恩,爲何會起兵造反?

首先,根據《舊唐書》等史料的記載,僕固懷恩是鐵勒族僕骨部人,世襲金微州都督,是中國古代的僕固族的唐朝將領。僕固家族是鐵勒九大姓之一“僕固部”,僕固懷恩是僕固首領僕骨歌濫拔延後代,"僕骨"亦有史家譯爲"僕固"。唐太宗貞觀二十年(646年),名將李績滅亡薛延陀汗國,橫掃漠北第七。鐵勒九姓率部降唐朝。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爲藉口在范陽起兵。安史之亂爆發後,僕固懷恩任朔方軍左武鋒使,驍勇果敢,隨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在振武軍(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及其以東地區連敗叛將高秀巖、薛忠義等部。

太子李亨於公元756年農曆七月十三日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市區)爲朔方諸將所推而自行登基。遙奉唐玄宗李隆基爲太上皇,改元至德,是爲唐肅宗。郭子儀被封爲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仍兼充朔方節度使;李光弼被封爲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人奉詔討伐叛軍。七月,僕固懷恩隨郭子儀赴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北),保護剛剛即位的唐肅宗。

唐朝名將僕固懷恩,爲何會起兵造反? 第2張

次年,僕固懷恩因率回紇兵參加收復兩京有功,封豐國(今內蒙古)公。隨後在奪取愁思岡(今河南安陽市)等地的作戰中,常爲先鋒,勇冠軍中。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雖然安祿山被殺,但是,安史之亂依然沒有迅速被平定。當然,對於僕固懷恩來說,則繼續受到唐朝朝廷的重用,成爲其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依靠。

到了乾元二年(759年),僕固懷恩任朔方行營節度,進封大寧郡王。寶應元年(762年),僕固懷恩任領諸軍節度行營,爲天下兵馬元帥雍王(李適)之副,領前鋒發兵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再次奪取洛陽,殲史朝義部8萬餘人,並乘勢追擊,僅半年悉平河北。爲了平定安史之亂,僕固懷恩曾出使回紇借兵,並嫁女與回紇和親。當然,對於僕固懷恩來說,究竟有幾個女兒遠嫁和親?有說兩個,有說三個,也即存在一定的爭議。

唐代宗寶應二年(763年)正月,安史之亂全部平息,也即歷經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這三位皇帝,安史之亂才徹底結束。從這一角度來看,安史之亂自然讓唐朝飽受重創,從此失去了巔峯。經此安史之亂,李唐王室再也無法信任武將,宦官擅權、藩鎮割據、朋黨爭鬥,導致大唐王朝滅亡的三大弊端已無可挽回。而這,也成爲僕固懷恩最終起兵造反的重要原因。平定安史之亂後,朝廷對大將的猜疑已經讓郭子儀、李光弼先後明升暗降地,剝奪了兵權。所以,功勳僅次於郭子儀、李光弼的唐朝名將僕固懷恩,自然是鬱鬱寡歡、怏怏不樂。

唐朝名將僕固懷恩,爲何會起兵造反? 第3張

廣德元年(763年),僕固懷恩奉命護送自己的女婿和女兒(即是回紇的登裏可汗和光親可敦)回漠北,宦官、監軍駱奉先誤信辛雲京的謠言,竟向朝廷誣告僕固懷恩與回紇勾結。僕固懷恩無法自明。對此,在筆者看來,在安史之亂後,爲了防止安祿山這樣的叛將再次出現,唐朝越來越倚重宦官,以此來制衡各地的武將。甚至到了唐朝後期,宦官更是執掌了唐朝的禁軍,乃至於擁有了廢立皇帝的大權。在古代歷史上,雖然明朝的宦官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實際上,唐朝後期的宦官,反而更加囂張跋扈。在宦官的誣陷之下,僕固懷恩這位名將同樣百口莫辯。

對此,唐代宗遣宰相裴遵慶慰問,僕固懷恩見到裴遵慶之後,抱着他的腳大哭,裴遵慶讓他入朝,但將行之時,副將範志誠勸他說:“大帥您已經被朝廷嫌忌,爲什麼還要去不測之地呢?難道沒看見李光弼、來瑱的下場嗎?這兩個人功高不賞,李光弼被奪權,來瑱被殺,您不爲自己着想嗎?”聽聞此言,僕固懷恩便不肯入朝,也即他不想成爲第二個來瑱。在此基礎上,僕固懷恩決定派一個兒子進京,又被範志誠勸止。

當然,僕固懷恩此舉,也讓朝廷沒有臺階下了。這時,朝廷無法平息各方的爭議,而僕固懷恩也派出兒子僕固瑒與辛雲京開戰。唐代宗派顏真卿去召僕固懷恩,顏真卿說:“僕固懷恩所部朔方將士,都是郭子儀的舊部。不如派郭子儀去收其部衆,消弭兵亂。”顏真卿此策不愧是一招妙棋,不費一兵一卒就平息了兵亂,可惜他沒有進一步爲僕固懷恩謀劃一下,導致僕固懷恩走投無路,從而起兵造反。

唐朝名將僕固懷恩,爲何會起兵造反? 第4張

最後,到了永泰元年(765年)九月,僕固懷恩聲稱唐代宗去世,再度引吐蕃、回紇、吐谷渾、党項、奴剌等部總共數十萬人來犯。在僕固懷恩造反之後,郭子儀率兵抵禦。僕固懷恩的母親責怪他不該造反,提刀追着要殺他,“吾爲國家殺此賊,取其心以謝三軍”。同年九月八日,僕固懷恩死於鳴沙(今寧夏青銅峽)軍中。後來吐蕃、回紇大軍爲郭子儀所平定。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宗聽到消息後,遺憾說“懷恩不反,爲左右所誤耳”。並且,唐代宗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自責道:“朕負懷恩”。對於僕固懷恩造反的情況,唐代宗也沒有過多指責,甚至將責任歸咎到自己身上,表示是自己對不起他。

僕固懷恩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功臣,被封爲郡王,“賜鐵券,以名藏太廟,畫像於凌煙閣”,但最終卻被迫造反,成爲叛將,這樣的結局令人深思。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僕固懷恩之亂,完全是唐朝內部傾軋的結果,他的叛亂也沒有造成特別大的動盪。雖然僕固懷恩是叛臣賊子,但唐代宗依然沒有取消僕固懷恩凌煙閣第一功臣的地位,反而爲他感到惋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